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特征国贸情绪是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的态度体验。
1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也有一些细腻微妙的情绪如嫉妒、惭愧、羞耻、自豪等。
情绪常和心情、性格、脾气、目的等因素互相作用,也受到荷尔蒙和神经递质影响。
无论正面还是负面的情绪,都会引发人们行动的动机。
尽管一些情绪引发的行为看上去没有经过思考,但实际上意识是产生情绪重要的一环。
2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正处在从青春期到青年期转变的我们,在生理发育接近成熟的同时,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在情绪上的表现尤为明显。
告别了高中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在大学中我们们接触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环境自由,朋友来自五湖四海,新鲜的刺激充实了大学生情绪活动的对象以及内容,使得大学生有了更丰富的情绪体验。
相对于中学时的我们来讲,大学时我们的情绪更加趋向成人化,更加深刻和丰富,情绪的表达趋于隐蔽,情绪的变化也逐渐趋向于稳定。
大学生的情绪特征为以下几个方面3:(一)丰富性和复杂性(二)波动性和两极性(三)情绪的冲动性与爆发性(四)阶段性和层次性(五)外显性与内隐性(一)丰富性和复杂性大学生有着丰富、强烈而又复杂的感情世界,情绪体验的快而强烈,喜怒哀乐常常一触即发,表现出热情奔放的冲动性特点。
心理学家常用“急风暴雨”来比喻这种激情性的情绪特征。
4的确,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在初高中中由于父母和老师的约束,情感和自由很大程度上收到了限制,到了大学没有约束,那些年积攒下来的压力,一下子喷涌而出。
这也想尝试,那也想尝试,年轻人的好奇心可能就是那样的东西。
所以什么都想要试一试。
大学生正处于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各种情绪,都可在大学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例如有悲哀、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之分;从自我意识的发展来看,大学生表现出较多的自我体验,自我尊重的需要强烈,易产生自卑、自负等情绪体验;从社交方面来看,大学生的交际范围日益扩大,与同学、朋友及师长之间的交往更细腻、更复杂,有的大学生还开始体验一种更突出的情感——恋爱,而恋爱活动往往又伴随着深刻的情绪体验,这种特殊的体验对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情绪体验的内容上,大学生的情绪呈现出相当丰富多彩的特征,以惧怕的情绪来说,大学生所怕的事物,主要与社会的、文化的、想象的、抽象复杂的事物和情势有关,诸如怕考试、怕陌生人、怕惩罚、怕寂寞等。
“90后大学生是一个更年轻、更自我、更自信、更张扬的青年群体,他们不喜欢呐喊,却让人们分明已经听到了“我狂故我在”的声音。
他们渴望新奇的知识,讨厌繁重的书本,1摘自《心理学大辞典》2摘自百度百科《情绪》3摘自《大学生的情绪健康》/blog2012.aspx?bid=178440414摘自《大学生的情绪特点》/view/ab137e182b160b4e767fcfa7.html却对高中老师的教学有着极大的依赖性。
他们天生就是自主性与依赖性的结合体。
”5这种矛盾的存在大概也可以说是复杂性的一种表现吧。
(二)波动性和两极性大学生的情绪年龄正处于未成年人与成年人的转变阶段,在情绪状态上反映着两种情绪并存的特点。
一方面,相对于中学阶段,大学生的情绪趋于稳定和成熟;而另一方面,与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的情绪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性,容易从—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情绪有时会表现为大起大落,大喜大怒的两极性。
大学时期是人生面临多种选择的时期,学习、交友、恋爱等人生大事基本在这阶段完成。
社会、家庭、学校及生活事件,都会对大学生的情绪产生影响。
尽管大学生的认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己的情绪已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情绪亦趋于稳定,但同成年人相比,大学生相对敏感,情绪带有明显的波动性,一句善意的话语,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支动听的歌曲,一首情理交融的诗歌,都可以致使青年情绪发生骤然变化。
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的变迁、体制的变革,新与旧价值观的更替,种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困惑和迷茫,产生情绪的困扰与波动。
6作为大学生,社会经验还不足,很容易就受到周围事物和他人的影响,这就产生了波动,比如淘宝的双十一、双十二,大家的从众心理成功的使我国的GDP再创新高。
这是因为大学的学生有较强的群体认同感,喜欢模仿,易受暗示,容易受当时情境气氛的感染、鼓动,容易表现出比单个人时更大胆的举止。
因为群体可以增强一个人的力量感,同时在群体中个人可以减少其相应的责任。
同时,我们喜欢张扬自我,喜欢把最真实的自己表现在人们的面前,所以,表现出的情绪都是最直接的,喜怒哀乐都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所以情绪明显,就像是极端一样。
(三)情绪的冲动性与爆发性心理学家霍尔认为青年期处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演化的过滤期,其特点是动摇的、起伏的,他把这一时期称为“狂风暴雨”时期。
7由于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有所控制,但由于他们兴趣广泛,对外界事物较为敏感,加之年青气盛和从众心理,因而在许多情况下,其情绪易被激发,犹如急风暴雨不计后果,带有很大的冲动性。
