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PPT_宏观_第14章.

马列工程西方经济学PPT_宏观_第14章.

•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 如果经济增长是一个“量”的概念,那么经济发展就 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
– 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而且包括国民的生活质 量以及整个社会各个不同方面的总体进步。
– 总之,经济发展是反映一个经济体总体发展水平的综 合性概念。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y=f(k),其中,f(k)=F(1,k)。
– 一般地说,资本积累受两种因素的影响,即投资和折 旧,则有:
k sf (k) (n )k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进一步化简整理得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
k sf (k) (n )k
资本深化=人均储蓄 (投资)-资本广化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美国经济增长的核算(%)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 该表表明,从 1948-2002 年,美国的实际 GDP 增长平均每年为3.6%,其中的1.2%是由资本存量 的增加贡献的,1.2%是由劳动投入的增加贡献的 ,而余下的1.2%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带 来的。
– 另一种是增长理论,它把增长过程中生产要素供给、 技术进步、储蓄和投资互动关系模型化。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二、增长核算方程 三、增长的经验估算 四、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 直接原因:
– 投入要素——资本 、劳动 – 生 产 率——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
量,或临界投资,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y yA
syA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n+δ) k

f(k)

sf(k)
A
稳态资 本存量
O
kA
k
新古典模型的稳态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经济达到稳态的条件是: sf(k) =(n+δ)k
四、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美国总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1929-1982)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四、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 要素生产率提高或单位要素投入产量的源泉:
– 首先,知识进展。
• 知识的进展解释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约 60%的贡献。 知 识进展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
• 知识进展包括技术知识、管理知识的进步和由于采用新的知识 而产生的生产结构和设备的更有效的设计,还包括国内外有组 织的研究、个人研究和发明,或者从简单的观察和经验中得来 的知识。
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事实1:世界范围内国家或地区间生活水平差距较大 生活水平的国际差异(2007年)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事实2:国家间收入增长率差距较大
56
( )1970—2005
年 的 年
个 国 家
平地
均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第十四章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三、具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 基本假定
– 经济由一个部门组成,该部门生产一种既可用于投资 也可用于消费的商品;
– 该经济为不存在国际贸易的封闭经济,且政府部门被 忽略;
Yt Yt1 Yt 1
– 其中,Yt表示 t 时期的总产量,Yt-1表示(t-1)时期的
总产量。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 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gy
yt
yt1 yt 1
• 其中,yt 表示 t 时期的人均产量,用 yt1表示(t-1)时期的人
均产量。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定义
• 经济增长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这里的产量既可 以表示为总量GDP,也可以表示为人均GDP。
– 经济增长的程度可以用增长率gY描述
gy
• 该生产方程包括了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和基本原 因,特别是变量 St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二、增长核算方程
二、增长核算方程
• 设经济的生产函数:Y=AF(N,K) • Y、 N 和 K 依次为总产出、投入的劳动量和投入
的资本量;A代表经济的技术水平。
• 产出的变动为: △Y=MPN × △N+MPK × △K+F(N,K) × △A
• 新古典增长理论的一个关键结论: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 的 影响。
• 当经济处于稳态时,k和y都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均收入 固 定不变,故其增长率为零,这时,总收入以相同于人口增长率 的速率增长,即增长率为n。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比较静态分析
– 储蓄率增加对稳态的影响 – 人口增长对稳态的影响
• 第一,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 那么贫穷?
• 第二,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 第三,怎样理解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增长奇迹?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 在宏观经济学中,对上述问题的解答有两种互为 补充的分析方法:
– 一种是增长核算,它试图把产量增长的不同决定因素 的贡献程度数量化;
事实3: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率与人均收入正相关
的投 国资 际率 数与 据人
均 收 入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二、经济增长的一些事实
事实4:各国或地区的人口增长率与人均收入负相关 收人 入口 的增 国长 际率 数与 据人

– 第一节 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 表明:人均资本变化等于人均储蓄减去 (n+δ)k。
• 表达式(n+δ)k可以理解为 “必要的” 或者是 “临界的”投资 ,它是保持人均资本k 不变的必需的投资。为了阻止人均资本 k 下降,需要用一部分投资来抵消折旧,这部分投资就是δ k 项。同样还需要一些投资,因为劳动数量以 n 的速率在增长, 这部分投资就是 nk 项。
– 当经济偏离稳定状态时,无论人均资本水平过多还是 过少,都存在着某种力量使其恢复到稳态。这意味着, 新古典增长模型所确定的稳态是稳定的。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对收入差异的解释
– 设人均生产函数为:
• y=f(k)=kа (a 介于0 和1 之间)
– 由稳态条件式可知:

• skа=(n+δ)k
求得: k A
( n
s
1
) 1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由人均生产函数,可求得稳态下的人均产出量yA为:
yA
n
s
1
– 上式表明,一方面,若其他条件相同,储蓄率或投资 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富裕。另一方面,根据新古典 增长模型,人口增长率较高的国家通常比较贫穷。
• △Y、△N、△K、△A分别为产出变动、劳动变 动、资本变动、技术变动。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二、增长核算方程
二、增长核算方程
• 变形化简得到核算方程:
Y N K A
Y N KA
• 为劳动收益总量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为资本 收益总量在产出中所占的份额。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二、增长核算方程
• 基本原因:对一国积累生产要素的能力以及投资 于 知识生产的能力产生影响的变量,如人口增长、 金融部门的影响力、一般宏观经济环境、贸易制 度、政府规模、收入分配、地理的影响以及政治、 社会的环境等。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 生产方程:
Yt=F(Kt,Rt,Nt,At,St)
– 式中,Yt为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Kt、Rt和 Nt分别表示 总资本存量、自然资源和劳动投入;At表示该经济应用 知识的储量;St则代表上面所说的基本因素,或称其为 “社会文化环境”或 “社会能力”,这是经济运行所 不可缺少的。
– 第三节 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没有技术进步的新古典增长模型
• 稳态
– 生产要素投入量 – 如果sf(k) >(n+δ) k,sf(k)大于资本广化所需的投资,则
资本存量的变化量为正数,资本存量增加; – 如果sf(k) <(n+δ) k,sf(k)小于资本广化所需的投资,则
资本存量的变化量为负数,资本存量减少; – 如果sf(k) = (n+δ)k,即投资量等于资本广化所需的投资
• 增长核算方程表明:
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技术 进步率
– 由此,经济增长的源泉可归结为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 术进步
– 第二节 增长核算 二、增长核算方程
• 增长核算方程还可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
A Y N K
AY
N
K
表达式∆A/A被称为索洛余值。表明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 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了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 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计算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