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
2014~2015学年第1学期饮食与健康课程论文
饮食与健康
——浅谈珍珠奶茶的价值
班级:管理类1405
姓名:朱*
学号:*********
一、摘要
目前珍珠奶茶在各年龄阶层中受到热捧,学生人群是主要饮用人群,但是其饮用价值却是值得探究的,因此本文对目前市场上的珍珠奶茶简单地进行了价值分析,主要从食用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健康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其中着重对珍珠奶茶的文化价值进行论述,并简要分析了珍珠奶茶对人体的影响,得出了珍珠奶茶食用价值,健康价值不高但存在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宜经常性饮用的结论。
二、正文
珍珠奶茶起源于台湾,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饮料与小吃之一,在大陆珍珠奶茶也是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目前以快乐柠檬、冰拧公主、都可茶饮等为代表的多家奶茶店迅速发展并初具规模,在当前大学生中珍珠奶茶也是受到追捧的。
那么,珍珠奶茶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珍珠奶茶的直接价值就是食用价值,但是珍珠奶茶是否具有食用价值还是值得推敲的。
首先从珍珠奶茶的成分说起,市面上销售的珍珠奶茶主要由奶精、珍珠、果粉、水组成目,不含奶类,奶精的主要成分为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乳化剂和酪蛋白酸钠;珍珠主要由木薯粉或地瓜粉(土豆粉)、防腐剂、色素组成;果粉的主要配料是植脂末、色素、水果原粉、香料、葡萄糖,有的使用甜味剂。
珍珠奶茶不属于乳制品类食品。
从成分表我们可以看出一杯珍珠奶茶的热量非常高,经常性饮用对身体健康会产生不利影响。
奶精其实热量非常高只能偶尔喝一杯,就珍珠奶茶而言,除奶精是高油脂外,珍珠粉圆本身也属于具有热量的淀粉类,「往往一杯约300mL的珍奶热量相当于一碗白饭」,而且依各家浓度、粉圆的数量不同,热量也不同,更何况很多人点饮料时,往往要点一大杯珍奶,虽满足嚼劲但也吃进更多热量。
珍珠奶茶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奶与茶的混合,奶茶里到底有没有奶?街头奶茶店主均含糊地称,“当然添了鲜奶”,而对于奶精,则讳莫如深。
然而,在店子操作台下的柜子里,却有植脂末、植脂乳等奶精制品。
对此,营养专家表示,奶精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含有重金属,对人体健康非常
不利,容易导致冠心病、糖尿病和肿瘤等疾病,还能致不孕不育。
就食用价值而言珍珠奶茶的食用价值并不高,不宜长期经常性食用。
既然珍珠奶茶的食用价值不高那么为什么还会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呢?笔者认为口感的好坏是影响一种食物是否受欢迎的主要因素,而珍珠奶茶恰恰在口感上比较符合大众的口而食用口感对多数女性来说是无法拒绝的。
现在市场上的珍珠奶茶主要是以纸杯或塑料杯包装的形式出售,其便携性是受到欢迎的另一重要因素,在男女约会时或女性逛街时手捧一杯奶茶俨然成为一种新时尚。
这两个因素直接影响的是消费者的心情,所以珍珠奶茶能带给消费者愉悦的心情感受是受追捧的重要原因。
就价格而言,由于珍珠奶茶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价格差异也是存在的,从3元到10元以上不等,处于消费者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又因为珍珠奶茶的制作方式简单所以制作场所要求简单所以奶茶店在各等级城市均存在。
珍珠奶茶店的普遍性使消费受众变得更多,因此珍珠奶茶的普及度高,自然受到追捧。
珍珠奶茶是亚洲的标志饮品之一,因此它还存在一定的文化价值。
在台湾发明的“波霸”珍珠奶茶已红遍美国,“波霸”(Boba)这个词指的是奶茶中用木薯粉做的大粉圆,以波霸珍珠奶茶为代表,过去二三十年中,亚裔生活方式慢慢传遍全美国。
每天晚上9时以后,工厂茶吧(Factory Tea Bar)都成为大学生与职场人士的“根据地”。
顾名思义,茶吧不提供任何酒精饮品,只提供甜茶,加入冰块、牛奶及从台湾进口木薯粉制作的“波霸珍珠”。
