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合物与螯合肥
• ⑵ 缓释控释,供肥匀适 • 螯合肥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 吸附氮素和钾素,减少养分流失; • 逐渐释放养分,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的养分需求;避免造成元素拮抗 和养分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 肥效期较普通肥料增加一倍以上。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⑶ 活化养分,提高肥效 • 抑制土壤对磷的固定,溶蚀含钾矿物,提高土壤中有效磷有效钾的含 量,刺激作物根系生长,加速对养分的吸收;腐植酸与土壤中的微量 元素发生螯合反应,使微量元素转化成溶解度高、易被植物吸收的离 子态,预防作物因缺乏微量元素引发的各种病症。 • 螯合肥储肥供肥能力强,性质稳定,可与其他肥料混用。 • 氮、磷、钾综合利用率提高20%--35%。
物的微量元素缺乏症。为水培溶液、液体肥料好无土栽培提供有效的微量元素。
碱金属
• 钠(Na)、钾(K)、锂(Li)、铷(Rb)、铯(Cs)、钫(Fr)六种, 前五种存在于自然界,钫只能由核反应产生。 • 碱金属是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其单质也是典型的金属,表现出较强的导电、 导热性。碱金属的单质反应活性高,在自然状态下只以盐类存在。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⑼ 保花膨果,提早成熟 • 螯合肥中的次生代谢物促进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促进光合产物 合成、运输和储存,促进生理成熟。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⑽ 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 使粮食作物中的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增加,使果菜类作物的糖度、着 色度和保鲜耐贮性得到提高; • 在同等养分含量施肥条件下,可使大田作物增产15%---20%,经济作 物增产15%--30%。
螯合物与螯合肥
HGY
一、络合物
• 1、络合物概念 • 配位化合物的旧称,一般是由 一个金属离子或原子和围绕在 它周围的一个或者几个阴离子 或极性分子所组成的。
络合物结构
• 金属离子叫中心离子,按一定空间位置排列在中心离子周围的其它 离子或极性分子叫配体; • 中心离子+若干个配体=络合单元; • 在化学式上,[络合单元 ]表示络合物的内界; • 络合单元可以是电中性的,也可以是带电荷的,带电荷者叫络离子, 络离子同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组成中性的盐时也叫络合物。例如:
成。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⑸ 抗御重茬,减轻病害
• 促进作物根际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改善作物根际生态环境,降低土
传病害的侵染,降低重茬作物的病情指数,缓解连作障碍。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⑹ 协调功能,调理生理
• 平衡植物体营养状况;
• 强化生理生化代谢;
• 促进植物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功能协调。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的特点
• 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大多带有电荷,因此易溶于水。 • B. 除碱金属(钾、钠)以外,能与几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 螯合物。
EDTA螯合肥举例
• 乙二胺四乙酸钙钠(EDTA-Ca)分子式: EDTACaNa22H2O ;
•
特性: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钙元素以螯合态存在;用于防治农业、园艺和观赏植
• ⑺ 提高光合,促进生长 • 促进光合作用; • 促进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根系活动力增强,加速植株生长; • 提高植物对各种养分的吸收能力; • 健壮秸秆,促进分蘖。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⑻改善免疫,提高抗性 • 增强作物对干旱、高温、低温、盐碱的抗逆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 增强植物体内多种酶的活性,分解和清除病原菌,提高作物抗病虫害 能力,明显降低发病率,减少农药使用量。
学键的物质称为酸:
• H++OH- →H2O
• 2KOH+H2SO4 →K2SO4+2H2O
• 按Lewis的看法:
• 金属离子是一大类酸,配体是一大类碱。
2、螯合剂
• 概念: • 能与金属离子起螯合作用的物质称为螯合剂(配体); • 螯合剂绝大多数是有机化合物,特别是具有氨基N和羧基O的 一类氨羧螯合剂。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 ⑴ 养分全面,组配均衡 含有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元素;加了多种能改善植物根系 微生态环境,增强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力的高活性增效物质,对氮肥具有缓释、控释作 用,对磷、钾元素具有活化功能,并能提高土壤中钙、镁、锌、锰等中、微量元素的 有效性。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螯合剂的吞吐能力
