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高聚物改性工艺

第十章 高聚物改性工艺

高聚物合成工艺
17
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接枝共聚工艺主要是采用本体 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方法。采用溶液 聚合时单体浓度应大于溶剂的浓度,以提高接枝率。 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如果聚合物能溶于被接枝的 单体中,则采用悬浮聚合方法; 如果聚合物不能溶于被接枝的单体中,则采用乳液聚 合方法。 单体 乳液聚合接枝工艺 聚合物 油相 悬 浮 聚 合 脱 单 体
(3) 聚合物经化学处理使主链产生活性基团后进行接枝 共聚
(CH3)3COOH
CH=CH2
高聚物合成工艺
16
4.两种聚合物分子之间发生反应以进行接枝 如:将酶接枝于纤维分子上
纤维分子
酶分子
二、接枝共聚工艺 当前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接枝共聚方法主要用来改 进合成树脂与塑料的柔韧性,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高聚物合成工艺
19
嵌段共聚物的结构有以下三类: 1.二嵌段共聚物(A—B型) 2.三嵌段共聚物(A—B—A型) 3.多嵌段共聚物(A—B—A—B~型) A—B型和A—B—A型共聚物为塑性橡胶。 二、共聚物的合成反应
1.用机械化学合成法合成多嵌段共聚物 早期的嵌段共聚物主要是多嵌段共聚物,其合成方法 为机械化学合成法。 高聚物大分子在强的机械剪切力作用下,会发生C-C 键的断裂,称为机械降解,如高聚物在强力搅拌、滚 筒混炼和强力捏合时都会使高聚物大分子链发生均相 和非均相降解,从而产生链自由基或离子活性增长链。
高聚物合成工艺
4
工业上重要的共混体系是用橡胶对塑料进行改性,以 提高塑料的柔顺性,从而提高塑料的抗冲强度。 第二节 接枝共聚工艺
一、接枝共聚物(graft polymer)的合成反应
接枝共聚:单体在聚合物主链上发生聚合反应的过程。 接枝共聚反应得到的产物不可能是纯粹的接枝共聚物, 而是两种均聚物或无规共聚物以及一部分接枝共聚物 的混合物。 即使有2%~5%的接枝共聚物即可显著地改变原来 高聚物的物理机械性能。 接枝共聚物类型:(a)支链型高分子;(b)星型共聚物; (c)梳型共聚物(comb copolymer);(d)树状高分子 (Dendritic polymer)
高聚物合成工艺
3
③将两种化学结构不同的交联聚合物,通过大分子互相 渗透,则得到交叉渗透交联聚合物。如将聚氨酯和环氧 树脂两种交联聚合物互相渗透,则得到聚氨酯-环氧树 脂交叉渗透交联聚合物。 2.高聚物共混改性工艺 共混聚合物是由两种聚合物羟过适当的方法(熔融共混、 溶液共混和乳液共混等)制成的聚合物的混合体系。共混 聚合物的特点是改进了某一方面的性能,而不显著降低 其他性能。共混聚合物体系可能是均相体系,也可能是 非均相体系。均相的共混体系主要是改进加工性能,提 高熔体流动性。而非均相共混体系则可改进聚合物的柔 顺性,从而提高聚合物的抗冲强度。共混聚合物的类型 有塑料-塑科共混体系,塑料-橡胶共混体系和橡胶-橡胶 共混体系。
(2)用含羧端基的偶氮类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
高聚物合成工艺
25
OCNRNCO
+
嵌段共聚物
高聚物合成工艺
26
5.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制备嵌段共聚物 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制备A—B二嵌段共聚物和A—B—A 三嵌段共聚物是当前合成热塑性弹性体的主要途径。 (1)用钠-萘络合物为引发剂制备EO-S-EO三嵌段共聚物
第一节 概述 一、共混高聚物和复合材料
共混高聚物:是指化学结构不同的高聚物的混合体系。
复合材料:是高聚物与非高聚物(主要是无机材料)组 成的物料体系。
二、高聚物共聚改性工艺
高聚物的改性工艺:主要是指共聚改性工艺,其次是 共混改性工艺。 1.高聚物共聚改性工艺 高聚物共聚改性工艺主要包括自由基共聚合、阴离子 共聚合和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H+
过氧化物与单体作 用生成接枝共聚物
高聚物合成工艺
11
如果在含 有过氧化氢 基团的聚合 物中加入还 原剂,二者 构成氧化一 还原体系, 可在低温条 件下进行接 枝反应,生 成接枝共聚 物,此时, 可减少均聚 物的生成。
高聚物合成工艺
12
(2) 紫外线辐照接枝 紫外线辐照接枝仅用于那些聚合物中含有可被紫外线 活化的特殊基团的情况,且接枝效果较差。 紫外线辐照接枝与g-射线辐照接枝的区别仅在于能量 的来源不同,能量大小不同,其反应机理完全相同。 3.利用共聚反应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反应性基团,而 后再加入单体进行接枝,形成接枝共聚物 (1)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环氧基,再与环氧化合物单体经 离子聚合进行接枝,形成接枝共聚物。
高聚物合成工艺
22
经终止后形成A—B二嵌段共聚物,也可能形成多嵌 段共聚物。
高聚物合成工艺
23
3.使聚合物端基产生自由基再引发第二单体 将聚合物端基制成易被氧 化的异丙基,氧化后生成 氢过氧化基团
高聚物合成工艺
24
4.将两种端基聚合物制备成嵌段共聚物 两种端基聚合物,其端基如果能够相互反应则将它们 共热,则可以形成嵌段共聚物。 如果它们的端基不能反应,则加入二异氰酸酯使两种端 基聚合物反应形成嵌段共聚物。 (1)用阴离子聚合先制备成端基聚合物而后共热
链自由基
高聚物合成工艺
8
链自由基向聚合物的链转移
两自由基接枝形成接枝共聚物
如原聚合物经g-射线辐照形成链自由基,原聚合物 链自由基再引发单体,即能形成接枝共聚物。
高聚物合成工艺
9
聚合物链自由基 聚合物链自由基引发单体 形成接枝共聚物
如果辐照聚合物无单体存在,而有氧存在,则聚合物 链自由基与氧作用生成过氧化物或氢过氧化物,而后再 加入单体,此时,过氧化物可与单体作用生成接枝共聚 物。 10 高聚物合成工艺
高聚物合成工艺
1
(1) 自由基共聚合 两种单体A、B,如果这两种单体活性相近,极性也相 近,将这两种单体混合,通过自由基共聚合,得到无规 共聚物,如乙烯-醋酸乙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丁二烯-苯乙烯、偏二氯乙烯-氯乙烯等单体对。 如果这两种单体活性相近,而极性相反,且竞聚率 r1→0,或r2→0 ,将这两种单体混合,通过自由基共聚 合,则得到交替共聚物,如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等单 体对。 (2) 阴离子共聚合 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将多种单体合成嵌段共聚物或星形 物。 二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相对碱性较大的单体A先制成 活性聚合物种子AnA,再引发相对碱性较小的单体B,则 2 高聚物合成工艺 形成二嵌段共聚物AnBm 。
引发剂
分散剂
离 心 分 离
干 燥
接枝 共聚物
水相

