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精装修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9年精装修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精装修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精装修:精装业务放量,行业洗牌加速 (4)欧美日住宅产业化比例高,国内二线以下城市精装提升空间大 (4)房地产集中趋势明显,2020年精装修比例有望接近50% (4)精装修重新定义供应链和行业竞争格局 (4)政策驱动,精装房将成为趋势 (6)精装修:材料、部品和施工集成的全装修模式 (6)欧美日的住宅产业化及住宅部件化已达80%以上 (7)政策驱动,国内精装房渗透率有望提升 (7)地产集中度提升,精装交付比例有望加速提升 (10)地产集中度提升,精装交付有望提速 (10)2020年,一二线城市精装修空间近3000亿元 (11)精装修交付,供应链和竞争格局的重新定义 (13)精装修交付,供应链体系的重新定义 (13)不同装修模式的供应链利润分配 (13)主流精装修供应链:地产商为资源整合者,产品流通链明显缩短 (14)大宗业务盈利能力略有逊色,但将加速行业洗牌 (15)家居企业大宗业务盈利能力普遍低于零售业务 (15)大宗业务加速行业洗牌,有望助力家居行业集中度提升 (16)家居硬装品类受益显著,工装市场容量可观 (17)地板:产品及安装标准化程度高,适合精装修下的内装部品化 (17)瓷砖:地产客户业绩亮眼,品牌瓷砖企业受益地产集中度提升 (18)定制橱柜:精装套餐必备项目,工装前端亦有引流作用 (19)木门:代表企业工程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20)投资建议:利好具备渠道优势及资金实力的企业 (21)图表1:住宅装修产业链框架图 (6)图表2:精装修与简装修对比 (6)图表3:日本住宅设计流程 (7)图表4:我国与发达国家全装修产业发展对比 (8)图表5:推进全装修发展相关政策 (8)图表6:分城市能级精装修交付比例测算(2018年) (9)图表7:购房者选择精装修意愿调查(新浪网,2017年5月) (9)图表8:各省推广住宅全装修政策一览 (9)图表9:我国房地产行业集中度 (10)图表10:前50大房企销售面积增速均值vs全国地产销售面积增速 (11)图表11:万科、碧桂园和保利2017年销售面积仍维持高增长 (11)图表12:全国精装房交付比例测算 (11)图表13:2020年一二线精装修市场空间测算 (12)图表14:装修供应链利润分配存在差异 (13)图表15:木地板产品流通环节:零售vs工程渠道 (14)图表16:地产商为资源整合者的精装修供应链体系 (15)图表17:代表性家居企业毛利率水平 (15)图表18:代表性家居企业期间费用率水平 (15)图表19:代表性家居企业净利率水平 (16)图表20:精装修业务考察产品力、品牌力、批量交付能力、服务力和资金实力 (16)图表21:工程端瓷、地板以及定制橱柜市场规模测算 (17)图表22:某龙头木地板企业渠道构成 (17)图表23:某龙头木地板企业地产大客户供货比例(2017年) (17)图表24:木地板铺装工艺标准化 (18)图表25:欧神诺工程业务主要地产客户占比 (18)图表26:碧桂园销售面积及增速 (18)图表27:万科销售面积及增速 (18)图表28:恒大销售面积及增速 (18)图表29:志邦股份渠道构成 (19)图表30:志邦股份主要地产大客户供货比例(2016年) (19)图表31:欧派家居大宗业务收入占比约9.5%(截至2017年三季度) (19)图表32:江山欧派渠道构成(1H2016) (20)图表33:江山欧派主要地产大客户供货比例(1H2016) (20)图表34:可比公司估值表(截至2018/03/08) (21)精装修:精装业务放量,行业洗牌加速欧美日住宅产业化比例高,国内二线以下城市精装提升空间大与国内目前主流沿用的“精装修”对应,国外主要沿用在“住宅产业化”之上的“住宅部件化”概念。

1960年代,瑞典在世界上第一次率先推行精装修模式,随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纷纷仿效跟进。

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十分成熟完善的运作理念和相关配套体系。

日本采取住宅产业化及部件化的流水线模式,美国精装修以公寓为主、业主过程参与度高,欧洲整体秉持“轻装修,重装饰”的装修理念。

据中国建材报信息,总体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住宅精装修占比较高,可达到80%以上。

我国“全装修住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相较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目前正处于成长阶段。

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现阶段我国全装修市场渗透率不足20%,相较发达国家80%的渗透率有较大差距。

我们认为目前一线城市的精装房交付比例已经达到80%左右;二线城市精装房交付比例相对较低,预计在40%左右,三四线城市的精装房竣工比例为个位数。

随着精装修交付政策的持续推进,我们认为二线及以下城市精装修交付比例有较大提升空间。

房地产集中趋势明显,2020年精装修比例有望接近50%地产商集中度提升趋势显现,龙头地产商加速增长。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信息,2012-2017年,地产行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CR10从13%提升至24%,CR20从18%提升至33%。

2015~2017年龙头地产商销售增速均值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前10大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增速均值为26.7%,显著高于全国地产销售面积增速的7.7%。

