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然,善待女性
----浅析生态女性主义摘要: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不断进步的世纪,也是一个环境日益突出的世纪。
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不断发展充实着的女性主义在20世纪70年代也结合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女性主义新的观点。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来源和它的主要观点来简要阐述一个生态女性主义。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自然,女权主义
Ⅰ、介绍
21世纪是一个科技不断进步的世纪,也是一个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世纪。
如何正确看待和对待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类和自然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探讨的重要问题,而20世界70年代所产生的生态女性主义(Ecofeminism)正是一门跨学科来研究人与非人类的自然、男性和女性关系的学科。
该论文主要探讨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来源和一些主要思想,生态女性主义关于自然和女性相关联研究的视角对于人类善待自然,男性善待女性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从而对人类如何更好的存在和如何建立更美好的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Ⅱ、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来源
伴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妇女文学的崛起,旨在消解占支配地位的男性文化、消除父权统治,谱写新的女性神话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随之产生;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及全世界范围内波澜壮阔的生态思潮,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生态文学批评研究也初见端倪,逐渐升温。
在生态文学及其研究的繁荣,女权主义思想的持续发展、文学与其“外部”研究趋势的推动下,生态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浪潮也应运而生。
(1)
生态女性主义不是传统的、单一的女性主义或生态学流派,它是西方环境保护运动与女权主义运动第三次浪潮的相结合的产物,是各个文学流派关注女性社会地位、关注生态文明发展的产物。
通常认为,这个学术概念首先是在法国女权主义者弗朗西斯瓦·德·奥博妮(Francoise d’Esnbonne)发表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部作品:《女性主义或死亡》和《生态女性主义:革命和变换》。
在作品中,弗朗西斯瓦·德·奥博妮把女性受到男权压迫的女权主义观点和大自然遭受人类践踏的生态学观点联系在一起,号召女性发动一场生态革命来拯救自己、拯救地球。
这位作家指出:“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对于生存最直接的两种威胁是人口过剩和资源破坏,但很少有人认识到男性制度所应承担的责任,因为男性在地球和女人身上播种的能力以及他们在繁殖过程中的参与使得他们在两种威胁中起到作用。
她强调,妇女已经被男性统治的社会降至少数种族的地位,尽管她们在人数,特别是在生育中的重要角色应该使她们有着重要的发言权,但她们长期以来得不到控制自己生育的权利,同样地球遭受了与妇女同样的待遇,受男性统治的城市化技术社会已经削减了地球的繁殖力,而同样也受男性统治的人类正在不断增加人口。
人口过剩对于人类与地球都是毁灭性的灾难。
因此妇女必须行动起来,在征求自己的同时也征求地球。
”(2)概括地讲,弗朗西斯瓦·德·奥博妮就是希望妇女乃至全人类能按照女性主义的原则和生态学的原则来重新构建和谐的人类关系。
所以,顾名思义,生态女性主义就是将生态学思想与女性主义思想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批评研究潮流,它反对传统的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批判男权主义的文化价值观,赞颂女性贴近自然的美好本质,进而呼吁两性之间的相互平等及人类征服大自然的错误思想的改变,而在这个潮流中,生态女性主义者要寻求的是一种不与自然分离的文化,与此同时,一名生态学家也必须是一名女性主义者。
Ⅲ、生态女性主义主要思想
一般来说,生态女性主义主要以女性性别视角在理论和实践中深入研究人类所面临的环境危机,着重关注女性和自然的紧密联系,视图寻找出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贬低女性与贬低自然这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强烈反对父权制世界观和二元式思维方式对于女性与自然的压迫,倡导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新型关系。
