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ppt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ppt

8 7 4 4 6 9 5 3 2 4 7 4 7 4
6报告厅
7室内庭院 --“光井” 8厨房 9图书室
主要功能空间
流线示意
地下层平面
1.门厅 7 6 2. 管理 1 3.储藏 2 4 4.工作间 8 5.研究室 6.讲堂 7.机房 主要功能空间(画廊) 8.画廊 流线示意 9.采光井
3
9
通过一条长凳的前廊, 俯视着大水槽,知道茂 密的冬青灌木丛.参观 者然后通过与拱顶轴线 对着的门廊而达到中央 大厅,建立了一种轴线 的节奏系列.当进入拱 顶里面以后.它还将重 复出现.
•建筑思想
新历史主义:以20世纪60年代 的技术、材料、功能、精神为表 现手段和目的,在建筑风格上, 构图的“基本元是以简单几何形 ---正方、矩形、圆,规则三角形 等为主,具有现代和古代共有的 特征。但在建筑艺术归属上,又 接近20世纪的的现代风 格,在空间组合上则 重现了某种历史上已有 的等级空间序列手法
流线分析
流线示意
立面与剖面
立面分析 剖面分析
采用组合元方式,以一个四根柱子支承的摆 线形拱壳为单元,来组合成美术馆各个空间.
立面分析
采用摆线形拱顶,具有古典 特征 摆线形拱顶比曲线形拱顶低 跨度较大承重能力较强,同 时利于室内光线的漫反射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使建筑物 看来浑然一体
曲线形
摆线形
结构体系 拱形结构的特性是,高耸 的房间之间是低处拱脚高度上 的空间.低空间从高空间间接 采光.高耸的房间,没有隔段, 是一个完整的房间.房间的特 性在于它总具有完整性
型体分析 博物馆由3组连续平行的拱壳组成, 每个拱壳6.5米x30米。连续平行的拱壳 造型看似简单,灰白色的变质岩板填充 在混凝土的拱形框架之中显得异常朴素, 整个建筑犹如德克萨斯州大地上平凡的 谷仓,给人以自然质朴的美感。
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 -----Art and Architecture,1964.5 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筑艺 术成为建筑艺术的光. -----Master of Light 1979.9 材料是消耗了的光. ----1968.3 普林斯顿大学的讲座 所有自然物质,山,水,空气和我们,皆是以耗费了的光所构成, 这一大堆称作物质的东西皆有阴影,属于光明. 因此,光明确是万物之源. ------<<Between Silence and Light>>
康还设计了三处光井,使观 众参观时处在室内室外变换 着的视觉感受中,由此而消 除了疲劳。
光井位置分布
一名建筑师最富价值的奉 献是顺乎自然的实践。一名建 筑师最大的乐趣在于他明白 自己已从单一的知觉中走出来, 懂得了某种东西
-----Louis K口前的棋盘式树林
博物馆 南侧下沉式广场
水池
北侧下沉式广场
停车场
建筑布局


朝向与自然光照的联系
东西朝向有 利于光线最 大限度的从 天窗均匀射 入
平 面 部 分
平面型态 功能与流线分析
平面形态
平面呈凹字形
沿轴线两侧对称
功能与流线分析
一层平面
1敞廊 2入口 3门厅 4展厅 5售书
KIMBELL ART MUSEUM
肯博尔艺术博物馆
------By Louis Kahn 路易斯· 康
建筑系先例分析
路易斯· 康

美国现代建筑师。1901年2月20日生于爱沙尼亚 的萨拉马岛,1905年随父母移居美国费城, 1924年毕业于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后进费城 J· 莫利特事务所工作。1928年赴欧洲考察, 1935年在费城开业。1941-1944年先后与 G· 豪和斯托诺洛夫合作从事建筑设计,1947- 1957任耶鲁大学教授,设计了该校的美术馆 (1952-1954)。1957年后又在费城开业, 兼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授。
康的建筑语言
1.明确的构图轴线
2.以简单而最有表现力的几何形作为构图单元
3.材料的天然质感和人工肌理
混凝土和变质岩板
4.光是建筑的重要乃至主导元素
总平面部分
•环境 •建筑布局 •朝向与自然光照的联系
环境
肯贝尔艺术馆位于得克萨 斯州弗特沃斯市西部的一个 绿树成阴的公园内.建筑平 面呈n字形.其西面开口朝向 kimbell art 公园绿地.n字形平面凹入部 分铺满沙砾.上面是一片棋 museum 盘式的小树林,状如公园的 绿化嵌入博物馆之中,使公 园与博物馆两者的环境浑然 一体,相互通融.然而,树林 下的沙砾铺地却又不同于周 围的公园草坪,它暗示着这 里的已进入博物馆的入口广 场,公园内的步行观众由此 抵达博物馆入口
博物馆背景

时间:1966~1972 地点:美国,田纳西州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是康最为满意的作品。Kay· 肯贝尔, 既是一位工业家也是一位收藏家(1964.年去世)。肯贝尔 在福特沃思城建立了一个基金会,并把他的收藏品和基金 捐给基金会用来建造一个收藏馆,他希望博物馆能够成为 一个著名的建筑。1966年由基金会选出的博物馆执行官理 查德· 布朗博士决定委托康来做设计。 当时康正在艺做奥立维梯工厂、埃克斯特图书馆和印 度的项目。肯贝尔术博物馆在1966年就开始设计,但直到 1969年中期才开始破土动工。
采光设计
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最为成功之处 一是具有特设的自然采光, 二是采光与建筑内外形象的完美结合。
采光设计
经过多方案的比较,康在每个拱 壳中间,做了一个0.9米的通长 天窗。天窗下面铝制穿孔把反射 板顶棚呈人字形造型十分优美。 这样使展室内既得到柔和的自然 光,又避免了眩光的困扰。
同时康还在拱壳与山墙交接处设计了一条细长的弧形采光带。 这给建筑朴素的外观 增添了一分细腻,又使拱顶产生一种悬浮感,室内也因此而 显得生动。
ABOUT LOUIS KAHN
1901 2月20日出生于将爱沙尼亚的奥赛尔岛。
1915 1924 入美国籍 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士学位。
1924/27 在费城城市建筑师墨利特的建筑事务所中先后担任高级绘图员,设计主持人。
1933/35 人城市规划委员会的居住建筑研究组组长。 1935 在费城成为美国建筑师协会注册建筑师,开始独立开业。 1946/52 任费城城市规划委员会顾问建筑师。 1947/52 任耶鲁大学建筑设计评判主席 1948 1970 任费城丁字尺俱乐部主席 获得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的荣誉金质奖章 获英国皇家艺术学会研究员称号 获美国建筑师协会资深会员资格 1974 3月17日因心脏病死于纽约
剖面分析
摆线形拱顶.以穿孔铝板 做成人字形断面的光线反 射板,既可避免阳光直射 ,又可消除眩光,还能让 少量阳光散射入室内
窄条弧形天窗
光线漫反射板 平顶过度带
东西向剖面图
拱顶端部的墙顶和拱曲面之间开 了一窄条弧形玻璃窗,以强调墙体 不承重.拱顶之间在拱脚高度上设 一条平顶过度带,也是管道空间
结构与型体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