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穴位贴敷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穴位贴敷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穴位贴敷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5-02-04T16:44:47.53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7期供稿作者:彭曹霞肖怀芳(通讯作者)刘影
[导读]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强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突出中医特色。

彭曹霞肖怀芳(通讯作者)刘影
(重庆市中医院肿瘤科 400021)
【摘要】目的:临床应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根据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肺癌患者辨证施护经验发现,穴位贴敷治疗应用广泛,咳嗽、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癌、中医护理、穴位贴敷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340-02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居恶性肿瘤的发病首位。

肺癌患者生活质量低下,如何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肺癌护理的主要目的。

[1]中医认为肺癌是阴阳失衡导致的全身性疾病在肺部的具体表现,全身为虚,局部为实。

在肺癌发病机制中,痰、瘀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正气亏虚、肺部积块形成的致病因素。

肺癌辨证时,遵循吴承玉[2]建立的五脏系统辨证新体系,以“从症辨证”为原则,准确判断病位、病性,提高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强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应突出中医特色。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切入点,一直在如何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方面进行探索[3]。

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不断提高医院中医护理水平,通过制定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和护理方案,组织培训和考核,开展中医特色护理项目等系列管理方法,规范了全院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控制标准,提高了中医护理质量。

中医优势病种疗效评价是中医药继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肺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2013年8月21日至今,重庆市中医药在肿瘤科应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共收治肺癌患者817例。

“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主要由责任护士对肺癌患者进行评估实施治疗和护理,及时进行疗效评价,由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监督指导执行,定期归纳汇总进行效果评价,总结分析,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作用。

临床护理的时候,我们首先对肺癌患者进行辨证,根据“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不同的证型,比如说肺脾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痰热阻肺证、气阴两虚证等,针对疾病的常见症状,如咳嗽、咯血、发热、胸痛、气促胸闷、便溏、纳呆、便秘、恶心呕吐等,采取相应的中医治疗措施。

在我们实施“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期间,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证候和症状概括得不够全面,例如在我们护理的患者中有肺肾阴虚者,其表现出的症状有咳嗽、乏力、四肢肿胀、腹胀痛等,同样的问题,我们所应用到的中医护理技术也包含不全面,除了肺癌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中应用到的耳穴压豆、穴位按摩、艾灸、中药外敷、中药泡洗等中医护理技术以为,我们还常用到穴位贴敷治疗,且应用广泛。

穴位贴敷疗法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理论基础为整体观念、经络学说以及腧穴作为脏腑经络气血汇聚之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几个方面。

通过药物的吸收、激发经气作用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比如临床上我们选用足三里、内关、中脘等穴位配以名老中医师经验方制成的止吐膏行穴位贴敷治疗尤其是化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等症状的肺癌患者,通过药物敷穴达到内病外治增进患者食欲,健脾开胃、和胃降逆的作用;应用止痛贴剂针对阿是穴行穴位贴敷起到行气活血,舒经止痛的作用;应用止咳贴剂配以肺俞、膈俞、膏盲、丰隆等穴位行穴位贴敷治疗,起到宣肺止咳的作用等等。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既是疾病的反应点又是中医治疗的施术部位。

联合选穴是通过腧穴近治作用、远治作用及特殊作用达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使阴阳平衡、脏腑和调,扶正祛邪的目的。

肺癌中医穴位贴敷治疗常选等穴位包括足三里、内关、阿是穴、肺俞、膈俞、膏盲、丰隆等。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胃经下合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之一,是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

它具有疏导水湿、宁心安神、理气镇痛的作用。

杨育林等研究发现针刺足三里配内关,有和胃降逆,宽中理气的作用,对调节胃肠道功能反应有效。

阿是穴可以在全身任何地方出现,是一种临时腧穴现象。

当疾病发生的时候,人体的某一部分就会发生相应的气血阻滞,造成气血的局部性、临时性的聚集,从而出现阿是现象。

当这种疾病解除时,气血的临时聚集也随之解除,阿是穴现象即消失。

中医认为,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而经络系统在生理上具有沟通上下内外,将气血营养输布至全身的作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的传注途径。

所以,阿是穴即是治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反映点,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是足太阳膀胱经第13个穴位,为背俞穴,该穴有分发肺脏之热的功能。

膈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第十七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棘突,正中线旁开1.5寸处,该穴有养血和营、理气止痛的作用。

膏盲穴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肩胛骨内侧,该穴有散热排脂的功能,有强身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配肺俞穴主治久咳。

丰隆穴首载于《灵枢?经脉》篇,具有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尤被古今医学家所公认为治痰之要穴。

痰是水液代谢障碍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的因素之一。

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而首先责之于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脾无留湿不生痰之说。

因为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之络穴,别走于足太阴脾经,故可治脾胃二经疾患。

针刺丰隆穴可通调脾胃气机,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

而百病皆由痰作祟,按摩丰隆穴可以祛湿化痰,所以凡与痰有关的病症都可取丰隆穴治疗。

临床上我们通过联合选穴配以特定方剂行穴位贴敷治疗,该治疗在发挥药物治疗作用的同时还发挥了经络腧穴对人体的调节作用。

总的来说,“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对疾病常见症状适用对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对关键环节如:选穴、应用时间、观察要点等做了明确说明,使中医护理技术等应用更加规范、科学。

我们的目的是把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发展方向进行不断的探索,为患者提供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将《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贯彻执行于实际工作中,让患者真正体验到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得到身心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形成和谐护患关系,继承和弘扬祖国医学,助推优质护理服务。

几千年来,中医治病医、药、护不分,历来主张“三分治、七分养”,养即护理。

而“肺癌中医护理方案”就是针对肺癌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案。

根据我们临床经验的总结,穴位贴敷治疗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患者症状得以明显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中医药诊治历来以“简、效、便、廉”为特点,穴位帖敷疗法亦体现了这一中医特色,值得临床
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红英.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03(12):39-40.
[2]胡继红.肺癌辨治规律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04).
[3]邹如政,李秀清,卢晓苇.以重点专科建设为途径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