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最新-河流专题课件 精品
高考地理最新-河流专题课件 精品
具体与模糊; ③表述缺乏层次性,逻辑混乱,用词不当。 图导思维
水系 特征 典例1 自 然 特 征
河流
水文 特征
河 流 与 人 类
典例2
塑造地貌
二、典型例题剖析
典例3(2) 错因分析及总结提升 审题不认真:把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当做尼罗河 生题找联系(公路网时间通达度等值线),熟题找差异 ①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灌溉水源和肥沃的淤泥;
季节变化特点:洪水期出现在北半球夏季,枯水期出现在北半
球冬季。
原因:尼罗河的径流量主要来自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北 半球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出现在夏季;干季出现在冬季。
尼罗河三个源流的流域大部分,以及流域降水量最丰富、产 流量最多的地区,位于北半球热带草原带
甲河切穿刚果盆地,流经高山峡谷,落 入海口处 的流速 流 水 沉 积 作 用 差大,水流急,不利于泥沙沉积。乙河
研磨经典试题,提高应试能力
以河流专题为例
二、典型例题剖析
典例1 错因分析及总结提升
①成因分析没有针对性;
注意建模,以图导思维的形式组织答案;
②罗列所有知识点,不分主次;
主要和次要的技巧:主要的、熟悉的、精彩的放在前面; ③不能结合区域的具体特征。 注重图文信息提取,高考一般是没有无用的信息。
二、典型例题剖析
②塑造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③导致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生产有明显季节变化。
二、典型例题剖析
典例4 错因分析及总结提升 ①审题不认真,没有听出弦外之音 动脑做一些新题,培养地理直觉
②表述逻辑混乱
图导思维 ③表述不专业,思维缺乏广泛性 记忆一些套路
河流热点
水系 特征 典例1 自 然 特 征 河流与工 农业生产 典例3
河流
水文 特征
河 流 与 人 类
河流与 防灾减灾
典例4
典例2
流域的 开发与整治
塑造地貌
典例1 说明图中河流特征及其成因。
水系 河 流 特
①多内流河和时 令河,河流短小
深居内陆;降水量 少,蒸发量大;
特征
征
水文 特征
②(流量小)流量季 节变化大(有断流现
以高山冰雪融水
和山地降水补给
为主,受气温、 降水变化影响。
形成 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 地貌 为发展农业提供了 平坦的土地和肥沃的土壤
可导致山洪或 泥石流 等灾害 山地型河流 侵蚀 作用、 搬运 作用为主
形成 V形谷,瀑布、峡谷、喀斯特地貌(崎岖不平)等
水能 资源 丰富的旅游资源、
③含沙量高,形成地上河 ④地形平坦,水流不畅 ⑤河道弯曲,流速慢 ⑥降水季节变化大 ⑦支流众多,南北支流同时汇入干流
涵养水源 功能下降
植被 破坏 保持水土 功能下降
洪水期水 位上升
河道淤积, 河床变浅 水土 流失 湖泊 淤积
湖造田, 不合理建筑
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泄洪能力减弱 平原型河流 以 堆积 作用为主
典例3(1) 错因分析及总结提升 ①审题不清(逐一分析三条支流的径流量变化特点) 慢审题,快做题; ②表述不够科学(尼罗河属热带草原气候×) 模仿课本、高考题的表述方式;
③论据不够充分
数学的证明方法
二、典型例题剖析
典例2 错因分析及总结提升
①不熟悉河口三角洲的形成原理; 回归课本; ②只有原理,没有分析(含沙量大,流速慢);
象),有结冰期
天啊,12分我怎么会 才得4分啊? ①图中河流流量较小。原因:深居亚欧内部,远离海洋,且受
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河流流量较小。 ②河流水位变化大,汛期在夏季,多时令河。成因:分布在干
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气温年际变化大导致河流水位变
化大。 ③河流流速快。成因:流域内山地高原相间,落差大,水流急 ④含沙量大,有结冰期。成因:流域内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 低,含沙量大;最冷月月均温小于0℃,有结冰期。 水系特征及其成因: 河流发源于天山,上游支流多,下游多时令湖,流域内落差大, 水流急。
典例4
流量 (立方米/秒) 61000 52000 43000 34000 1998年水位 31 历史最大流量 34
历史最高水位
水位 (米) 37
25000
16000 7000 6月 1998年流量 28
7月 图4长江某水站的水文资料
8月
9月
25
①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我哭啊,6分 我得0分!?
②海水的顶托作用
典例3 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
白 尼 罗 2000 河 4307 1000 ① 阿特巴河 4300山峰 青 尼 罗 河 ① 1000 海 洋
4620
1500 10°
1500
等降水量线(mm/年) 河流
东 1200 30°
非
高
原 0°
湖泊
40°
图3
二、典型例题剖析
典例3(1) 错因分析及总结提升
甲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小,乙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大。 气候—甲:纬度位置看,流域内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覆盖 率 高,水土流失较轻。乙:流域内亚热带季风气候,且植被覆盖 率低,水土流失较严重 地形—甲:从等高线看,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 河口海岸陡峭,不利泥沙沉积乙: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 平坦,河流流速缓,易于泥沙沉积 沙量—甲:流速快,泥沙沉积少,上游多,流经盆地地形,泥 沙沉积较多。乙:流速慢,泥沙沉积多
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水流
和缓,有利于泥沙沉积
甲河含沙量较低,因为刚果河流经刚果
盆地,流速较小,易于沉积;且从纬度
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 入海口处 的含沙量 (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乙河 因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 较严重,因此含沙量较高。
典例2 比较甲图和乙图所示河流河口三角洲面积大小 并分析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