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目录前言 (1)1任务由来 (1)2评价目的 (1)3评价工作程序 (2)4工程概况 (3)5主要环境问题 (3)6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3)1 总论 (5)1.1编制依据 (5)1.2评价因子、评价重点和评价内容 (7)1.3评价标准 (8)1.4评价工作等级 (11)1.5评价范围与评价时段 (12)1.6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目标 (13)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8)2.1原有道路环境影响回顾性评价 (18)2.2工程概况 (19)2.3工程建设内容及组成 (25)2.4工程占地及拆迁 (37)2.5施工方案 (38)2.6工程分析 (43)2.7清洁生产分析 (58)3 环境概况 (61)3.1自然环境概况 (61)3.2社会环境概况 (68)3.3生态环境现状 (78)3.4水环境现状 (87)3.5环境空气现状 (89)3.6声环境现状 (93)4 环境影响评价 (98)4.1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98)4.2生态影响评价 (99)4.3水环境影响评价 (103)4.4空气环境影响评价 (106)4.5声环境影响评价 (108)4.6固体废物影响 (127)4.7环境风险分析 (128)5 水土保持方案 (132)5.1扰动地表面积及弃渣量和损坏水保设施数量 (132)5.2水土流失预测 (133)5.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 (135)5.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指导性意见 (136)5.5小结 (136)6 公众参与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37)6.1公众参与 (137)6.2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48)7 环境保护措施及技术经济论证 (155)7.1施工期的环保措施 (155)7.2营运期的环保措施 (169)7.3风险防范措施 (173)8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84)8.1环境管理 (184)8.2环境监测计划 (186)8.3环境监理 (187)9 环保措施投资及其效益分析 (194)9.1环保投资估算情况 (194)9.2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194)9.3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196)10 结论与对策建议 (198)10.1项目概况 (198)10.2工程环境现状、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198)10.3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 (208)10.4竣工验收一览表 (210)10.5总结论 (212)附件:1、委托书;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xxx市A城区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批复4、A景观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5、公众参与调查表样卷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附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2、工程与周边项目位置关系图3、工程平面布置图4、工程纵断面图5、管综标准横断面图6、项目区水系现状图7、工程敏感目标分布图8、工程监测点位图前言1 任务由来2015 年8 月19 日,管委会、区政府2015 年第十三次常务会议召开,会议研究了包括本项目在内的10 个项目的相关情况,并提出了各相关部门应统筹协作,积极推进本项目的建设的要求。
2016 年 5 月18 日,xxx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通过了《关于xxx市A城区道路()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B改〔2016〕36 号)。
2016年5月,xxx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完成了《xxx市A城区道路()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6年5月,xxx水保生态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xxx 市A城区道路()改造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X区水利局于2016年6月对其进行了审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1998年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XXX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xxx市A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委托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进行该项目的环评工作。
XXX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接受委托后,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线路方案,派员对项目沿线进行了详细的现场踏勘、环境本底和现状监测,并收集有关资料,组织实施环评工作。
在建设、设计及有关单位的协助配合下,通过现场调查、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计算,对项目建设过程以及建成后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破坏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减轻或消除不利影响的环保措施和建议,在现场踏勘、报告编制过程中,及时与设计单位、交通、环保、土地等部门进行交流,获取了相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xxx市A城区道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呈审查。
2 评价目的评价拟在对项目建设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定量或定性评价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对环境带来的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
同时针对项目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污染防治和减缓不利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并指导项目环境保护设计和工程施工、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使该项目建设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3 评价工作程序本项目环评工作程序详见下图:评价工序流程图4 工程概况是AXXX大桥南接线的延伸,是通过XXX大桥进出A岛的主要道路,本次项目修建起点接AXXX大桥南接线延伸段,呈东西走向,沿线主要经过XXXX,终点至A消防与现状水泥路相接。
道路分为A、B两段:1)A段起点接AXXX大桥南接线延伸段,终点至下岐环岛,现状道路为水泥路面,路况较好,两侧主要为民房,人行道铺砖及部分市政管线已建成,本次改造为埋设部分市政管线及沥青罩面,修建全长约1289m,修建宽度20.5-22.5m,按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2)B段起点接下岐环岛,终点接A消防与现状水泥路相接,沿线共布置3座桥梁(1座40m,2座20m)及4座钢筋砼箱涵,现状道路为水泥路面,宽度为17m(12.5m车行道+2.25*2人行道),本次改造为两侧拓宽改造,修建全长约2440m,宽度为33m,按城市次干道标准建设。
本项目总征占地面积11.02hm2,其中,永久占地7.88 hm2(道路 B 段),临时占地3.14 hm2,工程计划建设工期14个月,总投资为19551.8万元。
5 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市政道路改建项目,根据本项目工程特征及其所在地环境特性以及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和施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
生态环境重点评价项目建设对沿线农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影响,包括耕地占用及植被保护措施、临时工程生态恢复措施。
声环境重点评价营运期公路交通噪声对沿线声敏感点的影响,包括预测交通噪声影响范围、程度和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
评价工作内容主要有环境现状调查、工程分析、声环境影响评价、自然生态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水环境影响分析、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固废影响、社会环境和景观影响分析、事故污染风险分析、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措施、环境管理与监测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
6 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xxx市A城区道路()改造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完善A镇城市空间发展结构,加快推进乡镇城市化进程建设的需要;是完善次干线路网布局,促进A经济开发区交通建设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是AXXX大桥南接线的延伸,通过AXXX大桥使得自贸区对外联系更快捷。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xxx市X新城XXX口组团A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xxx城市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项目建设会对沿线的生态环境、声环境、水环境以及沿线居民生活质量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认真落实本报告书中提出的各项减缓和保护措施,确保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的“三同时”制度,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和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本工程为改扩建项目,线路基本沿原有线路走向,从设计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态破坏。
项目路线布设较合理,工程建设不存在重大的环境制约因素,在严格执行和认真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1 总论1.1 编制依据1.1.1 法律、法规、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8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11)《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年;(14)《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国家发改委2013第21号令;(15)《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15]35号;(16)《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50号;(17)《XXX环境保护条例》,2012年;(18)《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交环保发[1993]1386号;(19)《交通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交通部2003年第5号令;(20)《关于公路、铁路(含轻轨)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噪声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3]94号;(21)《关于加强公路规划和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部环发〔2007〕184号;(22)《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23)《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164号;(24)《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农田保护有关工作的意见》,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资发[2005]196号;(2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1998]第257号令;(26)《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通部交环发[2004]314号;(27)《XXX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28)《XXX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1年;(29)《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98号;(30)《地面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7号;(31)《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保总局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7〕63号;(32)《关于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改善城乡声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44号;(33)《XXX环境保护厅关于对重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进行环保审核的通知》XXX环保监[2010]1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