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A文】大型城市历史街区商业改造开发模式及策略
【5A文】大型城市历史街区商业改造开发模式及策略
90年代 1998年
发展至今
典型的弄堂工厂,由海 华制革厂(1935)、康 福织造厂(1935)、永 明瓶盖厂(1936年)、 香粉材料公司(1936)、 上海食品工业机械厂 (1958)组成
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工厂 效益连年下滑,一些厂房 闲置起来逐渐废弃,成为 当地政府负担
一路发文化发展公司首 先进驻泰康路揭开了泰 康路上海艺术街的序幕, 著名画家陈逸飞、尔冬 强、等艺术家和一些工 艺品商店先后入驻泰康 路,渐渐吹起了艺术之 风
其他 16% 公建 11%
以酒吧等休闲餐饮为主 要经营业态,消费档次 定位中高档,注重国际 一线品牌的引进
餐饮 42% 休闲 12%
酒吧 19%
餐饮
休闲
酒吧
公建
其他
招商定位: 招商方向主要定格在与旅游休闲相关的餐饮、酒吧、 咖啡馆、茶馆、美容健身中心等国际顶尖品牌; 国际一线品牌将占有40%的份额,国内发达城市的 一线品牌占有30%的份额,其余30%。
昔日总统府邸,今朝城市客 厅,主打“民国文化牌”, 兼具文化历史底蕴和现代时 尚的休闲文化商街
案例借鉴1
南京1912
功能组成:
南京191风格与总 统府遗址建筑群总体风貌保持一 致。总统府是南京民国建筑风貌 的集中地; 17幢建筑,其中5幢是原有的 民国建筑,最高的只有三层楼, 大多数建筑是两层楼甚至是平房。
完善上海都市休闲消费体系
成功
案例借鉴2
上海田子坊
定位:形成以室内设 计、视觉艺术、工艺美 术为主的特色产业;
建筑风格:典型上世 纪弄堂风格; 发展历史:
室内设计、视觉艺术、工 艺美术为主的特色产业, 通过产业的植入,大大提 升了商业的人气和档次。
原是上世纪50年代典 型的弄堂工厂;
90年代由于产业结构 的调整,这些工厂效益 逐年下滑,厂房闲置多 年; 2000年5月,在市经委 和卢湾区政府的支持下, 田子坊进行了改造; 开发旧厂房2万余平方 米,吸引来自18个国家 和地区的70余家企业。
建筑风格:
青灰色与砖红色相间的建筑群,风格古朴精巧,错落有致、 呈L形环绕”总统府”; 大多数新建筑中,无修饰与浮华的青砖既是墙体,又是外部 装饰,烟灰色的墙面上,勾勒了白色的砖缝,除此之外无任 何修饰。
案例借鉴1
南京1912
业态:以酒吧为主,特色餐饮和休闲为辅; 经营模式:只租不售,经营者和管理者分离。
上海田子坊
位置:田子坊位于中国上海市泰康 路210弄; 交通:临近轨道交通九号线和多个 交通站点,交通极为便利; 规模: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
基本情况 ————总建筑 面积约2万余平米,临近轨 道交通及多个交通站点,交 通极为便利
上海新天地
本案
地铁站
案例借鉴2
上海田子坊
上世纪50年代
经过历史街区保护改造,发 展成为上海保存历史文化遗 存类型最为丰富的历史街区 之一。
案例借鉴1
南京1912
景小品及灯光烘托氛围,交 流空间得到最大范围展示, 让民众在这里充分体验到主 题商业的魅力
案例借鉴1
南京1912
临街区,年均举办20余场明 星见面会;每年举办超过50 场的街区活动,带动街区人流 超过200万。
案例借鉴1
南京1912
城市影响:成为娱乐休闲 业的重要增长 商业影响:南京1912开 创了全新的商业运营管理
清 晰 地 理 念 合 理 的 实 施
保留历史建筑:保留历史建筑不得整 体拆除,应当予以维修和再利用。
按‘以保为主、适量更新’的原则,对 规划对基地内建筑按照风貌等级分类
促进视觉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
推动上海文化产业群的形成
一般建筑:按照建筑风貌细分为甲一般 建筑等、乙等一般建筑两类
创造开放的社区型休闲空间 应当拆除建筑:可利用其空地新建公共设 施,以弥补基地内公共设施不足的现状。
……
案例选取
按照规模体量的不同,我们将历史文化类商业项目分成三类
类别 小规模 中等规模
规模界定 3万平以下 3-10万平
项目属性 文化特色商业街 历史文化特色商 业街区
功能使命 特色文化打造商业核心 竞争力,区域商业中心 城市客厅、旅游名片、 文化传承,新商业中心 区 城市更新升级、新商业 模式引领、城市名片
【5A文】大型城市历史街区商业改造 开发模式及策略
案例研究
参考性案例20多个 杭州清河坊 杭州西湖天地 上海新天地 上海田子坊 黄山屯溪老街 北京798 重庆瓷器口 阳朔西街 南锣鼓巷 前门大街商业改造 上海七宝街 昆明老街 南京1912 针对性案例6个 上海田子坊 南京1912 新加坡克拉码头 上海新天地 成都宽窄巷子 上海太平桥改造 …………
南京1912成为浓缩南京城市 人文精华和民国历史风采的 并能引领时尚的“城市客 厅”。
模式
人文影响:引领了南京人 时尚休闲理念 引领时尚潮流:成为南京
最具时尚的新品发布集中
地 、成为名人活动名牌 产品展示荟萃地 、成为 影视剧组拍摄基地 、成 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案例借鉴2
上海田子坊
案例借鉴2
已入驻艺术品、工艺品 商店40余家,工作室、 设计室20余家,引进了1 0个国家的艺术人群,中 西方文化在此交融,被 称为‘上海的苏荷’
案例借鉴2
上海田子坊
保护上海近代社区发展的脉络
推动泰康路新型现代里坊社区的形象塑造
必须根据其历史文化价值, 确定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 涵,从而确定保护和更新的 内容。
俗艺术品及艺术工作室为主, 案例借鉴2 伴有少量餐饮,目前入住商 上海田子坊 户达到100余户,其中餐饮占 到40%,其余除几座公共建 筑外,全部是零售业态。
成功代表项目 南京1912 田子坊 上海新天地 克拉码头 宽窄巷子 瑞安太平桥改造
大规模
10万平以上 历史文化特色大 规模综合商业区
历史文化特色商业街
开发模式研究
● 南京1912、田子坊 ●
案例借鉴1
南京1912
位置:位于南京市长江路与太平路交汇 处;
规模:有17幢民国风格建筑及“共和”、 “博爱”、“新世纪”、“太平洋”4个 街心广场组成,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 安名:从征集的600多个方案中确定, 1912是民国元年; 定位:“城市客厅”,力图称为白领、 小资、文化人群、外籍人士、商务客人、 旅游消费的“高尚休闲商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