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综合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7-9章)综合复习题制题:尚育锋第七章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一.填空题:1.棉蚜在我国除南地区可终年繁殖外,大多以_________在第一寄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鼠等木本枝条上及夏枯草等杂草根基越冬。

2.防治棉铃虫应在_________开始防治,把棉铃虫消灭在_________龄以前。

3.棉铃虫在温度_________℃,相对湿度_________%,雨量分布均匀情况下发生严重。

4.防治棉铃虫采用_________类和_________类杀虫剂混用防效较为理想。

5.棉红蜘蛛在叶背吸食营养汁液,轻则_________,重则_________,状如_________。

6.地老虎各地均以第_________代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

7.棉花枯萎病苗期症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

8.棉花黄萎病发病初期,叶片边缘和叶脉之间出现_________色斑块,以后病斑逐渐扩大,而主脉及附近叶肉仍保持绿色,呈_________或_________状。

9.剖茎检查,棉花枯萎病的木质部变为_________色;棉花黄萎病的木质部变为_________色。

10.棉花苗期病害的发生主要受_________条件的影响,一般在_________时发病较重,_________常诱发苗病流行。

11.棉铃病菌多以_________黏附在种子表面,或以_________潜伏在种子部越冬。

二. 选择题:1.棉花苗期的主要害虫是()A.棉蚜B.棉铃虫C.棉红蜘蛛D.地老虎2.棉铃虫在昆虫分类上属于()A.膜翅目B.鳞翅目C.鞘翅目D.双翅目3.棉蚜在我国(除华南地区外)大多数越冬虫态是()A.卵B.受精卵C.幼虫D.老熟幼虫4.防治棉花发棉蚜为害的较好措施是()A.化学防治B.植物检疫C.农业防治法D.物理防治法5.棉花蕾铃期防治的主要害虫是()A. 地老虎B.蝼蛄C.棉铃虫D.棉红蜘蛛6.棉红蜘蛛发育适于低湿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A.35%一55%B.20%一35%C.60%一85%D.55%一80%7.地老虎的食性为()A. 植食性B.杂食性C.多食性D.腐食性8.地老虎幼虫为害春播作物的幼苗各地区危害均严重的是()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9.对于高龄地老虎幼虫防治可采取的防治措施是()A.喷粉B.喷雾C.撒施毒饵D.物理防治10.棉田打药应采取发现一株打一圈,发现一点打一片的办法防治的是()A.棉蚜B.地老虎C.棉红蜘蛛D.棉铃虫11.棉花枯萎病苗期症状主要表现为黄色网纹型、紫红型、黄化型外,症状还有()A. 腐烂型B.慢性型C.青枯型D.白化型12.棉花黄萎病发病高峰是()A.子叶期B.苗期C.现蕾期D.花铃期13.剖茎检查黄萎病棉株,其木质部变为()A. 淡褐色B.深褐色C.墨绿色D.青枯色14.棉花枯、黄萎病初侵染来源多,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是()A.带菌种子B.病残体15.棉花枯、黄萎病菌在土壤中的侵染是通过()A.根系B.茎部C.病残体D.叶片16.下列呈现“花西瓜皮状”或“掌状’;的棉花病害是()A.棉花黄萎病B.棉花枯萎病C.立枯病D.红腐病17.对于棉花枯、黄萎病的重病田采取的措施是()A.选用抗病品种B.农业防治C.化学防治D.物理防治18.北方棉区以立枯病和炭疽病为主,出现频率较高的还有()A.红腐病B.疫病C.黑斑病D.猝倒病19.拔起棉花病苗,茎基部以下皮层遗留土中仅剩尖细木质部的病害是()A.立枯病B.炭疽病C.红腐病D.角斑病20.下列棉花病害,属于土传类病害的是()A.立枯病B.炭疽病C.红腐病D.猝倒病21.棉花苗期病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条件B.播种质量C.菌源数量D.生育期22.棉花苗期病害喷药适期是()A.齐苗前B.齐苗后C.子叶期D.现蕾期23.引起棉花立枯病的病菌,无性繁殖时,产生()A.菌丝B.分生孢子24.小地老虎是一种适于中温发生的害虫,最适温度为()A.16-22℃B.18-23℃C.22-27℃D.22-28℃25.地老虎早春产卵的主要场所是()A.棉苗B.杂草C.残线体D.棉田26.棉蚜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A.16~22℃B.22—28℃C.22—27℃D.18—32℃27.下列属于蛀食害虫的是A.棉蚜B.棉铃虫C.棉红蜘蛛D.小地老虎28.下列不属于棉铃虫捕食性天敌的是()A.赤眼蜂B.草蛉C.蜘蛛D.瓢虫29.棉铃虫危害棉花最严重的虫龄在()A.二龄B.三龄C.四龄D.五、六龄30.对棉铃虫的防治好的措施是()A.农业防治B.种植抗虫棉C.药剂防治D.生物防治31.下列害虫不属于昆虫的是()A.棉蚜B.棉红蜘蛛C.棉铃虫D.棉红铃虫32.下列害虫对湿度要求最低的是()A.棉蚜B.棉红蜘蛛C.棉铃虫D.稻纵卷叶螟33.下列害虫属于杂食性的是A.棉蚜B.棉铃虫C.小地老虎D.棉红蜘蛛34.下列害虫属于多食性的是()A.棉蚜B.棉铃虫C.小地老虎D.棉红蜘蛛35.防治地老虎,一般重点在()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三代后36.下列说确的是()A.高温高湿利于棉蚜的发生B. 由于棉蚜的抗药性,采用菊酯类和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混用可获得理想防效.C. 棉红蜘蛛适于高湿环境,适宜的相对湿度是75%-90%D. 撒施毒饵多用于防治小地老虎三龄前幼虫3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引起棉花立枯病的病菌,无性繁殖时产生分生孢子B.棉花炭疽病属于土传类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在土壤中扩展蔓延,反复侵染C.棉花黄萎病的发病趋势是首先从植株下部开始发病,逐渐向上扩展D.棉花枯萎病比黄萎病发病稍晚38.适于低湿环境的棉花害虫是()。

