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服装、道具在舞蹈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服装、道具在舞蹈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目录一、服装和道具在舞蹈表现上的作用 (4)(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4).(二)服装、道具在舞蹈表现上不同作用 (5)二、服装和道具在舞蹈表现中的影响 (7)(一)服装的类型对舞蹈表演的影响…………………………………….7.(二)道具的配合对舞蹈表现的影响 (8)三、服装和道具在具体舞蹈表现中的具体作用 (8)(一)东北秧歌的手绢花对舞蹈表现的作用 (8)(二)傣族舞蹈服装在舞蹈表现中的作用 (9)四、总结 (10)参考文献 (10)浅谈服装、道具在舞蹈表现中的重要作用摘要:舞蹈服装可以塑造人物形象、深化舞蹈内涵、营造舞蹈氛围、增强舞蹈审美。

舞蹈服装在舞蹈表演中通过造型手段,具有渲染意境的作用,体现舞蹈形式与风格、塑造形象和充分展现美。

道具要强化舞蹈特色,提升创作灵感,对比作品色彩、体现舞蹈主题、突出舞蹈价值、解读舞蹈意境的作用。

正确使用服装与道具,对呈现舞蹈风格有着“营造功能”。

物与情的结合可以才能深化舞蹈的内含,突出舞蹈的审美艺术。

关键词:服装;道具;舞蹈表现;重要作用。

一、服装和道具在舞蹈表现上的作用(一)相关概念的界定1、舞蹈服装的概念舞蹈服装是指演员表演时身穿的衣服和随身服饰。

舞蹈服装被舞蹈艺术界称作是“演员的第二皮肤”,第二皮肤就形象地表眀角色所处环境和职业身份、年龄和性格,同时也反映了表演者的民族等特征。

舞蹈服饰呈现了表演内容,反映了舞蹈表演效果,扩展了观众视觉空间,使舞蹈演员在展示形体情趣的同时,增强了舞蹈精神风貌。

2、舞蹈道具的概念舞蹈道具是演员表演出所需的舞台用具,一般分大道具、小道具和随身所用道具。

[4]道具有“演员的信息传递者”之说。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而道具能直观的反映舞蹈内容所处的时代和坏境区域。

通过道具与舞蹈表演的紧密结合,能够交待故事情节,展现舞蹈表演的民俗外延与内涵,强化舞蹈表演意境,提升舞蹈渲染力,烘托观众视觉的现场共鸣。

舞蹈道具是除演员以外的“静态演员”。

这就需要通过表演者的肢体语言与舞蹈道具语言的完美配合,从而完成精彩的舞蹈过程的表达。

不同的舞蹈道具经过舞台这个平台具有不同的舞台效果和展示,这就要求表演者巧妙地运用舞蹈道具才能完美表达舞蹈姿态、动律,反映舞蹈的主题。

舞蹈道具通过动、静的呈现,使舞者与道具在舞台上得到完美组合,完善舞蹈风格的形成,促成舞蹈内含情感的体现。

扩宽观众审美情感的联想,增强故事情节的冲突及想象。

(二)服装、道具在舞蹈表现上不同作用1、服装在舞蹈表现上的作用(1)舞蹈服装能塑造人物形象,展示舞蹈角色。

舞蹈服装作为舞蹈表演表达的装饰部分,除对舞者起到塑造形象以外,还起到了呈现舞蹈动作、姿态、造型的功能,表现和揭示舞蹈人物及内心世界,或复杂、或细腻的思想情怀和综合的表演形式。

舞蹈服装还能起到利用颜色和搭配展示不同角色的人物的造型。

;(2)舞蹈服装能深化舞蹈内涵,突出艺术个性舞蹈表演者依靠服装交代故事情节和环境,通过服装展现完整、和谐的美感,穿着风格不同的服装进行的舞蹈表演来用于营造不同的舞台时空,提升美轮美奂的舞蹈艺术境界。

如《云南印象》《长恨歌》等。

舞蹈服装的装饰同样给舞蹈表现注入了淡雅或浓烈、飘逸或沁心的韵味,体现出舞蹈表现中虚拟和写实、夸张和浓缩的造型和意境,达到深化舞蹈内涵,突出艺术审美的作用。

例如:在1994年度荣获中华民族舞蹈年度“经典作品金像奖”的《荷花舞》。

在舞蹈服饰上为了更好地满足需要塑造形象的舞蹈和意境的需要。

舞者身穿长裙,裙下四角各装饰一枝荷花盘子从舞台下向上看是一片片荷花池,表演者在水中翩翩起舞,营造出浮游流动之趣味,描绘出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们在夕阳下向远方漂动,凸现了出淤泥而不染和浮游流动的形象和意境,深化了舞蹈内涵,突出了艺术形象,烘托了艺术个性。