(3)在文学与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批评的基础上,生态女性主义又加入了寻求两性平等的女权思想,所以讨论如何缓解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最终建立平衡的自然循环,它更加注重探讨文学作品中反映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平等公平的问题,“更多关注的是两性之间的征服、支配、压迫和统治”。
女性主义认为,人类征服大自然、创建悠久文明的历史,同时也是征服和控制女性的历史,人类的各种历史、文化、道德观念等总是压制着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状态。
正如赫勒所言,“如果我们真正想创立一个生态社会,那么,它不仅应该是一个免除了有毒物质和生态灾难的威胁的社会,它还应该是一个免除了压迫和有毒的社会,一个免除了统治和等级的毒害的、伟大而美丽的绿色世界。
”(4)
生态女性主义有很多流派,如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社会生态女性主义等等。
尽管这些分支在分析角度及侧重点上有所差异,但它们的核心观点是一样的,即“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人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和政治的关系”。
(5)这种关系就是父权制世界观。
“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二元思维方式、价值等级观念和统治的逻辑。
二元思维方式即是观念上的以人与自然的突出对立为标志的各种象征性的二元对立,价值等级观念即是“阳尊阴卑”观念,统治逻辑即是父权主义态度对自然、女人、和有色人种的征服式掠夺式的发展逻辑。
”(6)
生态女权反对人类中心论和男性中心论,主张改变人统治自然的思想,并认为这一思想来自人统治人的思想。
它批判男权的文化价值观和男性中心的知识框架,赞美相互关爱的女性本质,但又不完全是本质主义的,它挑战一切统治关系,反对那些能够导致剥削、统治、攻击性的价值观。
它把道德观建立在关心、爱护和信任上,认为无论是人类与非人类的自然之间,还是人类伙伴之间,不论其何种性别、种族和阶级,都应该被允许在一种平等关系中生存和发展。
地球上的生命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并无上下高低的等级之分。
可是“我们的社会状态是种族分隔、性别分隔的。
人们都接受了这样一种世界观,甚至没有感觉到它是一种错误的意识形态。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一个健康而平衡的生态体系,其中包括人与非人、男性和女性,都应该保持多样化的状态,故重新理解人与自然及两性之间的关系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生态女性主义批判人类与自然环境二元对立的理论,反对将人与自然分离,将思想与感觉分离。
她“强调所有生命的相互依存,将社会压迫与生态统治的模式两相对照。
它是对全球环境危机的女性主义回应,主张积极改善女性与环境的状况,并且认为这两项任务是息息相关的”。
(7)
生态女性主义还指出,男性总是把整个世界当成狩猎场,与大自然为敌;女性则更能够与自然和睦相处。
因此,“女性比男性更适合于为保护自然而战,更有责任也更有希望结束人统治自然的现状---治愈人与非人自然之间的疏离”。
(7)在生态女性主义者的眼里,女性比男性更接近于自然;而男性伦理的基调是对自然的仇视。
男性的充分社会化和男性原则的片面发展导致了男性本身自然本性的异化,相比之下,女性社会化的相对缺乏,却使她们得以保持和大自然更为密切的天然联系。
从远古神话开始,大自然就常常以母亲的形象出现。
自然母亲的形象其实就刚好体现了人类对地球,对母爱的热爱和感恩之情。
而生态女性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恰恰就是重返和构建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尊重、男性对女性的尊重、女性与自然的和谐。
Ⅳ、结尾:
生态女性主义顺应时代而生,它既是一场运动,也是一套价值系统,它超越了性别、种族、种类、国家,追求人与自然、社会高度和谐的理想生态环境;它更是一种意识形态,强调人
类对于自然的压迫与西方白人男性对于女性与其他种族文化的态度之间的密切关系。
生态女性主义者摒弃等级思想和通知观念,强调多样性、持续性、相互依赖和相互合作,呼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
参考文献:
[1] 王育烽, 陈智淦. 生态女性主义概述[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 (5).
[2] 金莉. 女权主义[J]。
外国文学, 2004, (5).
[3] 郑湘萍. 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6).
[4] 王诺. 欧美生态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5] 查伦. 斯普瑞特奈克. 生态女性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J]. 国外社会科学, 1996, (11).
[6] 陈喜荣. 生态女权主义述评[J]. 武汉大学学报, 2002, (5).
[7] 李银河. 生态女性主义(1)[EB/OL]. http: // book sina com. Cn/ longbook/ sex/ 111034 9762- nvxing-zhuyi/43. shtml, 2007 – 05 –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