• 螯合剂能有选择地捕捉某些金属离子,又能在必要时适量释放
出这种金属离子; • 螯合剂具有对金属离子的“擒”(吞或捕捉)“纵”(吐或释放)的 能力,让作物吸收营养更容易,更加充分合理; • 螯合剂在植物体内承担着指挥部的作用,平衡根、茎、叶、花、 果实之间的营养供给,使植物茁壮生长。 • 这就是功能肥的内在机制。
•
钾、钠是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在生物体中也有重要作用。其余的则属于轻稀
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十分稀少。
EDTA螯合肥举例
• 乙二胺四乙酸钙钠(EDTA-Ca)分子式:
EDTACaNa22H2O ;
• 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钙元素以螯合态存在;用于防
治农业、园艺和观赏植物的微量元素缺乏症。
• 为水培溶液、液体肥料好无土栽培提供有效的微量元素。
合的配体,如C2O4 - 、H2N-CH2 -CH2-NH2、H2N -CH2 COO - 等等。
•
4、配体种类
• 多齿配体:配位原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体。 • 螯合物:多齿配体是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配位原子并且能与 中心离子(原子)进行多点结合形成的环状的络合物。 • 螯合物是络合物(又称 螯和物的生成后,稳定性大大增加,螯合物比普通络合物要稳定得多;
• 五元环或六元环的螯合物最为稳定,四元环、七元环和八元环的螯合
物比较少见,形成螯环的数目越多,稳定性也越大;
• 金属螯合物不仅有较高的稳定性,还常常是难溶于水的或带有特征颜
色的化合物。
螯合肥的缓释性
• 螯合物稳定性受到PH影响,原因是PH值影响原子或者离子的接收或 者释放,因此,螯合肥也可以加工称为速效肥。 • 土壤中直接施加磷肥,P会和Fe+3,Al+3等金属离子形成难溶解的 AlPO4,FePO4不能被作物吸收。 • 在施加有机肥,其中的羟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等与Fe+3,Al+3等 金属离子形成易溶解的螯合物,可提高可溶性P的肥效。
3、EDTA螯合肥
• EDTA概念 • 氨羧螯合剂中最重要的是乙二氨四乙酸(EDTA)及其 二钠盐 (EDTA-2Na),统称为 EDTA。
EDTA结构特点
• 乙二胺四乙酸的分子或离子中含有2个氨基氮和4个羧基,有6个配位
原子(配位数为6),可与金属离子(Ca、Mg等)配合,生成具有5 个五元环的稳定性很高的螯合物:
碱金属
• 钠(Na)、钾(K)、锂(Li)、铷(Rb)、铯(Cs)、钫(Fr) 六种,前五种存在于自然界,钫只能由核反应产生。 • 碱金属是金属性很强的元素,其单质也是典型的金属,导电、导热 性强。
• 碱金属的单质反应活性高,在自然状态下只以盐类存在。
• 钾、钠是海洋中的常量元素,在生物体中也有重要作用。其余的则 属于轻稀有金属元素,在地壳中含量十分稀少。
络合物结构
• 络合单元
络合物 硫酸镁 MgSO4 氯化四氨合铜 [Cu(NH3)4]Cl3 中心离子 Mg 络合单元(內界) 外界 SO4
Cu
[Cu(NH3)4]
Cl3
3、络合物种类
• 依据中心离子与配体的两种化学键连接方式,分为两种: • ⑴ 电价络合物 • 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的化学键是电价键(静电引力);中心离子的 电子层结构不受配体的影响,仍然保持自由离子的样子,电子的自 旋程度(高自旋态)。
4、有机螯合肥的特点
•
• • • • ⑷ 活化土壤,提高地力 促进植物根际微生态平衡,抑制或减少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机会; 激发土壤有益微生物活性(如固氮菌、磷细菌、钾细菌的活性); 微生物产生大量生长激素,促进根系吸收营养,刺激、调节作物生长; 活化菌所溢出的孢外多糖是土壤团粒结构的粘合剂,能够疏松土壤,增强土 壤团粒结构,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调节PH,改良土壤,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
三、螯合肥
• • 1、螯合肥概念 以有机营养物质作为螯合剂,与中心金属原子结合而生产的肥料称为有机螯 合肥。 • 有机螯合剂:海藻酸、氨基酸、黄腐酸、动物源油脂和蛋白分解产物等(含
有羧基COOH-1)。
O
H C O
螯合肥微肥
• 用螯合剂与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硼和钼除外)制成的肥
料,如:
• 螯合锌、螯合铁、螯合锰、螯合铜等。
3、络合物种类
• ⑵ 共价络合物
• 配体的孤对电子占据中心离子的空轨道而形成共
价σ配键。
4、配体种类
• 单齿(单基)配体:以一个配位原子与中心离子(原子)
结合的配体,如F-、-OH、CN -、 -SCN -、-NO2 、-NH4
等。
•
中心离子
Na
+
配体
O H配位原子
4、配体种类
• 二齿配体:一个配体上有两个配位原子同时与中心离子结
二、螯合物
• • 1、螯合物概念 螯合物是一种特殊的有机络合物,它是由一个大分子配位体与一个中心金属 原子连接所形成的环状结构。 • 如乙二胺螯合物示意图: M代表金属离子,两个配位原子和中心离子结合
形成五元环。
Lewis酸碱理论简介
• 凡给出电子对用以形成化学键的物质称为碱,接受电子对用以形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