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四章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第四章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一、熔焊的冶金特点
1.定义:利用焊接热源将被焊金属的连接处局部加热到 熔化状态,通过冷却结晶过程把被焊金属连接起来。 2.冶金特点: 1)焊接热源和熔池温度高,使金属元素蒸发、烧损严重, 同时气体分解为原子状态,物理化学反应剧烈; 空气中的氧、氮; 空气中的水汽; 工件表面的锈、油和水 焊缝中气体含量增多, 产生气孔等缺陷,降低 焊缝的性能。
组织 性能最差 不同规范的 热处理
正火区
正火处理 晶粒细化
部分 相变区
晶粒大小 不均匀比淬火组织 性还大熔合区又称半熔化区,是焊 缝与母材的交界区。 加热温度:1490~1530℃ 组织:未熔化但因过热 而长大的粗晶组 织和(部分新结 晶的)铸态组织。 特点:该区很窄,组织不均匀,强度下降,塑性很 差,是产生裂纹及局部脆断的发源地。
焊接热影响区:过热区
紧靠熔合区; 加热温度: 1100℃~1490℃ (1100℃~固相线) 组织: 粗大的过热组织。 特点:宽度为1~3mm,塑性和韧性下降。 焊接刚度大的结构时,该区易产生裂纹。
焊接热影响区:正火区
正火区:紧靠着过热区; 加热温度:850~1100℃ (AC1至AC3以上100-200℃)
低碳钢焊接接头组织变化示意图
2.1 焊缝金属:由熔池冷却凝固后形成
以低碳钢为例 1、焊缝的结晶⊥侧壁伸向 中心,各个方向冷速不同, 形成柱状的铸态组织,由F + P(少量)组成。 2、焊接时,熔池金属受到电弧吹力,干扰柱状晶 连续成长,柱状晶呈倾斜状且有所细化,加之掺合 金作用,焊缝金属中Si、Mn 均>母材。
2)熔池体积小,冷却速度快,导致化学成分不均匀, 易形成气孔、夹渣等缺陷,甚至产生裂纹。
为保证焊缝的质量,焊接过程中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减少有害元素进入熔池 在焊接过程中对熔化金属进行保护,使之与空气隔开。 如:采用焊条药皮、埋弧焊焊剂、气体保护焊的保护 气体等使熔池同空气隔绝; 焊接前清理坡口处的锈、油、水;烘干焊条等。 清除已进入熔池的有害元素,增加合金元素。 对焊接熔池进行冶金处理。 如:通过焊条药皮加合金元素,进行脱氧、去氢、去 硫、渗合金等,调整焊缝的化学成分。
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3.焊接方法的分类 (按焊接过程特点)
手弧焊
电弧焊
气体保护焊 埋弧焊
电阻焊 软钎焊 摩擦焊
电渣焊
熔 化 焊
等离子弧焊
电子束焊
压 力 焊
超声波焊 爆炸焊 扩散焊
钎 焊
硬钎焊
激光焊
高频焊
3.焊接方法的分类 (按焊接过程特点)
3.1 熔化焊: 熔焊是指焊接过程中将工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 力完成焊接的方法。是最基本的焊接方法,在焊接生产中占 主导地位,常见的熔焊方法有气焊、电弧焊、电渣焊等。 3.2 压力焊: 压焊是指焊接过程中对工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完 成焊接的方法。压焊只适用于塑性较好的金属材料的焊接, 常见的压焊方法有电阻焊、摩擦焊等。 3.3 钎焊 钎焊是将比母材(被焊接的材料的总称)熔点低的填充金属 (钎料)熔化之后填充工件接头间隙,并与固态母材相互扩散 实现连接的焊接方法,常见的钎焊方法有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焊接接头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1、焊接工件上温度的变化与分布 2)各点到达最高温度的时间不同。
焊接热循环
1)距焊缝中心不同,受热最高温度不同。
3)各点均经过冷-热—冷,相当于受 到一次不同规范的 热处理。因此,必 然有相应的组织和 性能的变化。
二、焊接接头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变化
2、焊接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焊接热影响区。
∴焊缝金属成分、强度不低于母材,但易产生裂纹。
2.2 熔合区及焊接热影响区 “HAZ”
⑴ 熔合区:焊接加热时,该区的温度处于固相线
和液相线之间,金属处于半熔化状态。
⑵ 焊接热影响区:焊缝两侧因焊接热作用而发生组 织和性能变化的区域,称为焊接 热影响区。亦称“近缝区”。 受到
热影响区 熔合区 过热区
焊接热影响区的大小和组织、性能变化的程度,取决 于焊接方法、焊接参数、接头形式以及焊后冷却速度等。
表:不同焊接方法焊接低碳钢热影响区的平均尺寸
同一种焊接方法采用不同焊接参数时,热影响区的大 小也是不相同的。采用小电流快速焊可减小热影响区。
2.3 提高焊接接头质量的措施
(1) 合理的选用焊接方法和焊接规范来减少热影响 区的影响; 焊接方法:优先采用手工电弧焊、气保焊、埋弧焊 等,少用气焊和电渣焊等; 焊接规范:小直径焊条(或焊丝)、小电流、快速 焊、多层焊等。 (2) 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来细化晶粒,清除硬化 组织 (3) 加强对焊缝金属的保护。
组织:加热时金属发生重结 晶,冷却后得到均匀 细小的铁素体和珠光 体组织(近似于正火 组织)。 特点:宽度约1.2~4.0mm,力学性能优于母材。
焊接热影响区:部分相变区
加热温度: AC1~AC3之间 组织: F+P(F粗、细不均)
{ 未相变的F,不变
发生相变的F,变细小;
特点:部分组织发生相变,晶粒不均匀,力学性能 比正火区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