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加坡绿色建筑评分标准-非居住类新建住宅
新加坡绿色建筑评分标准-非居住类新建住宅
绿色标志分数:
7 7 190(最多)
新加坡绿色标志获得等级和必要条件
绿色标志分数
绿色标志等级
90分以上(包含90分)
白金级
85 ~ <90
黄金+级
75 ~ <85
黄金级
50 ~<75
认证级
非居住类建筑必备条件准则
安装空调的建筑
(1) 建筑外墙设计中,外墙热传导值(ETTV)计算方法和准则是依据建筑外
能源相关的要求最少得 30 分
其他绿色要求最少得 20 分
能源改进可选条件(下面一共要求>30 分)
第一部分‐能量效率 1‐1 建筑外墙的热性能‐ETTV 1‐2 空调系统 1‐3 建筑外壳‐设计/热力参数 1‐4 自然通风/机械通风 1‐5 采光 1‐6 人工照明 1‐7 停车场通风 1‐8 公共区域的通风 1‐9 升降电梯和电动扶梯 1‐10 节能实践和特点 1‐11 可再生能源
分数分配—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志‐非居住类新建建筑(第 4 版)
最少 30 分
分类
能源相关要求
第一部分:能源效率
NRB 1-1 建筑外壳的热性能-ETTV NRB 1-2 空调系统
(A) 使用于空调领域
(A)合计-NRB 1-1 到 1-2
NRB 1-3 建筑外壳-设计/热力参数
(B) 适用于除了停车场和
单元式空调机: • 变制冷剂流量 (VRF) 系统 • Single‐Spilt Unit • Multi‐Spilt Unit
相对于基线,空调系统效率每增加 1 个百分点, 得 1.3 分 分数 = 1.3 x (%改进)
基线
建筑冷负荷峰值
>=500RT
<500RT
制冷负荷峰值 < 500 RT 规定的空调系统效率符合 0.9 kW/RT 得 10 分
(b)(ii) 为西面朝向的窗户提供有效的遮阳,最少遮 30%。
(c) 西面外墙更好的热传递系数(U 值) 西面朝向外墙 U 值要求 <= 2W/m2K
(d) 屋顶较好的热传递(U 值) 基线:屋顶的 U 值取决于下述屋顶结构的重量范
围:
分数 = 15 – 0.3 x (%正面朝西的面积/总的正面面积) (最多 15 分)
建筑冷负荷峰值(RT)
绿色标志等级
<500
>=500
效率(1)(kW/RT)
认证级
0.8
0.7
黄金级
0.8
0.7
黄金+级
0.7
0.65
白金级
0.7
0.65
(ii) 对于使用风冷冷却装置或单元式空调机的建筑
建筑冷负荷峰值(RT)
绿色标志等级
<500
>=500
效率(1)(kW/RT)
认证级
0.9
0.8
黄金级
黄金+级 — 节能>=3分 白金级 — 节能>=5分 非居住类建筑必备条件准则
NRB 1-2 (d) 空调系 统
NRB 3-1 可持续建筑
非安装空调的建筑
相关规定
(1) 要想获得绿色标志白金等级,需要使用通风仿真建模与分析,以确定 NRB 1-4(a)(ii)—自然
最有效的建筑设计和布局。仿真的结果和建议要实施,确保良好的自然通风。 通风
BCA Green Mark for New Non-Residential Buildings Version NRB/4.0 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志-非居住类新建建筑(第 4 版)
框架‐新加坡绿色建筑标志‐非居住类新建建筑(第 4 版)
要获得绿色标志认证
必备条件 具体绿色标志等级评分的所
有相关必备条件都要遵守
允许的电机标称功率
(最多得 6 分)
恒定风量
可变风量
1.7kW/m3/s
2.4 kW/m3/s
注(2) 对于使用分散制冷系统的建筑,不需要计算
NRB 1‐2(a)和(b)下的装置效率。获得的分数将基于
NRB 1‐2(c)下空气分配系统效率按比例计分。 d) 必备条件:提供永久测量仪器检测水冷冷却装
置的效率。安装的测量仪器要求能够计算出该
>=500RT
<500RT
制冷负荷峰值 < 500 RT
必备条件
规定的冷却装置效率符合 0.8 kW/RT 得 12 分
中央冷却装置最 0.7kW/RT 0.8kW/RT
小效率 获得更高级的绿色标志等级必备条件:
黄金+级和白金级绿色标志等级:峰值冷负荷≥ 500 RT 和< 500 RT 建筑的中央冷却装置最小效 率分别为 0.65 kW/RT 和 0.7 kW/RT。
只适用于提供水冷冷却装置的建筑 1分
装置的总效率(比如:kW/RT)结果,误差要求在
5%以内,并且符合 ASHRAE Guide 22 和 AHRI
