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法培训课件2018
2018/12/6
一、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二、掌握保密法的基本内容 三、切实做好当前保密工作
1978年和2017年中国GDP比较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2017年, 827122
亿元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78年, 3678.7
2018/12/6
窃密技术不断发展,保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1.窃听技术的发展使语言表达的秘密信息更易外泄
2.窃照技术的发展使文件和军事设施的秘密更易外泄
3.无线电侦察技术的发展使无线电传输的秘密信息更 易被敌截取 4.卫星侦察技术使军事设施和军队活动尽收眼底
2018/12/6
泄密渠道多样化
1.公共场所谈论秘密泄密
泄密的渠道之三 秘密文件随便投递泄密
泄密的渠道之四 密件存在联网电脑,黑客攻击网络泄密
泄密的渠道之五 在亲朋好友间谈论秘密泄密
泄密的渠道之六 保密电脑(介质)联网上网泄密
泄密的渠道之七 出卖国家机密
泄密的渠道之八 未经审批,通过媒体、商业渠道传播或出卖国家机密
二、 掌 握 保 密 法 的 基 本 内 容
3 保密制度
共20条,主要规定国家秘密载体 、涉密信息系统、信息发布、涉密采 购、对外交往和合作、涉密会议活动 、保密要害部门部位、军事禁区与涉 密场所、从事涉密业务的企业事业单 位、涉密人员等方面的保密管理制度 ,并针对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作 出禁止性规定。
依法加强涉密人员保密管理 依法加强涉密载体保密管理 依法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 依法加强涉密会议、活动保密管理 依法加强对外合作交往保密管理 依法加强涉密采购保密管理
2018/12/6
国家秘密的范围
国家秘密的基本范围
1、国家事务的重大决策中的秘密事项 2、国防建设和武装力量活动中的秘密事项 3、外交和外事活动中的秘密事项以及对外承担保密 义务的事项 4、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秘密事项 5、科学技术中的秘密事项 6、维护国家安全活动和追查刑事犯罪中的秘密事项 7、经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的其他秘密事项
国家秘密的范围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
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 (简称保密事项范围),由国 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会同 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 中央有关机关规定。 保密事项范围是确定国家秘密 的依据。
国家秘密的确定
国家秘密的密级
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
国家秘密的确定
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
3、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或有争议 事项拟定密级,再按照规定的程序报保密行政管理部门确 定。
国家秘密的确定
定密程序
国家秘密的变更
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限和知悉范围,应当根 据情况变化及时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期 限和知悉范围的变更,由原定密机关、单位决定 ,也可以由其上级机关决定。
2018/12/6
保密工作方针
1. “积极防范、突出重点”,是中央提出的保密工 作方针,体现了保密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2. “依法管理”,就是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管理国 家秘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 法必究) 3. “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 利用”,是对1988年保密法中“既确保国家秘密又 便利各项工作”这一表述的修改。 4.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 法公开,是为了正确处理公开与保密的关系,既 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充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GDP
2018/12/6
2018/12/6
一、保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1
2 3
敌特窃密活动猖獗,保密工作形势更加严峻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保密工作环境更加复杂 窃密技术不断发展,保密工作任务更加艰巨
4
5
手机使用日益普及,保密工作隐患更加突出
泄密渠道多样化
2018/12/6
敌特窃密活动猖獗,保密工作形势更加严峻
2018/12/6
适用范围 1.确立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原则 2.明确保密法律关系的义务主体 3.明确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必须受到法 律追究
2018/12/6
国家秘密概念(三要素) 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是构成国家秘 密的实质要素 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是构成国家秘密 的程序要素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 悉,是构成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29Fra bibliotek
新《保密法》共六章53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 秘密的范围和密级,第三章保密制度,第四章监督管 理,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 截止目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法律 中,有150多部法律中涉及保密条款。 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中,也有10多件涉及保密条款。 地方人大、政府和中央国家机关相继制定的保密法规 和规章近 200件。 国家保密局制定的保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120多件。 根据《保密法》的规定,国家保密局会同有关中央、 国家机关制定了《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 近90个,保密技术标准12个。
