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列伯实验室认证培训
实验室认可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列伯实验室认证培训
有关规定要求等到满足的证明。 内涵:证明符合技术法规和标准而进行的第
一方自我声明,第二方验收,第三方认证以 及认可的活动。
h
4
一、合格评定概念
2. 合格评定领域
产品认证,管理体系认证,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 认可,认证和审核机构认可,审核员、评审员及培 训机构认可、注册等。
实验室认可包括:检测、校准、医学、能力验证提 供者、标准物质生产者、生物安全、等实验室。
实验室认可是对公正性和技术能力的认可
h
7
三、为什么要进行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自身发展的需要
客观需要的产物
• 发展贸易的需要 • 质量认证发展的需要 • 公证活动的需要 • 政府的需要
h
8
四、实验室认可活动的演变
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 NATA(澳) 发展过程
• 六十年代 BCS → UKAS (英) • 七十年代 NACLA(美) IANZ(新)等 • 八十年代 KOLAS(韩) HOKLA(HKAS)
h
22
第三章 CNAS-CL01:2006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
准则
(ISO/IEC 17025:2005)
h
23
一、理论基础
认可准则的理论基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
原则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组织依存于其顾客。因此,组织应理解 顾客当前的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 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h
24
一、理论基础
h
5
二、什么是实验室认可
认可:“权威机构对某一机构或某个人有能力 执行特定任务的正式承认”。
认证:“第三方依据程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 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的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认可与认证的区别
h
6
二、什么是实验室认可
实验室认可 “权威机构依据程序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 定类型的检测/校准所给予的正式承认”。
h
21
八、实验室资质认定
认定:是指国家认监委和各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的 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 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 承认活动。
资质认定的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 新评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到
2007年12月31日前完成转版工作。
七、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3、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 可(验 收)的异同
不同点: 对象和范围的不同 依据和性质的不同 组织和实施的不同
相同点: 主管部门相同 目的相同 考核内容相同
h
18
八、实验室资质认定
随着我国入世后过渡期的逐步完成和国家 《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各类实验室的 监管既要符合《行政许可法》和相关法律 法规的规定,又要向国际通用规则靠拢。
CNLA(台)等
• 九十年代 CNACL CCIBLAC
h
9
四、实验室认可活动的演变
区域性组织 EAL →EA(欧洲) APLAC(亚太地区) IAAC(中美州) SADCA(南部非洲)
世界性组织 ILAC(Conference → Cooperation)
h
10
五、实验室认可发展趋势
— 双边和多边互认
实验室认可内审员培训
列伯实验室认证培训
h
1
第一章 实验室认可概论
h
2
一、合格评定概念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简称CNAS)
h
3
一、合格评定概念
1. 合格评定 定义:对于产品、过程、体系、人员或机构
国家认监委组织制定了《实验室和检查机 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于2006年2月21日 以国家质检总局名义正式发布。
h
19
八、实验室资质认定
《办法》第十九条规定: “国家认监委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 制定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基本规范、评审准 则、证书和标志,并公布实施。”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遵循吸纳 ISO/IEC17025国际标准的主要精髓,兼顾我 国政府对检测市场检测实验室监管的强制性 管理要求。
h
15
七、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 质量法》第十九条: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
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 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 格后,方可承担产品检验工作”。(2000 年)
h
16
七、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管理办法第二十八 条:
“承担国家监督抽查检验工作的产品质量 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符合 法定要求,并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授权开展产 品质量检验工作。国家监督抽查的检验工作一般 委托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国家级或者省级产品 质量检验机构承担;经国家实验室认可的产品质 量检验机构优先选用”。(2002年)
h
17
— 互认的需要
— 互认的基础
— 互认的发展
h
11
六、我国的实验室认可体系
自愿申请原则 非歧视原则 专家评审原则 国家认可原则
h
12
六、我国的实验室认可体系
权威的认可机构 明确的认可准则 完善的认可程序 训练有素的认可评审员 满足要求的各种类型认可实验室
h
13
七、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h
20
八、实验室资质认定
实验室的资质,是指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 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应当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基本条件:实验室应满足的法律地位、独立性和公 正性、安全、环境、人力资源、设施、设备、程序 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和财务等方面的要求
能力:运用其基本条件以保证出具的具有证明作用 的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和相关经验 和水平。
原则二:领导作用 “领导者应建立组织统一的宗旨及方向。
他们应创造并保持使员工能充分参与实现 组织目标的内部环境”。
原则三:全员参与 “各级人员是组织之本,只有他们的充
1、计量认证
《计量法》第二十二条
“为社会提供公证数据的产品质量检 验机构,必须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 政部门对其计量检定、测试能力和可靠性 考核合格”。(1985年)
h
14
七、实验室认可与计量认证/审查认可
2、审查认可(验收)
《 标准化法》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 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检验机构,或者授权其 他单位的检验机构,对产品是否符合标准 进行检验”。(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