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章(1)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第五章(1)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9
1992年至2000年 制定和颁布的外经贸法律、法规共700多项,包括《对外 贸易法》、《合同法》、《公司法》、《票据法》、《仲 裁法》、《海商法》、《进口商品经营管理暂行办法》、 《出口商品管理暂行办法》、《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 《技术引进和设备管理规定》、《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 》等。 1994年7月1日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
①多边条约 参加的多边条约主要有:《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 》、《关于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保护文学作品伯 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专利合作条约》、《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 ②双边条约 与美国签署了《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与欧 盟、瑞士、日本等国签订了《保护知识产权备忘录》。
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四、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立法
《反倾销条例》
《反补贴条例》 《保障措施条例》
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
2001年12月10日颁布,2004年修订,共六章59条,包括 总则、倾销与损害、反倾销调查、反倾销措施、反倾销
税和价格承诺的期限与复审、附则。
主要内容:倾销的定义,倾销的确定方法,倾销的幅
二、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构成
中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是指国家对货物进出口、技术 进出口、服务进出口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法律、 法规和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由国 内法渊源和国际法渊源两部分构成。
国内法渊源 国内法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 国际法渊源 国际法渊源主要包括:中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 承认的国际惯例。
8
3.中国外贸法律的发展
1949年至1977年 《暂行海关法》 《对外贸易管理暂行条例》、《进出口贸易许可证制 度实施办法》等30多项法律法规 1978年至1991年 《涉外经济合同法》《海关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出口货物原 产地规则》《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等,初步建立起中国对外贸 易法律框架
度;倾销损害的界定,损害评估标准;负责调查倾销与 损害的机关,反倾销调查申请和立案程序,倾销和损害 裁定程序;临时性反倾销措施,停止以倾销价格出口的 价格承诺,反倾销税的征收;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的期 限与复审程序;不服裁决者可申请和提起行政复议和行 政诉讼的有关规定;反规避措施和反歧视措施等。
反倾销构成要件: (1)国外产品存在倾销(正常价值) (2)国内相关产业受到损害 (3)倾销和损害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反补贴构成要件:
a. 进口产品存在补贴 b. 补贴必须具有专向性。 c. 受补贴的进口产品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 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 成实质阻碍。 d. 补贴产品和产业损害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反补贴的种类: 临时措施 补救承诺 反补贴税
37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
第五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1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熟悉我国的关税制度、海 关管理制度、贸易促进制度,熟练掌握进出口 关税及其进口环节税的计算。
内容提要
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我国关税制度 我国海关管理制度 我国对外贸易管制制度 我国贸易促进制度
对外贸易管理概念
13
宪法
图5—1 中国对外贸易立法体系结构图
(一)货物贸易管理立法体系
货物贸易的法律体系主要由货物进出口管理、进出 口流程各环节管理、维护贸易秩序等法律和法规构 成。
15
货物进出口管理立法 《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及其配套规章构成了中国货物进 出口管理的主要法律依据。 a.《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共八章77条,涉及的主要内容 包括《条例》的适用范围、货物进出口管理原则、货物进 出口管理办法、进出口监测和临时措施、对外贸易促进措 施、法律责任等; b.《条例》的配套规章包括进出口许可证管理规章、进出 口配额管理规章、进出口自动许可制度规章、国营贸易管 理规章、特殊货物进出口管理规章等。
主要内容:采取反补贴措施的基本条件,补贴的定义,
补贴的形式,进口产品补贴金额的计算方式;补贴损害 的定义,确定补贴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应当审查的事 项;负责调查补贴与损害的机关,反补贴调查申请和立 案程序,补贴与损害裁定程序;临时反补贴措施,出口 国(地区)政府提出取消、限制补贴或者其他有关措施的 承诺,反补贴税的征收;反补贴税和承诺的期限与复审 程序;不服裁决者可申请和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 有关规定;反规避措施和反歧视措施等。
2001年12月12日颁布, 2004年修订,共五章34条,包括 总则、调查、保障措施、保障措施的期限与复审、附则。
主要内容:调查机关及其职责分工;确定进口产品 数量增加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时应当审查的相关因 素;采取保障措施调查申请和立案程序,进口产品 数量增加和损害裁定程序;临时保障措施,保障措 施;保障措施的期限与复审程序;反歧视措施等。
16
