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市域线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研究与实践_孙元广
市域线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研究与实践_孙元广
在快慢车模 式 下,快 车 的 站 间 距 一 般 比 慢 车 的 站 间距大 3 ~ 5 倍,甚至更高,而且二者对列车最高速度 的要求也不同; 因此列车最高速度的选择需综合考虑 站站停列车及快车的速度要求。但同时也要考虑全线 技术标准、列车 灵 活 共 用、批 量 购 买 等 因 素,因 此 建 议 快车与慢车均 采 用 相 同 速 度 的 列 车,列 车 最 高 速 度 不 宜低于 120 km / h。
另一种是采用大 编 组 中 密度的行 车 模式 ( 高 峰 20 对 / h 及以上) ,避让站基本选择在非快车停靠的客 运量较少的车站( 一般为高架或地面站) 。由于行车对 数多,快车需 多 次 超 越 慢 车,因 此 避 让 站 也 相 应 增 加。 在这种模式下,乘 客 对 慢 车 与 快 车 的 互 换 大 多 在 快 车 停靠站台候车等待,便捷性较差。
图 4 广州市轨道交通 14 号线线路
图 3 起终点发车方案比较
采用起点站 不 等 间 隔 发 车 方 案,主 要 是 通 过 调 整 列车的发车时 刻 来 拉 大 快 车 与 前 续 列 车 的 间 隔,这 样 快车超越慢车 的 位 置 后 移,并 能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减 少 避 让的次数,其 缺 点 是 列 车 到 发 的 均 衡 性 降 低 。 综 合 考 虑后,建议优先采用始发站不等间隔发车的模式。
收稿日期: 2012-09-04 修回日期: 2012-09-29 作者简介: 孙元广,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研
究工作,sunyuanguang@ dtsjy. com
复合需求,市域线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也应运而生。
表 1 站站停与快慢车运营模式对比
项目
站站停运营模式
快慢车运营模式
2. 4 避让站设置位置的选择
避让站的选择主要受快车停靠站的位置及高峰行 车对数等因素制约,需考虑的原则是: 1) 符合快车在
车站超越慢车 的 原 则,尽 量 避 免 快 车 在 区 间 与 慢 车 相 距太近导致快车降速的情况; 2) 避让站尽量设置在非 地下车站,以节省造价,提高经济性; 3) 尽量与出入段 线、故障车停车线等合并设计,并考虑均衡性和一定的 冗余度; 4 ) 避 让 线 设 置 方 案 的 可 行 性 及 经 济 性 的 原则。
列车定员标 准 主 要 是 提 高 座 位 率,降 低 列 车 内 乘
14
市域线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研究与实践
客站立密度,站席标准可采用 4 ~ 5 人 / m2 ,列车座位布 置可采用横排座位的模式。
快慢车运营 模 式 相 对 普 通 地 铁 而 言,其 发 车 间 隔 大,其中快车基本上是有规律地按间隔发车,站站停列 车利用快车 之 间 的 间 隔 发 车,规 律 性 较 差。 因 此 快 慢 车的运营线路 需 按 时 刻 表 行 车,乘 客 按 公 布 的 时 刻 表 候车,车站宜适当增设座位,并做好乘客的导向。
避让站设置数量受行车模式及快车调整站数量的 影响,对于避让 线 是 否 与 快 车 停 靠 站 合 并 设 置 有 两 种 模式。一种是采用大编组低密度的行车模式( 高峰约 15 对 / h) ,避让站基本设置在快车停靠站。由于快车 停靠站本身客运量大,对车站空间要求高,因此合并设 置可提高车站空间利用率并节省投资; 同时,由于快、 慢车可在同一 个 站 台 的 两 侧 股 道 停 车 ,因 此 乘 客 均 可 以在该站灵活 选 乘 不 同 的 列 车,有 利 于 实 现 时 间 组 合 效益的最优。 但 由 于 该 模 式 高 峰 行 车 对 数 更 小,需 要 采用更大的列车编组,同时也增加了全线车站的投资, 因此一般可在地面线为主的线路上采用。
2. 3 系统选型与列车最高速度的选择
市域快线列 车 可 采 用 地 铁 制 式 或 国 铁 制 式 ,考 虑 国内市域快线 基 本 由 当 地 城 市 负 责 建 设,线 路 的 规 划 一般都进入中心城区,存在部分地下段,因此建议优先 考虑采用地铁 制 式,以 实 现 与 城 市 轨 道 交 通 的 资 源 共 享。列车编组的选择需考虑: 舒适度指标提高后列车 定员降低及采 用 快 慢 车 后 系 统 能 力 降 低 的 情 况 ,因 此 快慢车模式应采用大编组,远期列车编组不宜小于6 辆 编组。
2. 8 快慢车追踪间隔
2. 2 快慢车组合模式的选择
总结国内外的快慢车模式,主要有两种组合模式: 模式 1 是两种列车方案,即快车 + 站站停列车的模式; 模式 2 是三种列车组合方案,即直达车 + 快车 + 站站 停列车的模式( 见图 1) 。
图 1 两种快慢车模式示意
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模式 1 的运营组织和乘客 导向相对简单,模式 2 的快车覆盖站点和乘客数量更 大,在具体选用时,可结合客流情况及工程实施条件进 行选择。
15
都市快轨交通·第 26 卷 第 2 期 2013 年 4 月