涉密人员概念与分类
涉密岗位
1、经常起草和使用涉密文件、资料的; 2、专门制作、传递、收发、保管、维修和销毁国家秘密载体的; 3、承担涉及国家秘密项目的科研、生产及管理的; 4、专门生产、管理、传递、处理国家秘密产品和国家秘密设备的 ;
涉密人员概念与分类
涉密岗位
5、专门负责研制、使用和保管密码密钥的; 6、专门负责涉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管理和安全审计的 ;
2018/12/6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保密工作环境更加复杂
1.对外开放地区增加,保密防范地域扩大 2.军内外人员交往频繁,保密防范对象增多 3.与外界信息交流骤增,保密工作内容增加
2018/12/6
手机使用日益普及,保密工作隐患更加突出
1.手机是一部开放的电子系统
2.待机、关机也难保密,手机在关机状态下也可能造成 泄密 3.从中国打出的电话或者从外国打入的电话也容易被窃听 4.当今美国等军事强国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大纵 队、高立体的覆盖全球的电子监听网络系统,利用这些 侦察网络,广泛地收集对手或潜在对手的电子情报
30
1 总 则
总则共8条,主要规定立法宗旨、 适用范围、国家秘密概念、保密工作方 针、保密工作管理制度和机关、单位保 密工作职责及保密奖励制度。
2018/12/6
立法宗旨 1.保守国家秘密是制定本法的目的 2.保守国家秘密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 利益 3.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 利进行,是党和国家保密工作的根本目 标。
保密法:
1988年9月5日经第七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 次会议审议通过,自1989年5月 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守国家秘密法》。 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 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 法实施办法》。
28
保密法:
2010年4月29日经第十一届全国 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修改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 秘密法》,自10月1日起施行。 2014年1月17日由国务院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 法实施条例》,自2014年3月1日 起施行。
国家秘密的确定
定密责任
定密是机关、单位的法定职责
定密应当依据保密事项范围进行
定密的内容
国家秘密的确定
定密责任人及定密责任人的确定
机关、单位的负责人
特别指定的人员
国家秘密的确定
国家秘密的确定
定密责任人的具体职责
1、审核批准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国家秘密的密级、保密 期限和知悉范围;
2、对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尚在保密范围内的国家秘密 进行年度审核,作出维持、变更或者解密的意见或者作出 相应的决定;
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 安全观,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 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既 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 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 、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 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 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 共同安全,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 项工作。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 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 意识。
2. 公开后无损国家安全和利益的;
3. 从全局考量公开后对国家更为有利的。
保密期限为长期的,不得擅自决定解密; 解密了不意味着公开。
国家秘密的标注
国家秘密载体必须标注密级、 保密期限,这是法定的强制性 要求。
国家秘密的标注
商业秘密、工作秘密、个人隐 私及其他不属于国家秘密的载 体,不得使用国家秘密标志。
绝密级国家秘密90项 机密级国家秘密292项 秘密级国家秘密1674项
2018/12/6
2018/12/6
越是扩大开放、深化改 革,越要加强保密工作
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发布施行新修订的《中华人 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2018/12/6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 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 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 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 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 安全是头等大事。
保密期限为长期的例外
国家秘密的确定
国家秘密的知悉范围
工作需要原则 最小化原则
国家秘密的确定
定密权限
具体的定密权限、授权范围由国家保密行政管理部门 规定。
国家秘密的确定
无权定密机关、单位定密问题的处理
机关、单位执行上级确定的国家秘密事项,需要 定密的,根据所执行的国家秘密事项的密级确定 。 下级机关、单位认为本机关、本单位产生的有关 定密事项属于上级机关、单位的定密权限,应当 先行采取保密措施,并立即报请上级机关、单位 确定;没有上级机关、单位的,应当立即提请有 相应定密权限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者保密行政管理 部门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