550/590。下面的仪器和设备同样要求符合: (i) 测量设备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要满足 制造商的建议。 (ii) 数据采集系统最小分辨率为 16 位。 (iii) 保存的所有数据要求采样间隔为 1 分钟。 (iv) 冷却和冷凝水回路需要有流量计,流量计 应该是超声波/全磁孔式或其他等效设备。 (v) 冷却和冷凝水回路需要提供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在 0°C 是最小精度为± 0.05 °C。所有 温度计的安装要确保传感器和水流直接接触。每 个温度测量位置要在两面有两个备用的温度传 感器,以验证测量的精度。 e) 验证中央冷却装置的仪器:热平衡—对水冷冷却 装置的验证测试的计算按照 AHRI 550/590 要求。 f) 提供可变速控制冷却设备如冷水泵和冷却塔风 机,确保不满载时设备较好的效率。 g) 按照表 1—推荐 IAQ 参数 SS 554,使用传感器或 类似的自动控制设备来调节室外空气流速以保 持二氧化碳浓度 二氧化碳可接受范围:高于室外 ≤700 ppm 例外:对于地下室建筑,分数计算可能不包含 NRB1‐1 部分。根据 NRB 1‐2 部分的分数相应的按比例计算。
0.8
黄金+级
0.8注(1) 建筑的整体空调系统的性能要么基于系统全部装机容量(不包括备用)的
效率或者特殊建筑低工况运行时系统预期的工作效率,特殊建筑运行时间
如下:
办公建筑:
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9点到下午6点
相关准则 NRB 1-1 –建筑外墙热 性能
NRB 1-2 (a)空调系 统
相对于基线,冷却装置效率每增加 1 个百分点, 得 0.45 分 分数 = 0.25 x (%改进)
(最多得 20 分)
b) 风冷冷却装置/单元式空调机
b) 风冷冷却装置/单元式空调机
风冷冷却装置:
制冷负荷峰值≥ 500 RT
• 气冷式制冷机 • 冷水泵
规定的空调系统效率符合 0.8 kW/RT 得 12 分
从基线开始,ETTV 每减少 1 W/m2,加 1.2 分
可以减小制冷负荷的需求。
基线: 最大允许 ETTV = 50 W/m2 必备条件:
黄金+级 — ETTV<=42W/m2 白金级 — ETTV<=40W/m2
分数值 = 1.2 X (50‐ETTV) 其中 ETTV<= 50W/m2 (得分不超过 12 分)
关于通风仿真的详细资料和提交要求可以参考认证标准附录C。
(2) NRB 3-1 可持续建筑的最少的分:
黄金+级 — 节能>=3分
NRB 3-1—可持续建筑
白金级 — 节能>=5分
非居住类建筑规定
第一部分—能源效率
绿色标志分数
(A)适用于安装了空调的建筑(使用空调总面积>500m2)
NRB 1‐1 建筑外墙热性能—外墙热传导值(ETTV) 通过增强外墙的整体特性能使热增益最小化,因此
分数 = 0.6x (%改进) (最多得 20 分)
注(1) 在既有中央冷却装置又有单元式空调机时,分
数按照合计容量大的空调类型计算。
c) 空气分配系统:
c) 空气分配系统
• 空气处理机组 (AHUs) • 风机盘管 (FCUs) 基线:SS553:2009 表 2 – 空调系统中风扇功率 限制
相对于基线,空气分配系统效率每提高 1 个百 分点,得 0.2 分 分数 = 0.2x (%改进)
墙热性能守则和这个标准。 黄金+级 — ETTV<=42W/m2 白金级 — ETTV<=40W/m2
(2) 用能源建模框架给出参考模型达到了规定的节能标准,能源建模认证
标准的详细资料和提交要求在附录E中
黄金+级 — 节能>=25%
白金级 — 节能>=30%
(3) 规定的空调系统效率如下:
(i) 对于使用水冷冷却装置的建筑
NRB 1‐2 空调系统
(a) 水冷冷却装置
鼓励使用能效高的空调设备来减少能源消耗 a) 水冷冷却装置
• 水冷冷水机组
制冷负荷峰值≥ 500 RT 规定的冷却装置效率符合 0.7 kW/RT 得 15 分
• 冷水泵 • 凝结水泵 • 冷却塔
基线
建筑冷负荷峰值
相对于基线,冷却装置效率每增加 1 个百分点, 得 0.25 分 分数 = 0.25 x (%改进)
NRB 1-2 (b) 空调系 统
星期六:上午9点到上午11点 零售商场:
星期一到星期天:上午10点到晚上9点 公共机构:
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9点到下午5点 酒店和医院:
24小时 工业和其他类型建筑:
根据运行时间而定 注(2) 对于冷负荷峰值超过500RT的建筑,使用风冷中央冷却装置或单元式空天
机不适用于黄金级及更高的等级。一般情况下,风冷中央冷却装置和单元 式空调机的熊效率是可以和规定的水冷中央冷却装置媲美的。使用风冷系 统的建筑如果想获得更高的绿色标志等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4) 根据规定要求提供检测水冷冷却装置效率的仪表 (5) NRB 3-1 可持续建筑的最少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