表 2 不同形式的避让车站对比
影响因素
方案 1
方案 2
对快车影响
快车可高速过站 快车 80 km / h 过站
快车节省运
40
29
行时间 /s
慢车侧向进 出站 增 加 的 运 行时间 /s
6 + 5 = 11
9 + 8 = 17
对站站停列 车的影响
客流 特征
线 路 客 流 大,负 荷 强 度 高,高峰 小 时 断 面 客 流 大, 车站客流量分布相对均匀, 换乘客流多,平均运距短
线 路 客 流 负 荷 强 度 低,高 峰小时断 面 客 流相 对 较 小, 车站客流量集中在关键的核 心车站,平 均 运 距 长,有 较 大 比例 的 长 运 距 直 通 客 流 ( 20% 以上)
都市快轨交通·第 26 卷 第 2 期 2013 年 4 月
doi: 10. 3969 / j. issn. 1672-6073. 2013. 02. 004
快轨论坛
市域线快慢车组合运营模式研究与实践
孙元广 史海欧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州 510010)
摘 要 市域线快慢车模式在国内尚无设计标准。结 合国外运营线路的经验,对广州快慢车运营模式进行研 究,探讨快慢车运营模式的关键技术标准,并对广州地 铁 14 号线快慢车运营模式的主要设计方案进行介绍。 关键词 市域快线; 快慢车; 运营模式; 服务标准; 避让 车站; 地铁 中图分类号 U239. 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2-6073( 2013) 02-0014-04
两种模式需根据线路敷设方式、车站数量、系统选 型与行车对数、工 程 造 价 及 可 实 施 性 进 行 综 合 对 比 确 定,考虑到新建 的 线 路 一 般 采 用 以 高 架 为 主 的 敷 设 方 式,因此避让站可设置在非快车停靠站。
2. 5 避让站车站形式的选择
慢车避让 站 可 采 用 双 侧 式 车 站 或 双 岛 四 线 车 站 两种方案,以高架车站为例,两种方案及其对比如图 2 和表 2 所示。
2. 7 起终点发车模式的选择
快慢车在起 终 点 发 车 时,可 采 用 等 间 隔 发 车 或 不 等间隔发车两种方案,如图 制。
3 广州地铁 14 号线的实践
3. 1 14 号线线路概述及功能定位[3]
广州市轨道交通 14 号线( 见图 4) 主线起于广州火 车站,终于从化市良口镇,线路全长超过 88 km,共设 21 座车站,平均站间距约 4. 4 km。知识城支线: 新和 站—镇龙站,全长 21. 8 km,共设 7 座车站 ( 不含新和 站) ,平均站间距约 3. 01 km。
图 2 避让站车站形式方案
由于全天站站停列车数量远大于快车的数量,因此 需兼顾二者的时间影响; 考虑到高架车站造价差异不 大,因此高架站推荐采用双岛四线方案,道岔采用侧向 运行速度较高的 12 号道岔,侧站台两端的曲线半径宜 与道岔的侧向通过速度匹配,取值 R = 500 m,以满足列 车进出站及曲线超高的限制。
运营 特征
小编组高密度运营模式, 服务均等,按发车间隔发车 和候车,无需公布时刻表
大 编 组 低 密 度,通 过 不 同 的服务,快 车 按 规 律 发 车,等 间隔; 慢车规律性不强,需公 布时刻表
线路 特征
线路长度基本适中,以服 务市区或组团内乘客为主, 主要沿城市道路布设
线 路 较 长,服 务 市 域 外 围 组团与 中 心 区 的 联 系,主 要 沿公路 或 快 速 路 布 设,以 非 地下线为主
高峰小时行车对数为 30
系统 特征
对 / h及以上,各列车旅行速
度相同
高 峰 小 时 行 车 对 数 为 24 对 / h 以下,相对站站停模式, 快车更快,慢车更慢
2 快慢车运营模式的关键技术和标准[2]
市域线快慢车运营模式暂无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在采用地 铁 制 式 的 系 统 时 可 参 照 地 铁 设 计 的 相 关 规 范,但与常规城市轨道交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因此 需根据线路特 征 和 乘 客 需 求,对 相 关 技 术 标 准 的 选 取 进行分析研究。
1 市域线运营模式概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区轨道交通的建设与 运营,一些特大城市也在规划建设市域线,用以服务中 心区与外围组团的快速联系,从而满足拓展城市空间、 实现市域一体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关 于 市 域 线 无 专 门 的 设 计 规 范,仅 在 CJJ / T 114—2007《城市公共交通分类标准》中,提出了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的主要指标和特征: 采用地铁车辆 或专用车辆,最高运行速度 120 ~ 160 km / h,适用于市 域内中、长距离的客运交通[1]。
由于各地的 中 心 城 市 与 外 围 组 团 的 距 离 不 同 、时 空目标的要求 不 同,因 此 市 域 线 的 规 划 和 运 营 模 式 也 不同。总结国内外的市域线,主要采用两种模式,一种 是大站快车的 站 站 停 模 式,另 外 一 种 是 快 慢 车 组 合 的 运营模式。两 种 模 式 各 有 优 缺 点,可 根 据 规 划 要 求 和 线路特征灵活选用。两种模式的对比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