(3)舞蹈服装渲染舞蹈氛围,提高审美价值。

舞蹈服装通过造型功能,以差别的色调体现出舞蹈者的体形美,通过服装装饰达到演员轻便合体、舒展自如。

同时,还能用服装渲染角色的意境和呈现角色的情绪,使演员融入进舞蹈的氛围和时空场景之中,达到演员身处其中,观众身临其境,给人以强列的互动氛围。

舞蹈的表演必须依靠服饰的衬托,才能保证舞者的形体,进一步促使舞者的动态美。

对于视觉效果实现的内涵和外延的提升,具有促进风格的独特作用,通过表演服装深化舞蹈作品内涵,使舞蹈作品充满生机,给观众直观的欣赏价值,提高人们的审美价值。

2、道具对舞蹈表现的作用道具作为舞蹈内容起、承、转、合的工具和伏笔,如果运用适当,就能使舞蹈内容和形式及表演者产生高度融合,让观众所理解,并架起了双方沟通的桥梁,同时可以大大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时道具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符号,而且是有意义的文化信息。

(1)舞蹈道具可以烘托舞蹈作品的主题舞蹈道具的作用是用于对舞蹈角色、形象、情感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展现,突出对舞蹈表演环境和完整空间的直观体现,表现舞蹈主题的丰富内涵和情感的延伸。

道具只有满足表演的需要,才能突出舞蹈的主题性,提升舞蹈舞台表演的艺术效果,展现舞蹈的感觉和人物形象,表现舞蹈的发展主线。

进而浓缩舞蹈作品的内涵和真、善、美的艺术表达。

例如,例如在全国第三届荷花奖获一等奖的舞蹈《扇舞丹青》中,舞者王亚彬借用一把小小的,加工长度的折扇,随着舞蹈作品旋律来展示“纸上舞蹈”的魅力,加上和音乐的微妙的结合,作品营造出如梦如幻,呈现出如痴如醉的艺术效果。

实现了把舞蹈融入到和谐的环境之中,直奔舞蹈主题。

(2)舞蹈道具可用来渲染舞蹈氛围在舞蹈表演中,不仅要依靠舞蹈技巧,同时也不能忽略道具的使用。

反之,就会难以展示舞蹈的本质。

如果巧妙使用舞蹈道具来扩大舞台延伸空间和层次立体感,舞蹈空间就会到扩展和升华。

舞蹈道具的使用,对实现舞蹈人物、动作、场景以及时空四方位的融合,使表演氛围得到了烘托和渲染,实现台上台下的共鸣,从而突出舞蹈表现的思想灵魂及作品主题。

例如,例如1994年,在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评比中获“经典作品金像奖”的古典舞蹈《金山战鼓》就在道具“鼓”上做足了文章,创造了很多鼓上的技巧。

如“鼓上前桥”“抢脸下鼓”“抢背下鼓”“按头下鼓”“后桥下鼓”“前空翻下鼓”“小五花下鼓”“大五花下鼓”等。

通过两军对垒的沙扬氛围把梁红玉和她的两个孩子的民族气节,表现的淋漓尽致。

(3)舞蹈道具可以反映舞蹈的情感舞蹈道具的象征意义不仅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起辅助作用,而且强化舞蹈表演者的语言功能,同时还能突出舞蹈作品的情感特征。

例如,舞蹈作品《小城雨巷》,作品巧妙的运用伞和流动的墙壁来营造出一幅幅精致和谐的江南画面,将舞蹈的语言融入到道具之中,充满涟漪层起意境和浮游流动韵味,让观众留下回味无穷想象。