我们预计到2020年,地产行业CR10和CR20分别将提升至47%和65%,龙头强者恒强。

龙头地产商精装修交付比例高,2020年精装修比例有望接近50%。

根据产业信息网数据,2012年万科全装房比例已接近100%,绿城、绿地全装房比例约80%。

而2016年恒大年报显示,恒大已实现全部住房全装修交付。

我们假设TOP20房地产供应商是精装房主力供应商,2017年TOP10地产企业精装修交付比例平均为60%、TOP11-20地产企业精装修交付比例为40%,根据地产集中度数据测算,2017年我国TOP20房企精装修销售面积约占全国住宅商品房销售面积的18%。

假定2020年TOP10地产企业精装修交付比例提升至80%,TOP11-20地产企业精装修交付比例提升至60%,2020年全国精装房销售比例有望达到48%。

从土地供应角度出发,我们预计2020年一二线城市精装修市场空间将近3000亿元。

我们统计了36个一二线城市2017~2021年住宅土地供应规划,以期间年均供应量作为2017年土地供应量,按照开发商节奏,2017年拿地,对应2018年开工,2019年销售,2020年进入竣工交付期。

我们假设全国住宅平均容积率水平为2.0,到2020年,一二线城市精装修比例分别为90%/50%,一线城市精装修标准在2000元/平米,二线城市精装修标准为1000元/平米,经计算,2020年一线城市精装修市场空间约1100亿元,二线城市精装修市场空间约1650亿元,一二线市场合计精装修市场空间近3000亿元。

精装修重新定义供应链和行业竞争格局地产商为资源整合者,产品流通链明显缩短。

目前主流的精装修模式是以地产商为资源整合者的供应链闭环,地产商依托自身强大的销售体系,将装修上游主材供应商以及中游设计和装修施工进行整合。

该种模式下地产商在同一品类中选(指)定3~5供应商供货,然后将设计施工环节外包;家居主材企业和地产商直接签定合作协议,在中间环节成本将有明显的优化。

在工程业务环节,家居企业和地产商的合作目前存在直营和加盟代理两种模式,对于设计和安装环节,家居企业基本都采取委托第三方的模式,主要是委托当地经销商完成属地内的设计和安装服务。

大宗业务盈利能力有所逊色,但将加速行业洗牌。

据代表上市企业年报信息,以家居行业平均水平来看,大宗业务整体毛利率水平在25%~30%,低于零售业务10pct左右;粗略估算大宗业务较零售业务费用率低3~4pct,预计大宗业务费用率在16~22%。

综合下来看,大宗业务净利率水平平均在8%左右,较零售业务行业平均10%以上的净利率水平有所逊色。

对家居企业而言,工程渠道业务考察的是供应商的产品力、品牌力、资金实力、批量交付能力、设计和安装能力以及售后响应能力等综合指标,利好具备规模优势和资金实力的家居企业市占率提升,进而加速行业洗牌。

政策驱动,精装房将成为趋势精装修:材料、部品和施工集成的全装修模式相对于毛坯而言的交付模式为“成品房”,也叫做“全装修住宅”,地产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将其界定为“精装房”。

根据建设部制定的《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实施导则》(建住房【2002】190号文)要求,精装修住宅在交房屋钥匙前,所有功能空间的固定面全部铺装或粉刷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完成,开发商在销售成品房的价格中包含装修费用,并应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单独标明装修标准。

精装修过程中,开发单位为住宅装修的第一负责人,对住宅开发、装修设计、材料和部品选用、装修施工、工程监管和质量保证等各个环节负责。

精装修推行的核心目的是加强对住宅装修的管理,积极推广装修一次到位或菜单式装修模式,避免二次装修造成的破坏结构、浪费和扰民等现象。

精装修的优势是集中采购品牌产品进行规模化和标准化安装施工,对购房者来说,不仅可以节省装修成本,而且降低装修带来的噪音污染、建筑垃圾等问题,同时可以避免个人装修“大拆大改”破坏主体结构的现象。

批量精装房分为简装修与精装修两种,两者在装修标准上存在差异,精装修是简装修不断升级的产品。

图表1:住宅装修产业链框架图欧美日的住宅产业化及住宅部件化已达80%以上与国内目前主流沿用的“精装修”,国外主要沿用在“住宅产业化”之上的“住宅部件化”概念。

1960年代,瑞典在世界上第一次率先推行精装修模式,随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也纷纷仿效跟进。

通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十分成熟完善的运作理念和相关配套体系。

据中国建材报信息,总体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住宅精装修占比较高,可达到80%以上。

日本:住宅产业化及部件化的流水线模式。

日本的住宅精装修是与住宅产业化同步发展起来的,日本的住宅产业化始于1950年代,初期住宅产业化是为了应对住房紧缺,到1970年代,日本住宅产业化已经进入成熟期,到1990年代,采用产业化方式生产的住宅占竣工住宅总数的25%~28%。

至1985年,日本几乎不再采用传统的方式建造住宅;截至2014年,在住宅标准化方面,日本各类住宅部件(构配件、制品设备)工业化、社会化生产以及全套卫生洁具、地板、墙面的配置比例在80%以上;在住宅智能化与节能方面,新建的建筑物中60%以上是智能化的。

整体卫浴设备、厨房整体设备、干式架空地板铺装、新型轻钢龙骨安装、建具(门、门套、窗、窗套、门厅组合柜、楼梯、收纳柜、收纳柜门)等实现工厂化标准模式生产;同层排水系统、浴节水系统、地热系统、墙面保温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等节能系统也实现了完善,实现了从住宅开发建设到末端装修的一体化流水线式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