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同步教案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二章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同步教案1

记法(1) 用一个__希腊字母__α,β,γ等来表示,如上图1中的平面记为平面α (2)用两个大写的___英文字母___(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顶点)来表示,如上图1中平面记为平面AC 或平面BD(3) 用三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不共线的顶点)来表示,如上图1中的平面记为平面ABC 或平面_BCD __等(4)用四个大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_顶点_)来表示,如上图1中的平面可记为平面ABCD2.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表示A 是点,l ,m 是直线,α,β是平面.3.公理14.公理25.公理3例题精讲【题型一、平面的概念】【例1】下列命题:(1)书桌面是平面;(2)8个平面重叠起来要比6个平面重叠起来厚;(3)有一个平面的长是50 m,宽是20 m;(4)平面是绝对的平、无厚度、可以无限延展的抽象的数学概念.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方法技巧】习惯上,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在一个具体图形中也可以用三角形、圆或其他平面图形表示平面.【题型二、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表示】【例2】.如图所示,平面ABEF记作平面α,平面ABCD记作平面β,根据图形填写:(1)A∈α,B________α,E________α,C________α,D________α.(2)α∩β=________.(3)A∈β,B________β,C________β,D________β,E________β,F________β.(4)AB________α,AB________β,CD________α,CD________β,BF________α,BF________β. 【例3】.已知直线m⊂平面α,P∉m,Q∈m,则( )A.P∉α,Q∈α B.P∈α,Q∉α C.P∉α,Q∉α D.Q∈α【方法技巧】从集合的角度理解点、线、面之间的关系(1)直线可以看成无数个点组成的集合,故点与直线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2)平面也可以看成点集,故点与平面的关系也是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用“∈”或“∉”表示.(3)直线和平面都是点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看成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故用“⊂”或“⊄”表示.【题型三、关于数学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互译问题】【例4】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1)三个平面α,β,γ相交于一点P,且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于PA,平面α与平面γ相交于PB,平面β与平面γ相交于PC.(2)平面ABD与平面BDC相交于BD,平面ABC与平面ADC相交于AC.【方法技巧】学习几何问题,三种语言间的互相转换是一种基本技能.要注意符号语言的意义,如点与直线、点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直线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只能用“⊂”或“⊄”.由图形语言表示点、线、面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的区别.【题型三、三个公理的理解】【例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1)一点和一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2)经过一点的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3)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4)首尾依次相接的四条线段在同一平面内.【方法技巧】公理2是确定平面的依据,对涉及这方面的应用,务必分清它们的条件;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要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问题中的点、线,要注意它们可能存在的不同的位置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不同结果.【题型四、点共线与线共点的问题】【例6】已知△ABC在平面α外,AB∩α=P,AC∩α=R,BC∩α=Q,如图.求证:P、Q、R三点共线.【方法技巧】证明点线共面的常用方法:(1)归一法:先由部分元素确定一个平面,再证其余元素也在这个平面内,其中第一步要应用公理2,第二步要应用公理1.(2)重合法:应用公理1,先由部分元素分别确定平面,然后应用公理2证明这几个平面重合.●误区警示易错点:对于条件所给的点的位置关系考虑不全面例:空间中四点,如果任意三点都不共线,那么由这四个点可以确定多少个平面?[错解]因为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由题设条件中的四点可确定四个平面.[错因分析]忽略了四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的可能.[思路分析]空间中任意三点都不共线的四点有两种位置关系:一种是任意不共线的三点所确定的平面过第四个点,此时,这四个点只能确定一个平面;另一种是任意不共面的三点所确定的平面不过第四个点,此时,这四个点可确定四个平面.[正解]一个或者是四个.巩固训练1.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①三角形是平面图形;②四边形是平面图形;③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面图形;④圆是平面图形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右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MNPQ表示的平面不能记为()A.