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古诗静夜思教案【篇一:幼儿园教案-静夜思】《静夜思》教学设计一、介绍作者1、教师出示中秋赏月图问:图中表示的是什么时候?人们在做什么?你在做什么?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2、屏幕演示: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
他一生写了很多古诗,将近有一千首,他的诗想像丰富,风格豪放,正因为他的诗写得多,写得妙,简直就像一位作诗的神仙,所以人们就称他为“诗仙”。
二、从图画意境进入古诗,导入课题1、在这时候,李白又在干什么?(学生们大胆猜测)2、故事导入:在远古的唐朝,同样是这样一个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明亮地照着苍茫大地。
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
月儿圆了,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与亲人分享这人间最温暖的时刻。
他只身一人离家在外,看到这样圆圆的月亮,他想起了自己的故乡,想起了亲人。
深深的思念中的他只能以写诗来排走心中的寂寞。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留传千古的诗——《静夜思》。
3、课件演示揭题:《静夜思》教师板书课题。
三、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1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和难认的字,就找拼音朋友帮帮忙。
2再次读诗,把诗句读通顺,读连贯。
1)出示全诗,生字在诗句中出现。
指名读。
(相机点拨:“静”、“疑”、“霜、“故”“乡”组词语,做动作理解“举”、“望”。
)2)生字从诗句中跳了出来,去掉音节读。
3)齐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畅。
(出示诗句与词语) 3 引导学生理解“故乡”:同学们,能大声地告诉老师你的家乡在哪里?能用一句话介绍你的家乡吗?(引导学生用“家乡”说话,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 4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故乡”两个字的四、朗读全诗,理解感悟1 师:同学们都爱自己的家乡,那大诗人李白孤身一人,在外漂泊已久,他想自己的家乡吗?自由地多读读古诗,思考老师的问题。
2 生答:诗人想念自己的家乡。
师:你是从哪句诗感受到的?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抓住“思”体会作者的思乡情。
出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的动画。
李白在诗中写了两个动作是什么?他举头做什么,低头做什么?谁来做一做这两个动作。
看课件,认真观察诗人是怎么举头、低头的。
给你什么感觉?(沉重,伤心,难过)李白抬起他的头像举千斤重,举得好费力。
孩子们,你们说这句诗到底该怎么读?师用沉重的语气范读并画出节奏。
哪些字该读重些呢?(举,思)生试着用沉重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3 结合插图,说说如果你是作者,站在窗前,望着皎洁的月光,会想到什么,心情又会怎样。
生答:当诗人望着圆圆的月亮时,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亲人,感到十分的孤独。
4 带着这样的心情,在音乐声中再次朗读古诗,渲染气氛。
5 那么,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他会如此悲伤?读读第一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由发言。
(重点理解“霜”,可出示秋天霜降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再结合插图,让学生知道月光照到地上就好像地上铺了一层霜。
)你能读好这一句诗吗?6、朗读,引导。
诗人这样描写,给了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冷清)师描述:今晚,银白色的月光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冰冷的霜一样。
环境如此冷清,再加上诗人远离亲人的孤独,就更感到冷清了。
师用冷清的语气范读。
生试着用冷清的语气读,注意节奏。
五、创设情景,吟诵古诗1、简介背景:当时李白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钱也用光了,又得了一场大病。
中秋的夜晚,别人都回到故乡,与父母、妻儿、朋友团聚。
只有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迟迟不能入睡,霜一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没有一个人给他添一件衣服,没有一个人给他生个火盆,没有一个人来照顾他,更没有一个人陪他说说话。
他多孤独啊!他更加地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了,他举起和低下的不仅仅是头,而是游子心中那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啊!2、同学们互相说说:看着明亮的月光,如果你是李白你会想起故乡的什么?3、思念亲人——孤独地读诗想到了亲人:会想到哪些亲人呢?(父母、孩子、妻子等)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孤独地读诗,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读诗中表达出过渡:李白的这首诗写得多好啊!直到现在,每当月圆之时,想家之际,许多远在异国他乡的人们都会含着眼泪吟颂它。
让我们把这重重的浓浓的乡愁带到诗中来吧!学生们读诗六、指导书写“故乡”1、观察占格2、小组交流3、描红书写4、展示七、作业1、把《静夜思》这首诗读给家长听。
