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开题报告
目录
文献综述 研究目的
CONTENTs
研究意义
研究变量和假设 研究对象
研究工具
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IMC
文献综述
1、学业拖延概念界定
• Lay认为学习 拖延是指学习 者有意而无必 要地推迟启动 或推迟完成学 习任务的行为。
• SolomonRothb
lum将拖延定义 为个体对可能体 验到主观不适的 任务进行的不必 要的延迟行为。
度为0.86。
III.上述量表都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统计时主要参照量表总分的中间值,高分端为高程度拖 延者,低分端为非拖延者。
IMC
文献综述
观点 4.关于拖延的测量
C
内容
I. 另外应用较为广泛的是Lay在1986编制的用以测查特质拖延的一般拖延量表 (General Procrastination Scale)。 II.该量表总共有20个项目,主要描述与拖延相关的行为和感觉,主要测量的是任务
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学业拖延现象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性研究,倾向于学业拖 延的行为成分,学业拖延是在个体认知、评估后的行为体现。
11/11/2018
IMC
文献综述
4.关于拖延的测量 a
I. 自我报告式量表最早始于Solomon 和Rothblum 的研究,他们在1984年的研究中编制了测 量大学生学业拖延的量表 PASS(The Procrastination Assessment Scale—Students),
•
Burka,Rothblum 以行为发生的频率 或带来的严重程度 对拖延概念进行操 作性定义,认为学业 拖延是个体多次感
• 还有研究者认为,
拖延是责任、决 策以及需要完成 的任务的推迟, 或自我管理的缺 乏以及推迟达到 某目标的行为倾 向。
受到因学业任务的
延迟完成而带来不 同程度的焦虑体验。
文献综述
该量表是五点计分,包括两部分。
II. 该量表可以测出学生在哪些方面拖延及程度,还可以得到拖延的主要原因,被国 内外许多学 者采用 III. 国内研究者(陈保华2007)使用PASS量表时进行了本土化,将国外学生的学业任务更换为当
国内大学生的任务,陈说其重测信度为0.62,信度良好。
IMC
文献综述 • 4.关于拖延的测量
IMC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 1.有利于深化该地区大学生对 学业拖延行为的认识,为进一 步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为学业拖延行为研究向中学、 小学发展打好理论基础。
11/11/2018
IMC
研究
鉴于以上国内研究的不足,本研究以成都地区大学生 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量表测评,考察该地区 大学生的学业拖延状况,探讨大学生学业拖延与气质 类型的关系,以加深我们对学业拖延行为的认识,并 促进大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同时,为学业拖延研究提
目的
供一定的理论数据,为拖延行为的干预提供参考。
11/11/2018
IMC
文献综述
5.国内研究的不足
I. 实证研究仍然相对薄弱。 II.研究多借用国外的量表或对其进行改编,本土设计的高信效度的量表过于缺乏。 III.虽然很多学者已经对学业拖延理论层面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不能广泛的对学生学 业拖延进行矫正,未来可以致力于研究如何将理论与学校管理结合,帮助更多学 生预防和矫正学习拖延行为。 IV.在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方面.国内目前主要是用自陈式量表测量拖延行为,这种 研究方法较难考察在具体情境下的学习拖延情况,国外的研究者已采用实验法探 讨学习拖延的心理机制,实验法可以帮助我们真实系统地观察到学生的学习拖延 行为。 V. 国内在进行干预研究时.干预的方法也比较单一.
开始或任务完成的延迟倾向,以及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犹豫不决和较差的时间
观点容 III. 经检验,Lay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如费瑞(Ferrai) 1989年对该量表的 重新检测表明其重测信度为0.80。 管理倾向。
IMC
文献综述
4.关于拖延的测量
d.
I. 毕重增,彭香萍(2005)在Lay的一般拖延量表以及其它量表的基础上形成了15题项3因子的 拖延问卷,整个问卷的克伦巴赫α值为0.83。 II. 赵婉黎 (2007)在Lay、Aitken以及Tuckman拖延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学业拖延量 表,得到的大学生学业拖延的行为特征是延迟行动、完成不 佳、计划不足三维度,最后形 成的19个题项有较好的信效度。 III.左艳梅(2010)在研究中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探索了中学生学业拖延的结构 成份, 得出中学生学业拖延由延迟计划、延迟执行、延迟补救和延迟总结4个因素构成, 编制了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该问卷总体和四个成份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 0.723-0.913之 间;分半系数在0.755-0.855之间,说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了第三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义:
Burka,Rothblum以行为发生的频率或带来的严重程
度对拖延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认为学业拖延是个 体多次感受到因学业任务的延迟完成而带来不同程 度的主观体验。
11/11/2018
IMC
文献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从20世纪70年代末就已对学业拖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认识,最初由Ellis和 Knaus等人提出。
学业拖延现象普遍存在于学生生活中:大学生中80%~95%有过学业拖延的行为,有近 75%认为自己是一个爱拖拉的人;50%认为拖延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概念内容解析,在此录入文字内容或者观点。
IMC
文献综述
3.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关于拖延的实证研究开始于2006年,仍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关于学业拖 延的研究内容,发现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对国内学生学习拖延的现状描述、 影响因素研究以及心理干预研究。
• b
I. 布鲁斯·塔克曼(Bruce W.Tuckman)认为拖延是在个体控制下推迟或完全回避某种活动的行为,
是自我管理能力缺乏的一种表现。基于此,他在1991年编制了拖延量表。
II.该量表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任务开始或完成时的拖延倾向:做不愉快事情时经历困难的倾向, 回避不愉快情境的倾向,责备他人的倾向。该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四点计分法。其中16 个项目与学业行为有关,能够考查学生在执行任务时是否拖延。16个项目的学业拖延量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