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乳腺X线摄影影像表现及报告书写
乳腺X线摄影影像表现及报告书写
浸润是由病灶本身向周围浸润而引起的边界不规则, 而不是周围腺 体遮盖所为;
星芒状见肿块边缘发出的放射状线影;
小分叶、浸润和星芒状边缘为恶性征象。
边缘
清晰
小分叶
模糊
浸润
星芒状
密度 : 是以肿块与其周围相同体积的乳腺组织相比,分为高、等、低 (不包括脂肪密度) 和脂肪密度四种描述。
大多数乳腺癌呈高或等密度; 极少数乳腺癌可呈低密度; 乳腺癌不 含脂肪密度, 脂肪密度为良性表现(油脂囊肿、脂肪瘤、积乳囊 肿、错构瘤、纤维腺脂肪瘤等)。
触诊
01
检查者的手指和手掌应平置在乳
房上,应用指腹,轻施压力,以
02
旋转或来回滑动进行触诊。
触诊乳房时,被检查者采取坐位, 先两臂下垂,然后双臂高举超过 头部或双手叉腰再行检查。
以乳头为中心作一垂直线和水平
03
线,将乳房分为4个象限,以便
记录病变部位。
触诊顺序为外上、外下、内上、
04
内下及中央五个区域。
标准规范的投照体位
CC 位 头尾位:
CC位乳腺摄影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影像接受器放在乳房下,X 线束垂直地从上到下穿透乳 乳房在片子中央,乳头切线位并位于整个影像中心,小 房。在MLO 位上最可能漏掉的是内后侧的乳腺组织,技 部份胸大肌可见,外侧乳腺组织可能不包括在片中。 师要意识到这一点,应确保在CC位上充分弥补显示出来。
边缘清晰或锐利 模糊 小分叶 浸润 星芒状
边缘清晰是指超过75 %的肿块边界与周围正常组织 分界清晰、 锐利, 剩下的边缘可被周围腺体遮盖;
模糊是指肿块被其上方或临近的正常组织遮盖而无法对其作进一 步判断, 一般用在报告者认为这个肿块的边界是清晰的,是被周围 腺体遮住的情况下;
小分叶表现为边缘呈小波浪状改变;
高度恶性可能钙化
两种表现形式,:细小的多形性钙化(颗粒点状 钙化) 和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铸形钙化).
颗粒点状钙化较不定形钙化更可疑, 大小形态 不一, 直径常小于0. 5mm。
线样分支状钙化表现为细而不规则的线样,常 不连续,直径小于0. 5mm ,这些征象提示钙化 是从被乳腺癌侵犯的导管腔内形成的。
典型良性钙化有以下10 种典型表现:
• 皮肤钙化较粗大,典型者中心呈透亮改变,不典型者可借助切线投照予以 鉴别; 血管钙化表现为管状或轨道状; 粗糙或爆米花样钙化直径常大于2 - 3mm , 为纤维腺瘤钙化的特征表 现; 粗棒状钙化连续呈棒杆状, 偶可分支状, 直径通常大于1mm ,可能呈中 央透亮改变,边缘光整,沿着导管分布, 聚向乳头, 常为双侧乳腺分布, 多 见于分泌性病变; 圆形和点状钙化 小于1mm 甚至0. 5mm ,常位于小叶腺泡中,簇状分布 者要引起警惕;
标准规范的投照体位
• 发现病变再加摄其他特殊位置: • 如侧位(内外侧位或外内侧位) 、点压放大位、旋转位、
定点压迫位、切线位、夸大头尾位、乳沟位、腋尾位。
乳腺影像报告专 业术语
常见征象
肿块 (Masses)
两 个 投 照 体 位 都 显 示 的 病 变
只 有 一 个 投 照 位 显 示 称 为 不 对 称 影
乳腺X线影像表现及报告 书写
影像中心
厚 德/至 善/求 精/图 强
Houde/Perfect/inement/Strong map
规范X线报告的质量保证 规范乳腺影像描述 便于结果的监控
摄影前准备:
认真阅读临床医生的申请内 容和目的。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 表现。
触诊,获得第一手感性认识 并记录在摄片单上。
密度
•高密度
•等密度
•低密度
•含脂肪密度
钙化
对钙化的描述应包括:
部位—乳腺内或皮肤上 大小-- 0.5mm 1mm 数量-- 5/cm3 形态:典型良性钙化(良性钙化常比恶性 钙化大,呈较粗糙的钙化或边缘清晰的圆形钙化
不定性钙化 (可疑钙化) 、 高度恶性可能(恶性钙化常较小, 需要放大来帮助显示 ) 钙化分布
典型良性钙化
•血管钙化 •粗钙化 •粗棒状钙化 •圆形或点状 •环状钙化 •中空状钙化 •牛奶样钙化 •缝线钙化 •营养不良钙化 •皮肤钙化
不定性钙化
包括不定形模糊钙化和粗糙不均质钙 化两种
● 不定形模糊钙化:形态上常小而模糊 无典型特征, 弥漫性分布常为良性表现, 而簇状分布、区域性分布、线样和段 样分布需提请临床活检。 粗糙不均质钙化:多大于0. 5mm , 形态不规则可能为恶性改变, 也可出现 在良性的纤维化、纤维腺瘤和外伤后 的乳腺中,需结合分布情况考虑。
肿 块 的 描 述 4 要 素 :
形状、边缘 、密度 、大小
肿块形状 的描述分 为4种:
圆形
卵圆形
01
(前三种形态要
02
05 结合其他征象
03
04 综合考虑)。
分叶形
不规则形
圆形 卵圆形 分叶形 不规则形
肿块边缘特征的描述是用来进 一步形容肿块的形状,对诊断 病变的性质最为重要,分为5种:
• 环形”或“蛋壳样钙化”环壁很薄,常小于1mm ,为球形物表面沉积的钙化,见于 脂肪坏死或囊肿; 中空状钙化大小可从1mm 到1cm 甚至更大,边缘光滑呈圆形或卵圆形,中央为 低密度,壁的厚度大于“环形”或“蛋壳样”钙化,常见于脂肪坏死、导管内钙化 的残骸,偶可见于纤维腺瘤; 牛奶样钙化为囊肿内钙化, 在头足轴位(CC) 表现不明显, 为绒毛状或不定形状, 在90°侧位上边界明确, 根据囊肿形态的不同而表现为半月形、新月形、曲线形 或线形, 形态随体位而发生变化是这类钙化的特点; 缝线钙化是由于钙质沉积在缝线材料上所致,尤其在放疗后常见,典型者为线形或 管形,绳结样改变常可见到; 营养不良性钙化常在放疗后或外伤后的乳腺上见到, 钙化形态不规则, 多大于0. 5mm , 呈中空状改变。
标准规范的投照体位
MLO 位 内外侧斜位:
MLO 位乳腺摄影质量控制评价标准:
影像接受器从水平面旋转30°~ 60°,使暗盒装置平行于 同侧胸大肌,且暗盒托盘的一角恰当地位于腋窝内,X线 束从乳房的内上侧摄向外下侧。
乳房被推向前上,乳腺实质充分展开,胸大肌松驰,胸 大肌影拼图呈“U”形而不是“V”形,乳头位于切线位,绝 大部分乳腺实质显示在片中,乳腺后脂肪间隙显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