货物进出口主要环节管理立法 a.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立法,包括《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配 套法规如进口商品检验法规、出口商品检验法规、进出口商品 检验监督管理法规等。 b.海关管理立法,包括《海关法》和配套法规以及参加国际海 关组织及条约。
c.外汇管理立法,包括《外汇管理条例》及配套法规。
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 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1
(三)基本原则
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的原则 维护公平的、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的原则 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原则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则
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多边、双边贸易关系原则
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 《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 保险代理机构管理规定》《保险经纪机构管理规定》《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旅行社管理条例》《国 际海运条例》《外国律师事务所驻华代表机构管理条例》 《电影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 关联法规: 《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反不正当竞 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价格法》
结束了中国对外贸易领域长期没有国家对外贸易基本法的 历史
2001年入世后至今 中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议定书》中承诺:“将通 过修改现行法规和制定新法的方式,全面履行世贸组织 协定的义务。” 通过外经贸法律法规清理、修改和新定,中国已初步建 立起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又符合WTO规则 要求的,统一、完备、透明的外经贸法律体系。
对外贸易管理是以国家法律、规章和方针政策 为依据,从国家宏观经济利益和对内、对外政 策的需要出发,对进出口贸易进行控制和调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手段
1、法律手段 2、经济杠杆 3、行政干预
第一节 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对外贸易立法概述 我国外贸的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立法
26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外贸法》) 于 1994 年 5 月 12 日八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 于199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 次会议于2004年4月6日通过《外贸法》修订草案,修 订后的《外贸法》于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包括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立法和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 际条约。
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立法主要包括《商标法》《专利法 》《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软件产品管理办 法》《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出版管理条例》《集成电路布 图设计保护条例》《商标法实施条例》《马德里商标国际注 册实施办法》《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知识产权海关 保护条例》等。
17
维护对外贸易秩序的立法
包括《反倾销条例》、《反补贴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
及配套法律。
图5—2 中国货物贸易管理立法体系结构图
(二)技术贸易管理口管理的法律、法 规和规章,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构成。
技术进出口管理立法
①入世前 《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施行细 则》《技术出口管理暂行办法》。 ②入世后 《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管理办 法》《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管理办法》《技术进出口合 同登记管理办法》《禁止进口限制进口技术目录》《禁止出 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软件出口管理和统计办法》等
基本程序:
1.起草反倾销调查申请书 2.递交反倾销调查申请书 3.初步审查 4.公告立案 5.调查期限 6.调查机关的调 查 7.初步裁定和临时反倾销措施 8.价格承诺 9.最终裁定和反倾销税 10.行政复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补贴条例》
2001年12月11日颁布, 2004年修订,共六章58条,包 括总则、补贴与损害、反补贴调查、反补贴措施、反 补贴税和价格承诺的期限与复审、附则。
图5—3 中国技术贸易管理立法体系结构图
24
(三)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中国服务贸易立法体系是以《外贸法》为基本支柱,以服 务行业性法律为主体,以行业性行政法规、规章为补充, 依托《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跨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共同 构筑而成。
25
行业法规: 《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海商法》《注册 会计师法》《律师法》《民用航空法》《广告法》《建 筑法》
(一) 《外贸法》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11章70条款,包括总则、对外贸易经营者、货物 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国际服务贸易、与对外贸 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易秩序、对外贸 易调查、对外贸易救济、对外贸易促进、法律责 任和附则。
表5-1 《对外贸易法》的主要内容
续表5-1
续表5-1
(二)立法宗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