A、棉蚜B、棉铃虫C、棉红铃虫D、棉红蜘蛛39.棉花黄萎病的发病高峰期是()。

A、子叶期B、苗期C、现蕾期D、花铃期40、下列哪种害虫属于同翅目蚜科( )A 地老虎B 棉铃虫C 棉蚜D 棉红蜘蛛41、棉花苗期病害中子囊菌亚门的是()A 棉花立枯病B 棉花枯萎病C 棉花红腐病D 棉花炭疽病42、高温高湿均不利于生长发育的是哪种害虫()A 棉蚜B 棉铃虫C 小地老虎43、利用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棉铃虫尤其对()A 五、六龄幼虫B 一龄幼虫C 三、四龄幼虫D、一、二龄幼虫44、对黑光和柳树枝有趋性的昆虫是()A 黏虫B 棉铃虫C 棉红蜘蛛D 灰飞虱45、棉蚜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是()A 22---28℃B 18—23℃C 16—22℃D 22—27℃46、下列不利于蚜虫生长发育的温度()A 低温、低湿B 低温高湿C 高温高湿D 高温低湿47、棉铃虫属于()A 缨翅目B 鳞翅目C 鞘翅目D 复翅目48、棉铃虫以()在棉田蜕皮化蛹。

A 老熟幼虫B 成虫 D 幼虫49、棉红蜘蛛在我国一年发生()A 10—120代B 12—20代C 12—15代D 12—18代50、棉花黄萎病发生流行的主要因素是()A 盛花期的雨日天数B 品种抗病性C 生育阶段D 高温高湿51、大豆食心虫的产卵时间多在()A 早晨B 晚上C 黄昏D 中午52、豆荚螟的末龄幼虫体长为()A 9—10mmB 14—18mmC 10—12mmD 8—9mm53.大豆主要病虫害中属于异皮科的是()A 蛀虫B 小红虫C 花叶病D 大豆胞囊线虫病54.豆荚螟的幼虫共有()龄。