一位名叫蒂芬妮·波特的华裔解释说:“‘波霸珍珠’是亚裔所特有的食品,如果你想体验亚式的舒爽,你可以去卖波霸奶茶的地方。
”华裔社会学家奥利弗·王称,今天的亚裔青年被认为是“波霸的一代”。
他称,“波霸的一代”包括过去20多年的亚裔青年,甚至也包括他这一代。
奥利弗·40多岁。
王先生认为,过去二三十年,南加州的亚裔生活变化很大。
他说:“我小时候,亚裔在美国总有一种无形感。
我们在学术方面成就突出,但在大学或社区内部文化层次结构中,亚裔文化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过去二三十年,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在当地乃至全国电视节目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亚裔面孔。
美国社会对亚裔存在的刻板印象也逐渐消失,比如华裔说唱歌手兼喜剧演员“方氏兄弟”。
加州的“波霸文化”不但包括华裔,也包括来自亚洲其他国家的亚裔。
印尼裔美国人丽娜·姚瑞也喜欢在波霸奶茶店参加社交
活动。
她说:“我们喜欢放松,喜欢聊天,也喜欢在这里喝点东西。
”“方氏兄弟”之一的安德鲁·方表示:“在每所大学校园,都有亚裔的身影,特别是华裔的面孔。
每个大学校园都有一家波霸奶茶店,所有的亚裔都了解。
”对美国化的亚裔来说,波霸奶茶店已成为文化转型的标志之一,这种文化转型使亚裔仍与种族根源相联系,但又使亚裔产生一种独一无二的自豪感。
奶茶已有自己的存在价值,给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
说了这么多,还是要研究一下珍珠奶茶本身。
目前市场上的珍珠奶茶质量参差不齐,而奶茶的主要原料就是奶精,那么奶精是否与奶有关系呢?实际上,奶精的制作过程中没有用到一滴牛奶或奶油,它就是在植物油中加水、添加剂混合搅拌,做成的类似牛奶的东西。
其中的植物油,更具体说是氢化植物油,含“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是不健康的成分,它对心脏的损害程度远远高于任何一种动物油。
含有氢化植物油的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比如饼干、面包、西式糕点、巧克力派、沙拉酱、炸薯条、炸鸡块、洋葱圈、咖啡伴侣、热巧克力等。
但是,反式脂肪酸的名字有很多,一般配料表里标明“氢化植物油”、“植物起酥油”、“人造黄油”、“人造奶油”、“植物奶油”、“麦淇淋”、“起酥油”或“植脂末”等,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大家都知道,普通状态下,水和油是不能互溶的。
这就要用到添加剂了。
首先,使用乳化剂,它是界面活性剂,可以使油和水混到一起,乳化成像牛奶一样的白色。
但还不像牛奶那样黏稠,所以要用到增稠多糖类使其黏稠。
然后要用到焦糖色素,把它染成极淡的茶色,看上去就像奶油的颜色。
为了长时间保存,还要加入pH调整剂。
另外,再加进具有奶油香味的香料。
所以,奶精就是用水、油和若干种添加剂做成的“牛奶式植物油”。
只要看看奶精的配料表,就一目了然了。
珍珠奶茶的最大坏处不是奶茶而是里面的珍珠粉圆。
多数人只知道,它是以木薯淀粉为主原料,但实际上,木薯淀粉的弹性根本做不到这么好。
正常的方法是在其中加入小麦蛋白,但一些不法厂家为了节省成本,就用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添加进去,以得到较好的弹性。
为了保持珍珠奶茶中的珍珠的口感多数情况下珍珠奶茶中的珍珠还需加入防腐剂。
因此珍珠奶茶对身体健康存在不利影响,还需慎重饮用。
珍珠奶茶不具任何健康价值。
总的来说,目前市场上的珍珠奶茶食用价值不高,对人体健康有不利影响,但是珍珠奶茶本身存在商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适宜偶尔饮之。
三、参考文献
1.裘影萍珍珠奶茶亟待“保健”食品与健康 2009年10期
2.徐东业内揭秘奶茶恐怖“添加剂”中国健康月刊 2010年9期
3.孙倩台湾CoCo奶茶细菌严重超标中国食品学报 2011.6
4.卞吉奶茶的潜规则大众化标准 2011年5期
5.左晓晶奶茶其实没有“奶”和“茶”健康博览 2011年8期
6.陈银基反式脂肪酸分类、来源与功能研究进展中国油脂 2006年5期
7.王涛云奶茶对人体健康的七大影响 2005.8
8.王珊有害物质反式脂肪酸食品与生活 2005.6
9.张凤喜英国红茶与珍珠奶茶食品与健康 2007年9期
10.石少华饮品in时代让生活有情有趣绿色中国 2004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