高聚物合成工艺
18
悬浮聚合接枝工艺与一般的悬浮聚合工艺基本相同, 不同的是聚合前将聚合物溶于单体中形成黏稠溶液。 第三节 嵌段共聚工艺
一、概述
嵌段共聚:又称镶嵌共聚。两种或多种单体分别形 成均聚长链段并在主链上间隔排列的共聚反应。 或者一种单体先均聚成长链段,随后再引发另一种单 体均聚成长链段时的共聚反应。 高分子合成材料中嵌段共聚工艺合成的重要的品种是 热塑性橡胶。其特点是在室温下表现出弹性,但是又可 以用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方法直接制成橡胶制品,而不需 要经过硫化步骤。
CH2 O
CH C O CH2 H C O CH2
高聚物合成工艺
13
CH2 O
CH C O CH2 H C O CH2 O CH C O CH2 OH CH CH2
BF3 + C2H5OC2H5 n O
CH2
O(CH2)4)
n
OC2H5
H2O
CH C O CH2
CH2 O
OH CH CH2 O(CH2)4) n OH
+2
2n CH=CH2
高聚物合成工艺
27
2m o
水解
(2)用1,1’,4,4΄ -四苯基丁基二锂为引发剂合成SBS三嵌 段共聚物
2nCH2-CH-CH=CH2
高聚物合成工艺
28
2m
CH=CH2
(3) 用丁基锂为引发剂合成二嵌段共聚物 先引发单体A制备成活性聚合物种子,再引发单体B, 制备成A—B二嵌段共聚物
高聚物合成工艺
29
(4) 制备星型聚合物 用丁基锂引发单体Mt制备成活性聚合物种子,再引发 单体M2制备成A—B二嵌段共聚物,再用交联剂将嵌段 共聚物连接起来,即为星型共聚物。 三、嵌段共聚工艺 具有工业生产意义的嵌段共聚工艺 方法是阴离子聚合。即首先合成第一 单体的活性聚合物种子,再引发第二 单体继续聚合。 嵌段共聚主要是为了合成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橡胶)。 合成S—B二嵌段共聚物的过程中需考虑的因素 1.溶剂对聚丁二烯链段的微观结构的影响
引发剂的引发活性与引发剂中所含的烷基的结构有关, 仲丁基锂为引发剂时,链引发速率最快,产品相对分子 质量分布窄;用正丁基锂或乙基锂为引发剂时相对分子 质量分布最宽。 31 高聚物合成工艺
在工业上制备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合物的途径有 二:用仲丁基锂为引发剂,在烃类介质中进行聚合;另 一种方法是用正丁基锂或乙基锂为引发剂,烃类作为溶 剂,并在其中加入少量的溶解能力较差的溶剂如苯甲醚 双官能团引发剂通常仅溶于醚类溶剂中,这类引发剂 影响聚丁二烯的微观结构,1,4-结构含量低,所以生产 热塑性橡胶时应避免使用双官能团引发剂。 3.杂质对合成嵌段共聚物的影响 合成嵌段共聚物时,应当注意单体和溶剂中不能含有可 能引起链终止反应的杂质,如H2O、CO2、O2和ROH等。 如果反应物料中含水质量分数为2×10-6,则10%的活性 聚合物被破坏。因此,在用活性聚合物合成嵌段共聚合 物时,应当非常严格地控制单体和溶剂 中的水含量以及其他有害杂质的含量。
高聚物合成工艺
5
1.通过向聚合物进行链转移反应,形成聚合物链自由 基,而形成接枝共聚物 以天然橡胶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NR-PMMA)接枝共 聚物的制备为例说明
I
2R
高聚物合成工艺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