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料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给料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指导教师填写)
课程设计名称 电器控制
设计题目 给料生产线PC -PLC 控制系统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对给料生产线PC -PLC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及上机调试工作的实践,了解电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思路,熟悉和掌握外围电路系统和软件设计的方法,并掌握利用PC 对PLC 工作状况进行监控的方法。

二、设计内容、技术条件和要求
(一)技术要求
本生产线由9台电机控制,分别是主风机1台,反吹风机2台,螺旋输送器2台,星型给料器2台,回旋臂2台。

控制要求如下:
1、控制方式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
2、手动方式下,可对每个电机进行启、停控制;
3、自动方式下,
1)启动顺序及工作顺序如下:
反吹风机工作螺旋输送器工作星型给料器工作主风机降压启动延时5s 延时5s 延时5s 回旋臂工作
主风机工作延时20s 延时10s 延时30s
回旋臂停止延时15s
2)按下自动停止按钮,各电机按以下顺序停止:
主风机
停止
回旋臂停止
螺旋输出
器停止
星型给料器停止延时10s
延时10s
延时10s 反吹风机停止延时10s
4、主风机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启动时间延时为20s ;
5、为防止自耦变压器频繁启动,其停止后5分钟之内不允许再次启动。

(二)设计内容
1、设计各电机主电路;
2、设计PLC的I/O分配;
3、设计PLC的外部接线;
4、设计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5、设计MCGS组态程序,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6、上机调试(含答辩);
7、撰写设计说明书。

(三)设计说明书要求
设计说明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1、设计目的;
2、控制要求;
3、各电机主电路;
4、PLC的选型;
5、PLC的I/O分配;
6、PLC的外部接线;
7、PLC控制程序梯形图;
8、MCGS组态程序设计说明;
9、调试结果、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0、设计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三、时间进度安排
2010.6.12—6.17 查阅资料,进行系统设计,设计控制程序;
2010.6.18—6.21 上机调试;
2010.6.22—6.25 考核;
2010.6.26 — 6.27 完成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对给料生产线PC -PLC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分析、系统设计、编程、及上机调试工作的实践,了解电器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思路,熟悉和掌握外围电路系统和软件设计的方法,并掌握利用PC 对PLC 工作状况进行监控的方法。

二、控制要求
(一)技术要求
本生产线由9台电机控制,分别是主风机1台,反吹风机2台,螺旋输送器2台,星型给料器2台,回旋臂2台。

控制要求如下:
1、控制方式可采用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
2、手动方式下,可对每个电机进行启、停控制;
3、自动方式下,
1)启动顺序及工作顺序如下:
反吹风机工作螺旋输送器工作星型给料器工作主风机降压启动延时5s 延时5s 延时5s 回旋臂工作
主风机工作延时20s 延时10s 延时30s 回旋臂停止延时15s
2)按下自动停止按钮,各电机按以下顺序停止:
主风机
停止
回旋臂停止
螺旋输出
器停止
星型给料器停止延时10s
延时10s
延时10s 反吹风机停止延时10s
4、主风机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启动时间延时为20s ;
5、为防止自耦变压器频繁启动,其停止后5分钟之内不允许再次启动。

三、各电机主电路
四、PLC的选型
根据实验室条件,本次课程设计所用的PLC选型为:Fx2n
五、PLC的I/O分配表
输入计算机控制输出时间指示功能
M100 自动手动指示X0 M200 自动手动
X1 M201 自动启动
X2 M202 自动停止
X4 M204 一号反吹风机启动X5 M205 一号反吹风机停止X6 M206 二号反吹风机启动X7 M207 二号反吹风机停止X10 M210 一号螺旋输送启动X11 M211 一号螺旋输送停止X12 M212 二号螺旋输送启动X13 M213 二号螺旋输送停止X14 M214 一号星形给料启动X15 M215 一号星形给料停止X16 M216 二号星形给料启动X17 M217 二号星形给料停止X20 M220 主风机启动X21 M221 主风机停止X22 M222 一号回旋臂启动X23 M223 一号回旋臂停止X24 M224 二号回旋臂启动
X25 M225 二号回旋臂停止
输入 计算机控制
输出 时间指示
功能
Y1 一号反吹风机 Y2 一号螺旋输送 Y3 一号星形给料 Y4 自耦变压器运行 Y5 主风机全压运行 Y6 一号回旋臂 Y11 二号反吹风机 Y12 二号螺旋输送 Y13 二号星形给料 Y16 二号回旋臂 D0 变压器启动倒计时 D1 反吹风机工作后延时 D2 螺旋输送工作后延时 D3 星形给料工作后延时 D4 自耦变压器运行时间 D5 主风机工作后延时 D6 回旋臂30秒工作延时 D7 回旋臂15秒停止延时 D12 螺旋输送停止后延时 D13 星形给料停止后延时 D15 主风机停止后延时 D16 回旋臂停止后延时
六、PLC 的外部接线
COM X0X2X1X3X4X5X6X7X12X13X15X24X11X10X21X22X23X20X17X16X14X25
DC
COM0COM1Y2Y1Y3Y4Y5Y6Y11Y14Y13Y12COM2COM3Y0Y7Y10Y16
Y15KM2KM1KM3KM4KM5KM6KM11KM13KM12KM16
AC 220V
COM4COM5
七、PLC 控制程序梯形图
注:
标号P0行[30—152步]为自动启动程序段标号P1行[235—311步]为手动控制程序段标号P2行[153—234步]为自动停止程序段
八、MCGS组态程序设计说明
通用串口父设备0-[通用串口父设备]属性:
设备0-[三菱FX—232]属性:
设备0-[三菱Fx-232]通道连接:
实时数据库:
控制界面:
九、调试结果、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最后的调试结果符合课程设计要求。

即可以实现自动手动切换;自动启动与自动停止均按要求顺序执行;手动方式下,可对每个电机进行启、停控制;主风机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启动时间延时为20s;自耦变压器停止后5分钟之内不能再次启动。

调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采用了跳转指令,但在每一块程序段之后缺少结束命令,导致执行完本块程
序后又执行下面的程序,而出现错误。

解决办法:在每一块程序结束的地方加上了一条FEND指令,使得执行完本程序段之后,又回到第0行,从而避开了不该执行的指令。

(2)从手动切换到自动时,由于没有清零指令,故不能按要求将所有输出及定时
器清零。

解决办法:在跳转到自动程序之后,加入了一些输出及定时器复位指令。

十、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的电器控制课程设计,让我对PLC的应用及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运用GX Developer软件编写梯形图多了几分熟悉,同时掌握了运用MCGS组态软件监视PLC运行的方法。

给料生产线PC-PLC控制系统设计,考虑到了在实际应用中的电机启动顺序问题以及电动机的降压启动问题。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包括不能实现自锁、互锁,定时器不能实现复位,这些在经过一次次测试、认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得到了解答。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书写课程设计报告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总之两周的课设,让我觉得很充实,从中收获了很多,最终的成功让我觉得这半月的努力是值得的。

十一、参考文献
1、电气控制及可编程控制器张凤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8 第二版
2、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与实践教程王整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1 第一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