A 二龄B 三龄C 四龄D 五龄55.下列病害中属于马铃薯Y病原是()A 棉花枯萎病B 大豆花叶病C 棉花炭疽病D 大豆胞囊线虫56.大豆食心虫的农业防治不包括()A 选用抗虫品种B 适当调整播期C 灌溉灭虫D 合理轮作57.棉花病害中发病迟现蕾后和花铃期危害的病害是()A 黄萎病B 红腐病C 立枯病D 枯萎病58.棉花病害中传播快、发病迟、现蕾后和花铃期危害大的病害是()A 棉花立枯病B 棉花枯萎病C 棉花炭疽病59.防治地老虎一般应以()为重点。

A 第四代B 第三代C 第一代D 第三代60.对豆荚螟的发生为害程度有很大影响。

()A 温湿度B 高温C 湿度D 温度三、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棉花苗期害虫的有( )。

A 立枯病B 黄萎病C 炭疽病D 红腐病2.第一、二代棉红蜘蛛主要在小麦()。

A 豌豆B 苜蓿C 夏枯草D 小旋花3.下列属于棉花寄生性天敌的是()。

A 赤眼蜂B 瓢虫C 草铃D 蜘蛛4.防治棉蚜的化学药剂主要有()。

A 毒死蜱乳油B 丙溴磷乳油C 乙酰甲胺磷乳油D 辛硫磷乳油5.棉红蜘蛛以雌性成虫开始吐丝群集于向阳处以().A 枯枝落叶B 杂草根际C 书皮缝D 土壤缝中蛰伏6.棉花枯萎病的发生流行与()关系密切。

A 品种抗性B 生育阶段C 土壤温度D 雨量7.下列病中属于鳞翅目的有().A 蝗虫B 大豆食心虫C 小地老虎D 豆荚螟、8.影响大豆食心虫在田间发生时期和为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是()。

A 耕作栽培措施B 气象条件C 大豆品种D 土壤条件9.下列病虫中属鳞翅目的有()。

A蝗虫B大豆食心虫C小地老虎D红虫10.大豆主要病害中利用赤眼峰灭卵的有()。

A荚蛀虫 B 豆板虫C蛀虫D小红虫11.花生根结线虫的病原线虫主要侵染花生地下部分的()。

A花B根C果柄D果12.在我国一年发生一代的害虫有哪些()。

A小麦吸桨虫B豆荚螟C大豆食心虫D黏虫13.影响花生锈病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有()。

A气候B栽培条件C菌源数量D品种抗性14.花生青枯病菌有要在()中越冬。

A、土壤 B 病残体C种子D稻草堆15.花生根结线虫田间的传播主要靠()。

A农事传播B雨水C灌水 D 流水16.花生青枯病在田间主要借助()等传播曼延通过根部侵入伤口、A流水B昆虫C人畜D农具、17.花生根结线虫病害的远距离传播主要靠()等。

A病荚果B病根C病土D病叶四、简答题1.药剂防治棉蚜的具体措施有哪些?2.结合棉红蜘蛛生活习性,简答怎样防治棉红蜘蛛?3.棉花枯萎病在田间有哪两个发病高峰期?其苗期症状有哪些类型?4.简述棉花枯萎病的发病规律。

5.地老虎是一类为害农作物的地下害虫,结合其生活习性简述主要防治措施。

6. 简述棉花黄萎病的症状特点?7. 简述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策略。

8.北方棉区危害棉苗较重的病害有哪三种?如何进行防治?9.如何防治棉铃虫?五、论述题1. 这几年,不同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棉花枯、黄萎病,尤其是黄萎病更严重,结合当地不同的发病情况和农业生产实践,阐述棉花枯、黄萎病的防治措施?(10分)2.棉花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可以受到多种病菌危害,我国各地因自然条件不同,苗期病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不尽相同,结合当地棉花苗期发病规律,阐述其防治措施。

(10分)第八章,油料作物防治技术一,填空题1.大豆食心虫成虫具有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