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_审计数据分析

第4章_审计数据分析


章 节 目 录
4.2 审计数据模型分析过程
主要内容: 4.2.1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步骤 4.2.2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方法
章 节 目 录
4.2.1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步骤
1.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 结合审计目的和已有电子数据,进行审计需求分析, 找出符合审计目的并且能利用现有电子数据实现的 分析方向或拟分析的具体问题。然后根据对相关的 政策、法律法规的把握,对被审计业务的认知,以 及积累的审计经验,对将要分析的问题作出概括的、 抽象的表达,建立可通过审计软件或计算机语言表 达的检索、计算、统计等条件,建立审计分析模型。 章 节 目 录
章 节 目 录
4.2.1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步骤
3.建立分析性“中间表” 对采集的数据经过清理、转换后,在进行审计分析 前,还需要按审计目的进行“再加工”,从基础数 据中选择出所需要的数据,生成能完成审计分析的 数据表。为了实现最终的分析,在数据分析的过程 中往往需要构建多个数据表,这就是分析性“中间 表”。建立审计分析性“中间表”一般是通过对选 定的基本表进行筛选等操作来实现。 章 节 目 录
(1)直线回归分析法模型的构建 (2)识别和确定要估计的模型 (3)收集恰当的数据资料 (4)利用数据资料估计模型的参数值 (5)评估回归模型的质量 (6)估计预期值,确定严重偏离的波动
章 节 目 录
4.3.3统计分析
2.回归分析工具 (1)Excel (2)SPSS
(3)Matlab (4)SAS (5)BMDP (6)Stata (7)EViews
章 节 目 录
4.2.2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方法
3.根据数据勾稽关系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 在各类会计账簿和报表中,在各类经济业务的统计 指标体系中,每一类、每一个数据都有明确的经济 含义,并且数据间往往存在着某种明确而固定的对 应关系,这些对应关系便是勾稽关系。勾稽关系一 般体现为机械准确性,指不同经济变量之间在量上 的依赖、对应关系。在建立审计模型时,可以充分 利用经济标中有关数据之间存在的这种可以据以进 行相互查考、核对的关系,方便、快捷地建立分析 模型进行复算、核对,达到分析问题、发现线索的 目的。
章 节 目 录
4.3.2经济指标分析
4.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法是指通过分析计算各个因素变动对有关 综合性审计指标的影响程度,以分析各种经济核算 指标的变动方向、变动程度和变动因素的一种分析 方法。
(1)因素分析的方法
因素分析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因素分摊法、因素替代 法和差额分析法等。
①因素分摊法
因素分摊法是把综合指标分解为相互联系的若干因 素,运用数学方法,按一定标准对这些指标所形成 的差异进行分摊,以测定各因素差异对综合指标的 影响程度。
章 节 目 录
4.2.2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方法
4.根据审计人员经验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 审计人员在长期对某类、某个问题的反复审计过程 中,往往能摸索、总结出 某类问题的表现特征,在 实际的审计中,根据问题的特征,可以较为方便地 核查问题。将审计人员的这种经验运用到数据审计 中,将问题的表征转化为特定的数据特征,进而建 立审计分析模型。 章 节 目 录
4.2.1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步骤
2.分析审计数据 主要是指为实现分析模型,需要哪些具体的审计数 据,根据已建立的审计分析模型,确定待用的基础 表,并且要对具体的数据进行研究,确定各字段、 代码和业务数据具体内容代表的含义等。对被审计 数据分析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数据分析的成败和 正误。分析的过程中,需要综合数据词典和数据库 说明等技术文档对数据的含义,对业务、业务流程 的理解等方面的认知情况,对数据产生全面、深入 的认识。
章 节 目 录
4.3.2经济指标分析
②因素替代法 因素替代法亦称连锁替代法,它是从数量上确定一 个综合指标所包含的各个因素的变动对该综合指标 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 ③差额分析法 差额分析法是因素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 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 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章 节 目 录
章 节 目 录4.1.Fra bibliotek审计数据分析手段
3.核对 核对是将某些具有内在联系的数据,按照其勾稽关 系,进行逐一核对与排查,目的是验证被审计单位 信息系统处理流程的正确性和控制的有效性,有无 人为非法干预等。 4.统计 统计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审计数据进行 整理和分析的工作过程。在数据审计过程中常用的 统计方法有数据分类与汇总。
章 节 目 录
4.3.1账表分析
3.相关账户分析 相关账户分析是指把两个以上相关账户内容结合起 来分析,审查财务处理是否合规、正确的一种方法。
【例4-1】利用账表分析方法对企业全年的生产成本 进行分析。
章 节 目 录
4.3.2经济指标分析
1.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亦称对比分析,是通过对相关经济指标的 对比分析,从中发现和查证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 比较分析分为绝对数比较分析和相对数比较分析。 (1)绝对数比较分析 绝对数比较分析是通过经济指标绝对数的直接对比 分析来衡量经济活动的成果和差异的方法。(厂值、 产量、成本、利润等) (2)相对数比较分析 相对数比较分析亦称比率分析,是利用比率对比分 析来说明相关项目之间的关系,测定财务状况及经 济效益的一种方法。(毛利率等)
③注意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④注意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章 节 目 录