2、书写生字板书设计: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篇二:幼儿园中班用古诗】咏鹅(骆宾王)山中(王勃)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回乡偶书(贺知章)咏柳(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凉州词(王之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篇三:明日歌,幼儿园中班教案】篇一:明日歌明日歌第一课时:活动目标:1. 喜欢听、读古诗《明日歌》,乐意参加模仿游戏。
2. 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能有感情的诵读古诗《明日歌》。
3. 萌发幼儿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活动准备:光盘、古诗挂图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1. 教师与幼儿通过谈话进行导入。
请小朋友说说我们昨天做了什么,今天正在做什么,今天的事能拖到明天吗?2. 教师出示古诗图片,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图片上的内容和情境。
3. 讲故事《等明天》。
二、诗词熟读1. 播放光盘,幼儿欣赏《明日歌》,体会古诗描写的内容和音韵美。
2. 教师带领幼儿熟读古诗。
三、诗词朗诵1. 播放光盘,幼儿欣赏“经典诗词”部分。
2. 配合视频画面,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诗词大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3. 幼儿熟读《明日歌》后,教师领读示范。
4. 幼儿展示。
四、游戏活动我的明天我做主、下一个会是谁五、教师小结小朋友要珍惜时间,不要总把今天要做的事拖到明天,到了什么也不能做的年纪才后悔。
集体朗诵古诗。
第二课时:诗词吟诵活动目标:1. 通过趣味吟古诗《明日歌》,感受不同的吟诗方式。
2. 能演唱并表演古诗《明日歌》,在唱和舞的过程中,加强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3. 体验唱古诗的快乐,感受音乐的旋律美。
活动准备:光盘、纸质的时间、日历、钟表盘活动过程:一、诗词复习1. 教师播放光盘,幼儿观看“经典诗词”和“吟诵唱舞”部分,熟练掌握诗词内容。
2. 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朗诵古诗《明日歌》。
二、诗词吟诵1. 教师先做古诗《明日歌》的趣味吟诵示范,激发幼儿的乐趣。
2. 教师与幼儿互动吟诵古诗《明日歌》,注意发音准确。
3. 幼儿示范表演。
三、诗词唱舞1. 教师边读诗句,边做诗句动作示范和讲解。
2. 教师播放《明日歌》歌曲动画,孩子在欣赏古诗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古诗音乐的音韵美。
3. 再次播放古诗歌曲,教师随着歌曲做诗词动作。
4. 教师带领幼儿,边学唱古诗歌曲,边做诗词动作。
5. 播放歌曲动画,教师带领幼儿在歌曲旋律中,用劝诫的情感来学唱歌曲。
四、游戏活动看谁的反应快、韵律游戏五、教师小结集体表演古诗《明日歌》。
幼儿分别讲述,自己明天想做什么,将来想做什么。
第三课时:才艺表演训练活动目标:1. 感受秋天落叶的美。
2. 尝试自编落叶的儿歌。
3. 体验和小树叶玩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收集各种不同的树叶、硬纸做的黄色、红色小树叶若干。
活动过程:一、复习及导入1. 复习古诗2. 导入活动:教师和幼儿集体欣赏收集来的落叶。
展示不同形状的落叶。
“小朋友在户外看了落叶,谁来说说落叶是什么样子的?” 描述飘落的情景。
树叶是怎样从树枝上落下来的?在空中的时候像什么?落叶都会飘落到那些地方呢?二、才艺表演训练1. 教师带领幼儿学习《小树叶》,注意发音要准确。
2. 才艺表演训练的舞蹈动作描述。
3. 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儿歌结构。
4. 幼儿尝试自编儿歌。
三、拓展活动---顺口溜《小毛衣》四、游戏活动扫落叶、说山诗词会五、教师小结幼儿每人拿2片叶子,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篇二:七彩幼儿园中班古诗中班古诗绝句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明日歌文嘉明日复明日, 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 万事成蹉跎。
七步诗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梅花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宿山寺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早发白帝成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游子吟孟郊塞下曲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篇三:八月中班教案莎利文康复中心8月份教学计划(自我保护)中班8月第一周活动计划日康复教育计划教学周次:8月第一周教学对象:中班8月第一周主题课单元活动1(z)教学名称:地震时怎么办教学目标:让幼儿知道什么叫地震,知道地震时应该怎样办。
教学准备:纸房子布娃娃地震录象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观看地震录像2、谈话感受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不幸。
提问:1、你看到了什么?(说说地震时的情景) 2、看到这些情景有什么感受?想说点什么? 3、发生地震时怎么办?1、让幼儿理解地震时自救的重要性2、学习自救方法如果时间允许应该迅速离开家,跑到一个建筑物少且比较空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