他们往往对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迅速发生热烈的情绪;对于不符合自己信念、观点和理想的事件或行为,则迅速出现否定情绪。
个别的有时甚至会盲目的狂热,而一旦遇到挫折或失败又会灰心丧气,情绪来的快,平息也快。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还表现在情绪体验上特别强烈和富有激情。
对任何事都比较敏感,有时一旦情绪爆发,自己则难以控制,甚至表现为一定的盲目狂热和冲动。
在处理同学关系,师生关系的矛盾时,在对待学业生活中的挫折时,常常易走极端,给自己及他人带来伤害。
近几年,大学生自杀事件和投毒事件屡见不鲜,这就是冲动性和爆发性的表现。
自杀事件是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是鲁莽的表现。
投毒事件是是对室友不满的爆发,室友之间的冲突不断同时又是冲动型的表现,虽然与初中高中时相比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提高了,但是情绪易被激发还是不成熟的表现。
(四)阶段性和层次性大学阶段由于不同年级培养目标和培养重点不同,教育方式和课程设置有所区别,大5摘自崔景贵- 《教育与职业》,2008, (35)6摘自《大学生的情绪特征》/view/fb43f8fbc8d376eeaeaa3179.html7摘自《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02期作者:郑丽岩,王冰洁生的情绪特点也不同,呈现出阶段性和层次性特点。
大学新生所面临的是环境适应、学习方法的改变、新的交往对象熟悉、了解以及新的目标确立等问题。
新生自豪感和自卑感混杂,放松感和压力感并存,新鲜感和恋旧感交替,情绪波动大。
二三年级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过程,能够融于校园生活中,情绪较为稳定。
毕业班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及择业等多方面的重大问题,压力大情绪波动大,消极情绪多。
另外,由于社会、家庭及自身要求、期望不同,能力、心理素质的差别,大学生也会体现着不同的情绪状态。
8(五)外显性与内隐性与成年人相比我们的情绪是外显的,与幼时的我们相比我们的情绪幼时内隐的。
由于自制力的逐渐增强,以及思维的独立性和自尊心的发展,他们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有时会表现出内隐、含蓄的特点。
9比如说,大家一起出去吃饭,明明就很喜欢吃一道菜,可是为了表现自己绅士或者淑女一点,吃的就很收敛;再比如,有些男生在追女生时,会故意惹女生生气,其实是想引起女生的注意力。
如果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作为当代大学生,们应该怎么做呢?大学生的情绪问题,一般指大学生的消极情绪,这些消极情绪来自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
大学生正遭受理想与现实的冲击。
有太多的事,于想象中的不同,从而引发的迷茫、不解对大学生的影响很严重。
而这些消极情绪又会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过多的消极情绪,会使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下降,办事效率降低,甚至会影响大学的自我评价能力,从而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有时会使大学生作出失去理智的行为。
积极情绪在心理健康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有时甚至占主导地位,对于大学生来说,积极健康的积极情绪更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不良情绪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我们应该及时地去清除和克服,努力减少不良情绪带来的伤害和影响。
10一、优化个性,完善自我。
做到坚强而自信,宽容而豁达,与其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二、变不良认识偏差。
不是事情本身使你不快乐,是你对事情的看法使你不快乐;三、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即善于在平凡中发现快乐,努力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笑口常开多幽默。
四、要有良好的生活规律、生活习惯。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无论做什么事,身体健康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而身体的健康状况也会影响到情绪。
五、谨慎行事,切忌盲目冲动。
大学生的情绪还处于不稳定期,凡事应该要三思而后行,克服盲目行动,避免造成不良后果。
六、要懂得适当的宣泄情绪。
当自己有不良情绪时,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宣泄,不要太压抑自己,可以找朋友或亲人倾述,或听音乐,唱歌,运动等各种式发泄。
大学生的心理水平正处于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人情绪具有多变性的特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处理不良情绪,是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这对大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这也是大学生成材的必要因素之一。
8摘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料》/view/82545429647d27284b7351db.html9摘自《大学生的情绪特征》/view/fb43f8fbc8d376eeaeaa3179.html10摘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情绪管理》课程教案/p-429964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