4.3.3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的目的是探索被审计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以发现异常现象,快速寻找审计突破口。在对审计数 据进行统计分析时,最常用的方法是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方法是一种强有力的数据分析技术,是在掌 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处理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 关系的一种数学分析方法,它侧重于考察变量之间的 数量伴随关系,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表达式(回归方程) 将这种关系描述出来,进而确定一个或几个变量(自 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特定变量(因变量) 的影响程 度,并对将来作出预测。 回归分析方法有简单直线回归、方差分析、协方差分 析、多元线性回归等,其中,最常用的回归分析方法 是简单直线回归。
4.2.1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步骤
4.完成审计分析 按照分析模型,采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数据进 行具体的分析,得出结果,完成分析。在实现的过 程中,应根据数据、模型和对应用软件、计算机语 言掌握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确定分析的实现方式, 按照审计分析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具体结果。
章 节 目 录
章 节 目 录
4.3.3统计分析
3.利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 Excel提供了回归分析函数和回归分析宏两种回归分 析形式。
(1)利用回归分析函数进行回归分析 (2)利用回归分析宏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分析函数包括: ①INTERCEPT(known_y's,known_x's) INTERCEPT利用现有的x值与y值计算线性回归模型 的截距,参数Known_y's为因变的观察值或数据集合 ,参数Known_x's为自变的观察值或数据集合。
主要内容:
4.1.1审计分析工具 4.1.2审计数据分析手段
章 节 目 录
4.1.1审计分析工具
1.通用类
通用类数据分析工具是指在日常工作中常用的一 些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WPS表格等。
2.数据库类
数据库技术,特别是SQL查询功能具有强大的数据 统计分析功能,能够满足审计人员多角度、多层 次的开展审计分析工作,越来越受到审计人员的 重视。目前常的数据库包括SQL Server、Oracle、 章 Access、FoxPro等。 节 目 录
4.2.2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的方法
1.依据法律法规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 在对合法性的审计中,审计人员依据的是相关的法 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的法律是成文法,所以对于特 定的业务而言,相关的法律法规一般都规定得非常 具体。 2.根据业务处理逻辑建立审计数据分析模型 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总是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进 行的,业务运行环境中的诸多因素,如设备、设施、 技术、资金、专业人员等在一定时期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被审计单位的业务中会存在反映业务运行环境 中这些不变因素的固定的经济指标。
4.3.2经济指标分析
(2)因素分析的步骤 进行因素分析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分析审计指标的构成因素,建立指数体系。
②选择对比基期。因素分析法的关键是同度量的时 期选择。
③计算各指数,分析因素变动程度和方向,以及变 动的绝对额。 章 节 目 录
4.3.2经济指标分析
(3)采用因素分析法时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因素分解的关联性。 ②注意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4.3审计数据分析方法
主要内容: 4.3.1账表分析 4.3.2经济指标分析
4.3.3统计分析 4.3.4数值分析 4.3.5数据查询
章 节 目 录
4.3.1账表分析
1.发生额和余额分析 审计人员通过对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余额进行分析, 以查明其内容是否正确、合理,有无错误和异常现 象。 2.借贷方对应关系分析 审计人员通过对账户借贷方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 查明是否有不正常、不合理的对应关系。如果科目 之间出现了不应有的借贷对应关系,则视为异常对 应,应作为重点进行审查。如,出现借记“现金”、 贷记“固定资产”的业务凭证,则可以认定为不合 理凭证。
第4章 审计数据分析
学习目标:
1、了解审计分析的工具和审计数据分析手段。 2、掌握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骤。
3、掌握审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章 节 目 录
第4章 审计数据分析
章节目录:
4.1审计分析工具与分析手段 4.2 审计数据模型分析过程
4.3审计数据分析方法
章 节 目 录
4.1审计分析工具与分析手段
章 节 目 录
4.1.2审计数据分析手段
5.审计抽样 审计抽样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依据特 定的原则与方法,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 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 特征的一种方法。 6.审计预测 审计预测是审计人员在掌握现有信息的基础上,运 用已经存在的知识与经验,依照一定的方法与规律 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推理与判断,预见问题的类型与 可能发生的环节,以了解事情发展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