二、服装和道具在舞蹈表现中的影响(一)服装的类型对舞蹈表现的影响各民族舞蹈风格均不近相同。

舞蹈服装则是表现舞蹈风格具体化的温度计。

民族风格要通过舞蹈服装的再装饰、用细节来构造民族舞蹈表演的独特风格和表演模式。

如,蒙古舞蹈的豪放和开朗,其蒙古舞蹈服装 (http:// /gallery-10-grid.html)形式则是宽袍奔放。

(1)舞蹈服装对舞蹈表演动作的影响舞蹈动作的展示和呈现手法,必须通过服装这一“无声语言”来体现。

表现舞蹈深沉细腻的情绪状态,动作则必经相对缓慢,流畅。

而一些舞蹈服装则会通过风格、面料等来影响舞蹈动作。

(2)舞蹈服装对舞蹈表演节奏和动律的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创作的女子群舞《小溪. 江河. 大海》中,舞蹈用拟人化的方式表现,每个演员都会装扮成一个水的女孩,当他们在舞台上运动时,用点、线、面、体的分布和排列组合,来寓意水滴流动;进而由点成线来寓意小溪的流动;以线成面来表现海浪在涌动;由面变体来构图河川奔腾倾泻。

在舞蹈中宽体摆裙时快时慢、时急时缓、时起时伏,同时通过宽体摆裙的左右滚动、上下翻飞、此起彼伏、如诗境一般,让观众陶醉于如痴如醉的梦幻之中。

(3).舞蹈道具能够突出舞蹈的语言功能 (javascript:;)舞蹈道具的象征意义,不但在舞蹈表演过程中起到辅助主题的作用,还强化了舞蹈表演者的语言功能,同时还能突出舞蹈作品的情感特征。

例如,舞蹈作品《小城雨巷》,作品巧妙的运用伞和流动的墙壁来营造出一幅幅精致和谐的江南画面,将舞蹈的语言融入到道具之中,充满涟漪层起意境和浮游流动韵味,让观众留下回味无穷想象。

(二)道具的配合对舞蹈表现的影响(1) 舞蹈道具在舞蹈表演中可以烘托舞蹈作品的气氛,增强舞蹈作品的美感。

统一的舞台空间和布置合理场景会使舞蹈道具更富有形式上的外延扩展和层次深化,而道具作为烘托舞蹈氛围的提升,在情节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贯穿作用。

例如,在作品《东方红》的高潮中,舞台上的灯光由黄白变成朱红,表演群体依恋在一起,舞者把手中红绸抛上天空,慢慢仰头,看红绸变化的轨迹和太阳升起的跃动,使观众充分融入了激情永恒的气氛之中。

(2)舞蹈道具在舞蹈作品中有点题功能。

重技艺的审美创意在我国舞蹈史上占有一定比例,无数的舞蹈表现手法正是运用了特色的道具和表演技巧而名震中内外。

在1950年,长春市艺术团集体创作的作品《红绸舞》,前后经多位艺术家传承与发展,推陈与出新,对道具进行了改良,改善了丝舞技巧,丰富了红绸形态,增加绸丝的长度,延伸了手臂功能,塑造出绸舞的形象和语汇,丰富了道具形式--表演中有时似火、时而喜庆俏美,时而粗犷豪放。

道具的创新进一步积累和丰富了《红稠舞》的技巧运用和展现,突现其表演空间。

形成“红绸舞”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三、服装和道具在具体舞蹈表现中的具体作用(一)东北秧歌的手绢花对舞蹈表现的作用1 “手绢花”丰富舞台表演的动作形式一条普通的手绢,经过表演者之手能充分表达出东北人物感情的起伏变化,丰富了道具形象,演员通过对手绢的高拋、紧抓、接转、摆动、上顶等不同的展示,并配以节奏快慢的步伐,从而舞出浪、俏、美、艳的舞蹈的特色,给人留下深刻神情韵味。

“手绢花”的运用,完美展示了东北秧歌舞蹈的喜庆、火辣、爽快、热情、奔放、俏美的动作语言。

丰富多彩的鲜花围绕手帕花和转绕组合,显示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处理方法和节奏的变化情绪的变化。

同时“手绢花”将道具的造型美和人体美的展现进行了表现和融合,不但增大手绢花审美的张力。

同时也提升了东北秧歌的形象和内涵。

2“手绢花”渲染了舞蹈作品的创作氛围运用“手绢花”在人体造型和作品的动感上继承,才能保持其传统,才能把握“手绢花”的欣赏和审美。

演员在运用“手绢花”表演时,一定要通过手绢花传达出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和主题,反映舞蹈技巧和道貝语汇,并展示人物的生气、追赶、哄闹、玩耍等种种情态,把有情趣的人物心态情节刻画到的琳漓尽致,达到了借物传情的目的。

寓情于物、缘物寄情。

让道具活起来,用道具展示其喜庆、爽快的舞蹈氛围。

渲染舞蹈作品的创作主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