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历史与展望
中美关系的历史与展望
倪小芳 罗宗蕊
刘爽 肖玲
李晓 王元珊
杨窈 黄峥
曹莎 索畅
魏熙臻
中美关系历史回顾
现阶段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展望
中美关系历史回顾
1784年2月22日,这是中美两国关系史上一个值得
纪念的日子,一艘满载货物的商船从纽约起航了, 经过半年的航行“中国皇后”号将抵达广州港,开 启了中美外交关系。
1971年3-4月,通过在日本举行的乒乓球赛,
中美两国乒乓球队互访,并轰动了当时的轰动 了国际舆论,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事件,被媒 体称为“乒乓外交”。从此结束了中美两国20 多年来人员交往隔绝的局面,使中美和解随即 取得历史性突破。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终于
走向了正常化的道路。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抗美
援朝开始。 1953年7月,中美双方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从此抗美援朝胜利结束。朝鲜战争后,美国把 中国看作是比苏联更危险的敌人,美国在东亚、 太平洋地区的遏制政策主要是要遏制“中国共 产主义的扩张”。
朝鲜战争很快被美国人遗忘,因为美国加入了
资料来源:1950-2005年的数据来自阎学通等:《中外 关系鉴览1950-2005:中国与大国关系定量衡量》,北 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3页;20062009年的数据基于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尚未发 表的研究成果。
现阶段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展望
中美互利的利益少于相互不利的利益,这是冷战
一场令他们刻骨铭心的战争——越南战争。在 越战中,美国为了显示对共产主义抵制,支持 南越,直接参战。中国和苏联出于国际共产主 义大国的职责,对北越共军提供军事援助,但 未直接参战与美国对抗。尽管军事上美国并未 失败,但它表明美国冷战策略上的重大失误。 越战极大的改变了冷战的态势。美国由冷战中 的强势一方变为弱势,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进 攻,美国更积极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作。而 由于中苏双方摩擦不断,边境关系紧张,中国 也向提前美国放出和解的信号。
1900年6月10日,英、俄、日、法、德、美、
意、奥组成八国联军两千多人,开始了八国联 军侵略中国的战争。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同帝国 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辛丑条约 》。
1914年7月28日,因为奥帝国和塞尔维亚的冲
突,由萨拉热窝事件这根导火索发展成为世界 大战。美国虽打着中立的口号,实际上是支持 协约国,而中国也是协约国成员之一。虽然中 美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且都算是战胜国, 但参战意义却大相径庭。中国虽为战胜国,却 享受不到战胜国待遇,战败国在中国的特权直 接转移给了其他战胜国,中国部分地区继续遭 受殖民统治。而一战却使得美国迅速崛起,其 实力超越了老牌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的 英国。
经济上互利,政治上平等是早期中美关系的主
流。实际上,美国在鸦片贸易中采取的是利用 “中立”地位两面取利的手法,一面保持虚伪 的温和态度,以赢得清政府的好感,一面听任 英国凌辱中国,坐享其成, 当时美国商人的鸦片走私活动是美国政府无法 监管的,美商的鸦片走私活动也是早期中美关 系中的一大污点,随着贸易关系的发展,早期 中美关系间文化联系也随之发展起来。
后两国关系不稳定的基本原因,而两国彼此假装 为友的政策,加剧了双边关系不断出现戏剧性的 跌宕起伏,对两国都不利。 为了使两国关系得到持续的改善,中美应考虑在 众多相互不利利益的基础上开展消极合作,同时 降低对获得对方支持的心理预期。如果继续将 精力集中在改变观念和加深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那么两国关系将会继续不断地跌宕起伏。事实 上,中美的相互理解已经非常充分,只是尚未找 到一种能有效应对双方利益冲突与矛盾的方法。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
系,到1989年,是两国关系迅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 的国家所剩无几,美国成为全球公认的唯一一 个超级大国。美国为了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不惜采取强硬的手段,美国的外交政策变得较 为强硬。因此,中美之间的关系出现一些动荡, 曲折,乃至严重的对立和倒退。
1945年8月9日,在日本战败投降的前夕,美国
提出以北纬38度线为界,即三八线,美国和苏 联分别占领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的提议,并得 到了苏联的认可,随后朝鲜半岛也分裂成朝鲜 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1950年6月 25日,朝鲜战争爆发。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美国
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 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 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但中国冲破美国的外交 孤立,于建国第一年就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 外交关系
近十年来中美关系大事记
2001年1月20日,乔治沃克布什当选为美国总
统,一改克林顿时期中美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 系提法,把中美关系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 还狂妄叫嚣要“保卫台湾”,声称这是美国人 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而之后“911事件”到来,摆在全球人们面前 的直接威胁不再是国于国之间矛盾,恐怖主义 给世界人民带来极大的恐慌,而美国首当其冲。 2003年温家宝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 温家宝总理提出了确保中美经贸关系持续健康 发展的五条原则。
2005年中国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与美国常务副国 务卿佐利克在北京举行首次中美战略对话。美国总 统乔治· 沃克· 布什访华。 2006年,次贷危机在美国初显端倪,2008年席卷 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人 们目光投向了中国,希望中国能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2006年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2009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在伦敦举行首次会 晤 2010年两国贸易超过了3800亿美元,美国已成为 中国的主要外来投资国,中国企业也开始在美投资, 迅猛发展的经贸关系是两国政治关系稳定发展的重 要依托
1996年4月,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访华,同中国
国家主席江 泽 民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决 定中俄建立互相尊重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 协作关系,共同致力与推进世界多极化。在中 俄接近因素的影响下,中美关系也有所缓和、 改善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9源自年代后期到现在,两国关系进入了积极因素
和消极因素同步增长的阶段。 两国关系存在的 积极因素是:第一,领导人见面比过去更加频 繁,这有助于消除误解,增进了解,加强互信, 促进合作;第二,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迅速增 长,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 港发动了突然袭击,从而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在二战里,中美有了共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 二战期间,中国几乎牵制了日本所有的兵力,美国 在8月5日把"小男孩"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在8月9日, 把"胖子"投在了长崎。两颗原子弹给日本带来了严 重的损失。它再也没有能力发动战争了,终于在 1945年8月15日宣布对中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也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完全结束。这次合作以胜利 而告终。
中美关系的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利益,也促进了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近年来,中美关系出现积极的 发展势头。中美一致同意要共同推动互利双赢的中 美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对于存在的一些分歧和摩 擦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妥善解决。在反恐、防核扩 散、禽流感防空、能源、环保、抗灾救灾等重要方 面的对话与合作也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推进朝鲜 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进程,继续为实现和平解决伊 朗核问题而努力,可维护世界和平。 抓住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我国 国民经济建设,建立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并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 荣的和谐世界,这是一个重要历史机遇,也是符合 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