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具培训资料
品管组织
进料检验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品管组织
品质检验
制程检验 PQC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 OQC 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品质管理
品质工程 QE Quality Engineering
一控:
控制自检合格率
a
10
四、要有满意的员工
品质变异要素(4M1E)
1、MAN(人)
2、MACHINE(机)
3、MATERIAL(料)
4、METHOD(方法)
5、ENVIRONMENT(环境)
a
11
再好的制度、体系也要由人来落实
无法落实的原因:
没有遵守标准及规定的习惯
没有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
1989— ●美国国防部颁<全面品质管理指引>
1987— ●美国设立“Baldrige”国家品质奖
●欧洲共同体开始推行ISO9000
1986— ●戴明提出品质管理十四要点
1985— ●美国开始提出TQM
1979— ●美国Vogel出版<日本第一>
●美国NBC播放(日本能,为什么我们不
能?) 从此带来学习日本管理的风潮
① 明白、理解标准书的意义、背景,非遵循
而已。
② 让作业推动者参与标准的提案与修正。
a
21
产品号 图示
作业标准书
工序
工序名称
检验标准
编
号
操作说明及注意事项
检验项目
项 次
项目
规格
检验方法
项次
使 用 物 料
名称
规格
数量
项次 名称 规格 数量
使 用 机 具
标 准 工 时
制成 制
审核 订
核可
标准 不良
率
符号 ①
1965— ●日本推行CWQC
1961— ●日本石川博士推行QCC
1956— ●美国费根堡推行TQC
1951— ●日本设立戴明奖
1950— ●戴明博士到日本指导品质管理
提出SQC+PDCA
a
5
做好品质的十大工程
➢ 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
➢ 调整品管组织的功能
➢ 全员参与、团队合作
➢ 要有满意的员工
➢ 重视教育训练
②
修 订
日期
修订
③
④
发
部 门
品 管
制 造
技 术
行
签 收
者
说明:1.本标准书由技术部作成,经厂长认可(修订亦同);
2.作为生产部门各工序作a 业之依据。
22
八、好的环境品质
从企业“环境”面貌改变“人”的 工作面貌,从而提升“人的品质”
a
23
九、要有品质好的供应厂商
供应厂商评鉴
经营主管的经营理念
干部群的素质及管理能力
3 评价特性、分析要因
2 选题
1 圈名、圈长、登记
a
20
七、管理及工作方法制度化、标准化
所 谓 ① 明确指示,某种欲实现并维持的状态。 标准化 ②作业人员正确执行。
优点 缺点 对策
① 维持作业水准,安定品质、成本、生产性。 ② 藉著标准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① 一旦养成依规定行事的话,便容易 停业创意思考。
第一篇 品 质 概 论
品质的认识 为什么要管理品质
a
1
品质 A B C
· 品质是一种以最经济的手段,制造出市场上最有用 的产品
——戴明 · 品质是一种合用性,而所谓“合用性”是指产品 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
——裘兰 · 品质是一种能令消费者或使用者满足,并且乐意 购买的特质
——石川馨
a
2
3.重视品质,追求卓越 4.重视研究发展 5.建立“服务顾客,满足
顾客”的企业文化 6. 弹性与变革的经营策略
a
7
二、调整品管组织的功能
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
行政副总
销售副总
生产副总
技术副总
人事部 总务部 总经理室 销售部 财务部 生管部 采购部 资材部 制造部 品管部 技术部 开发部
a
一课 二课 三课 四课 8
5. 散布图法
6. 管制图法
7. 直方图法(柱状图)
8. 分布图法
9. 实验设计
10. 推移图法
11. 抽样计划 a
19
QCC15周展开法
13 发表会 12 发表会准备
11 总检讨 10 成果报告
9 成果比较、标准化
8 对策、效果确认 7 对策、组织分工
6 分析原因 5 收集数据
4 决定数据收集方法
品质保证 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稽核)
(Quality Audit)
• 检验:发现问题,消除不良流动
• 管理:预防问题,解决问题 a
9
按工艺、按标准生产
三自: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检查 自己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的产品 自己做好加工者、日期、品质状况等标记
➢ 要持续不断的改善
➢ 管理及工作方法制度化、标准化
➢ 好的环境品质
➢ 优良的供应厂商
➢ 要争取成功的顾客,并a 建立密切关系
6
一、最高主管的决心与承诺
企业优势竞争力之表现
优势竞争力
产品力 销售力 形象力
1.永续经营的理念与 远见善尽 对员工 顾客、社会、的责任
2.视员工 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并全力培育发展
训练预定表
★ 应会已训练 △ 应会不会 ※ 可a以不会
15
六、品质要持续不断的改善
AP CD
a
16
品质管理的裘兰三部曲 品质规划
品质控制
品质改善
a
17
改善(解决)问题步骤
发现问题
调查问题
N
解决问题
比较结果
做成结论
OK
修订新标准
实a 施
18
品管应用手法
1. 查检表
2. 层别法
3. 柏拉图法
4. 特性要因图(因果图、鱼骨图)
没有数据观念,不会活用QC手法
做事被动,上班只是为了钱,没有成
就感
a
12
五、重视教育训练
工作为什么做不好 ? !
不愿
不知 不会
不能
a
不好
13
1998年干部培训计划
月份 课程 时数 地点 培训对象 讲师 准备事项
1 2 3 4 5 6 7
计划每人训练时间 80--100小时 a
14
项目 日期 姓名
制度化、标准化应用程度
科学管理工具被应用程度
厂房及环境品质
机器设备
材料来源
品管制度及检测记a 录
24
5R 法
Right Quality 适质
Right Price
适价
Right Quantity 适量
Right Time
适时
Right Place
品质保证与检查
所谓「这制品万一故障了,也是免费 修理」的做法,只算是「补偿」,而 非保证。
品质保证除了靠保证各项要因的制 程过程外,并无其他办法。
a
3
品质管理再认识
品质非仅为制品的品质 而是与业务、服务等品质 紧密关联。
全面品质管理
a
4
TQM
CWQC
TQC SQC
QI
TQM发展历程
1991— ●欧洲EFQM设立两个品质管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