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工业成本报表与分析一、成本会计报表概述成本会计报表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的的内部会计报表。
二、成本会计报表编制要求(一)审核编报的资料来源1.会计账簿资料。
2.会计凭证资料。
3.其他数据来源。
(二)保持一贯性、相关性、可靠性、内容完整,数据真实,便于理解。
三、成本会计报表分析方法(如图)四、商品产品成本表与分析通过对全部商品产品成本情况的分析(与上年对比、与计划对比),主要目的是评价全部商品产品成本的升降情况。
【例1】某工业公司商品产品成本表如下:商品产品成本表单位元产品名称实际产量总成本降低幅度按上年单位成本计算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按本年实际单位成本计算比上年降低比计划降低降低额降低率(降低额降低率(%)%)可比产品甲乙不可比产品丙220014005002 50000011OO0001 4000002 433 0001 089 0001 344 000230 000230 0002 420 0001 034 0001 386 000220 000220 0008000066000140003.2611300055000-4200010000100000.535.05-3.134.354.35合计2 663 000 2 640 000230000.86注:甲产品单位成本:上年为500元/件,计划为495元/件,本年实际为470元/件;乙产品单位成本:上年为1 000元/件,计划为960元/件,本年实际为990元/件;丙产品单位成本:计划为460元/件,本年实际为440元/件。
通过上表分析可以看出,全部商品产品总成本控制较好,实际比计划降低23 000元,降低率为0.86%。
其中可比产品成本降低13 000元,降低率为0.53%;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10 000元,降低率为4.35%。
但乙产品比计划超支42 000元,增长了3.13%,应予以关注,进一步调查其超支的原因。
五、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与分析【例2】某工业企业某产品有关计划与实际成本资料及其他技术经济资料如下:产品单位成本比较分析表单位:元成本项目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对比情况变动额变动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639.O0105.60208.O0579.29127.50187.O0-59.71+21.90-21.00-9.34%+20.74%-10.10%单位成本合计952.60893.79 -58.81 -6.17%技术经济指标单位计划用计划单实际用量实际单价量价A材料B材料工时消耗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分配率千克千克工时元/工时元/工时75668541.322.6074.3854.O2854.524.501.502.20从上表可看出,该产品单位成本总体控制情况较好,进一步分析如下:1.直接材料项目的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受单位产品耗用量和材料单价两个因素的影响。
其分析计算公式如下:用量变动差异=∑(实际用量一计划用量)×计划价格价格变动差异=∑(实际单价一计划单价)×实际用量A材料用量变动差异=(74.38-75)×5=-3.10(元)B材料用量变动差异=(54.02-66)×4=-47.92(元)量差合计:-51.02(元)A材料价格变动差异=(4.52-5)×74.38=-35.70(元)B材料价格变动差异=(4.50-4)×54.O2=+27.O1(元)价差合计:-8.69(元)2.直接人工项目的分析。
对工资项目的分析要结合企业的工资制度和工资费用的分配方法来进行。
在采用计时工资制的条件下,影响产品工资成本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产品的工时消耗和小时工资率,这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分析:工时消耗变动差异=(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单位产品计划工时)×计划小时工资率小时工资率变动差异=(实际小时工资率-计划小时工资率)×单位产品实际工时工时变动差异=(85-80)×1.32 = 6.60(元)工资率变动差异=(1.5-1.32)×85=15.30(元)差异合计:21.90(元)3.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
对制造费用项目的分析方法可视同对直接工资项目的分析方法。
其计算如下:工时变动差异=(85-80)×2.60 =13(元)分配率变动差异=(2.20-2.60)×85=-34(元)差异合计:-21(元)六、生产费用表与分析对生产费用的总评价,是指对生产费用总额及其构成要素的实际数比计划数(或上期数)的增加或减少的合理性所作的综合评价与分析。
例3 生产企业A公司2007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120%。
有关生产费用计划、按产值计划完成百分比计算的分析对比资料见图表。
生产费用预算完成情况分析表单位:元生产费用要素2007年计划数按产值计划完成120%修正的计划数2007年实际数比修正后计划数的差异金额%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折旧费其他支出990 000110 000240 000716 00088 000208 0001 188 000132 000288 000716 00088 000208 0001 145 232127 578280 800785 500102 600191 900-42 768-4 422-7 200+69 500+14 600-16 100-3.60-3.35-2.50+9.71+16.59-7.74合计 2 352 000 2 620 000 2 633 610 +13 610 +0.52七、其他内部成本会计报表根据企业加强成本费用管理和提供成本费用信息的需要,企业可自行设计成本会计报表。
内部成本会计报表由于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介绍一些常用的比较稳定的格式,供参考借鉴。
制造费用明细表××年×月单位:元项目本年计划上年同期实际本年累计实际工资折旧费修理费水电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制造费用合计材料价格差异分析表年月日至月日采购单编号供货单位材料名称计量单位采购数量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单位成本总成本差异率工作效率月报表年月日工人姓名或工号实际动用工时完成定额工时工作效率第二节工业成本的管理控制方法一、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失控现状及原因1.没有完备的成本费用的管理控制制度及体系,成本难以控制。
2.有完整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但制度形同虚设,成本仍无法有效控制。
3.相关工作岗位没有分离,造成内部舞弊。
二、成本费用控制要点(一)职务分离控制(如图)(二)计划性管理1.预算管理(1)企业应定期编制总体成本费用预算,每一种产品投产应编制成本计划,应由财务、计划、生产、仓储等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编制,并经批准后,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到各个部门予以实施和考核。
(2)成本费用实际发生时,预算内的支出也仍需要执行审批程序。
2.定额控制生产产品所耗费的材料、工时等因素都应根据技术测定,确定标准定额,以便在生产进行成本控制。
(三)成本控制流程与制度1.成本控制核算的流程图(如图)2.存货管理的制度流程(1)保管部门对入库存货的数量应及时登记,并标明他们的存放地点、仓号和仓位。
(2)存货由专人保管,只有授权批准的人才能进入仓库。
应严格限制接触存货。
(3)仓储部门应建立最低库存量预警系统。
(4)存货发出时要有经审核批准的凭证为依据。
发货人根据有关单据及时登记存货记录。
(5)会计及仓储部门的账簿设置很重要,实行数量金额双重控制,两部门账目经常核对。
(6)应对货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由生产部门、会计部门、保管人员共同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