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X射线物理

第一章X射线物理


• 连续X射线的最短波长λmin:
光子能量的最大极限hυmax等于入射电子 在X射线管加速电场中所获得的能量eU,即
h max eU
h c eU
m in
m in

hc eU
m in

1.24 U
• 左下式中,U的单位为kV, λmin的单位为nm
• 可见,连续X射线的最短 波长只与管电压有关
二、X射线产生机制
1. 电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高速电子与靶物质作用的过程较复杂。
高速电子带负电荷,在物质中主要与原子核 的正电场及轨道电子的负电场作用。当高速电子 穿过物质时几乎会与相遇的每个原子发生作用, 作用很频繁。如一个动能为1MeV的高速电子在被 阻止前会遭受1万次的碰撞,每一次碰撞电子不 仅要损失部分能量还会改变运动方向。
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 →
哪一张是真的?
一、X射线的产生
1. X射线产生条件
在高真空管内高速行进成束的电子流 撞击阳极靶(钨、钼等)时与原子核或内层 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X射线,即高速电子流 和靶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X射线。
X射线产生条件
产生X射线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①电子源:根据实际情况提供足够数量的 电子。 ②高速电子流:在高真空管内施加高电压 的电场使电子获得足够的动能。 ③适当的靶物质:特定材料制成的、能经 受高速电子流撞击的阳极靶面。
连续X射线
+
2.连续X射线 X射线管发出的X射线是由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
线两部分组成的混合射线。 连续放射:又称韧致辐射
是高速电子流撞击阳极靶面时,与靶物质的 原子核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连续波长的X射线(连 续X射线)的过程。
阴极电子撞击阳极靶面的动能取决于管电压的 大小,管电压越高,阴极电子获得的动能就越大, 由于单位时间内大量能量不等的电子同时撞击靶面, 与靶原子相互作用中损失的能量各不相同,因而发 出的X射线光子的能量也互不相同,大量的X射线光 子组成了具有频率连续的X射线发射谱。
。 • 3)标识辐射的X射线波长是由跃迁的电子能量差
决定的,与高速电子的能量(管电压)无直接关 系,主要决定于靶物质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越 高,产生的标识辐射的波长越短。
三、X射线的基本特性
• X射线的穿透作用 • X射线的荧光作用 • X射线的电离作用 • X射线的热作用 • 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效应
3 标识放射:又称特征辐射
h E2 E1
hυ为特征量 E1为跃迁后的能量
不同的靶物质发出的X射线的波长不同, 原子序数越高,产生的X射线波长越短。标识X 射线与X射线管的管电流无关。
特征辐射/标识辐射 标识X射线的波长同阳极靶原子的结构 有着密切的联系,仅取决于阳极靶物 质,与X射线产生过程中的其它因素无 关。
X射线的化学和生物特性 1)、感光作用 2)、脱水作用/着色作用 3)、生物效应
第二节 X射线辐射场的空间分布 一、X射线强度
1.X射线的强度 单位时间内垂直于X射线束的单位面积上通过
的光子数和能量的总和叫做X射线线的强度。 X射线线的强度是X射线的质与量的综合指标,它
按人体组织对X射线透射性能的不同分 为三类:
易透性组织 中等透射物质 不易透射性组织 易透性组织 中等透射物质 不易透射性组织
气体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
骨骼
脂肪组织
软骨 血液
2、荧光作用 当射线照射某种物质时,能够发出荧光,具有这
种光特性的物质称为荧光物质。 如钨酸钙、铂氰化钡、银激活的硫化锌镉等荧光
保持管电流不变,将管电压从20kV增 加到50kV时,测量各波段的相对强度而绘 成的连续X射线谱。
连续谱的X射线强度是随 波长的变化而连续变化的。 每条曲线都有一个峰值; 曲线在波长增加的方向上 都无限延伸,但强度越来 越弱;在波长减小的方向 钨靶在较低管电压上 短下, 波的曲 极连续线 限X都 波射存 长线在的谱一极图 个限称值为。
电子在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分为碰撞损失 和辐射损失。
碰撞损失只涉及原子的外层电子,这部分能 量将全部变为热。
辐射损失涉及内层电子和原子E E核热 E。电离 E辐射 电子与靶原子因碰撞而损失能量的过程就是 能量转换的过程。
E E热 E电离 EE辐E射热 E电离 E辐射
当时不甚了解其性质,故用了数学上的未知数 “X”表示,称为“X射线”(X-ray),简称X射线 或X光,又称“伦琴射线”。X射线的发现为自然科 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伦琴荣获了1901年度首 届诺贝尔物理学奖。
1895年12月28日伦琴写出了他的第一篇关于X 射线的论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 目前,X射线已经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和治疗、工 业探伤、民用安全检查、物质结构分析等领域。
不同靶材料的辐射光子的能量和波长 也不同。每一种元素的标识X射线的波 长是固定不变的。
特征辐射/标识辐射
• 产生标识X射线的最低激发电压U必须满足 eU W

W为脱出能。eU
W
时,U
W e
为最低激发电压,不
同的激发电压产生的标识X射线量占总的X射线量
的比率是不同的。
小结 • 1)连续谱的形状与靶的材料无关。 • 2)连续谱存在一最大的能量值,它取决于管电压
第一章 X射线物理
X射线的发现
1895年11月8日,德国物理学家威廉·康拉德·伦 琴在德国沃兹堡大学实验室用克鲁克斯管研究高真 空下放电现象时,却发现距克鲁克斯管约1米远处 的一块氰亚铂酸钡纸屏风上发出了荧光,伦琴认定 克鲁克斯管中发出了一种能够穿透某些物质而又看 不见的射线,进一步的试验,用书本、木板等都遮 不住这种射线,更甚者,当伦琴用手去拿那块纸屏 风时,竟在纸屏风上看到了自己手骨的影像。
物质受X射线照射时,物质原子被激发或电离,当 被激发的原子恢复到基态时,便可放出荧光。
X射线荧光作用的应用:
• X射线透视荧光屏、增感屏、影像增强器、闪烁 计数器等。
• 电离作用 • 具有足够能量的X射线光子不仅可从原子中击脱
电子产生一次电离,脱离了原子的电子还能与其 他原子碰撞产生二次电离。 • X射线电离作用的应用: • X射线剂量仪器探头原理及X射线损伤和治疗的基 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