平面MN B.平面NQPC.平面αD.平面MNPQ3.用符号表示“点A在直线l上,l在平面α外”,正确的是()A.A∈l,l∉αB.A∈l,l⊄αC.A⊂l,l⊄αD.A⊂l,l∉α4.三点可确定平面的个数是()A.0 B.1 C.2 D.1或无数个5.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A.没有其他公共点B.仅有这一个公共点C.仅有两个公共点D.有无数个公共点6.看图填空:(1)AC∩BD=________. (2)平面AB1∩平面A1C1=________.(3)平面A1C1CA∩平面AC=________.(4)平面A1C1CA∩平面D1B1BD=________.(5)平面A1C1∩平面AB1∩平面B1C=________.(6)A1B1∩B1B∩B1C1=________.7.求证:一条直线和两条平行线都相交,则这三条直线共面.8.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交于三条直线,即α∩β=c,β∩γ=a,γ∩α=b,已知直线a和b不平行.求证:a、b、c三条直线必过同一点.(二)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梳理1.异面直线(1)概念:不同在___任何一个___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2)图示:如图(1)(2)所示,为了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作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来衬托.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__有且只有__一个公共点.(2)平行直线——同一平面内,__没有___公共点.(3)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注:(1)若无特别说明,书中的两条直线均指不重合的两条直线.(2)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两条直线平行3.公理44.等角定理5.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夹角)(1)定义: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作直线a′∥a,b′∥b,我们把a′与b′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与b所成的角(或夹角).(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α的范围:0°<α≤90°.(3)两条异面直线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a,b,记作a⊥b.例题精讲【题型一、空间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例1】已知a,b,c是空间三条直线,下面给出四个命题:①如果a⊥b,b⊥c,那么a∥c;②如果a,b是异面直线,b,c是异面直线,那么a,c也是异面直线;③如果a,b是相交直线,b,c是相交直线,那么a,c也是相交直线;④如果a,b共面,b,c共面,那么a,c也共面.在上述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0 B.1 C.2 D.3【方法技巧】1.判断空间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诀窍(1)建立空间观念,全面考虑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和异面三种位置关系.特别关注异面直线.(2)重视正方体等常见几何体模型的应用,会举例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判定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的方法(1)方法一:证明两条直线既不平行又不相交.(2)重要结论:连接平面内一点与平面外一点的直线,和这个平面内不经过此点的直线是异面直线.用符号语言可表示为A∉α,B∈α,B∉l⇒AB与l是异面直线(如图).【题型二、公理4、等角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E1,F1分别是棱AB,AD,B1C1,C1D1的中点.求证:(1)EF//E1F1;(2)∠EA1F=∠E1CF1.【方法技巧】求证两直线平行:一是应用公理4,即找到第三条直线,证明这两条直线都与之平行,是一种常用方法,要充分用好平面几何知识,如有中点时用好中位线性质等;二是证明在同一平面内,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求证角相等:一是用等角定理;二是用三角形全等或相似.【题型三、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3】如图,P是平面ABC外一点,PA=4,BC=,D,E分别为PC和AB的中点,且DE=3.求异面直线PA 和BC所成角的大小.【方法技巧】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为:(1)找出(或作出)适合题设的角——用平移法,遇题设中有中点,常考虑中位线;若异面直线依附于某几何体,且直线对异面直线平移有困难时,可利用该几何体的特殊点,使异面直线转化为相交直线.(2)求——转化为求一个三角形的内角,通过解三角形,求出所找的角.(3)结论——设由(2)所求得的角的大小为θ.若0°<θ≤90°,则θ为所求;若90°<θ<180°,则180°-θ为所求.2.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1)求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关键在于作角,总结起来有如下“口诀”:中点、端点定顶点,平移常用中位线;平行四边形柱中见,指出成角很关键; 求角构造三角形,锐角、钝角要明辨;平行线若在外,补上原体在外边.(2)如果求得的角的余弦值为负值的话,这说明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应该是所求角的补角,所以在指明所求角的时候,应该说“这个角或其补角”即为所求的角.特别提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0,2π].巩固训练1.不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异面C .平行D .相交或异面2.如果两条直线a 和b 没有公共点,那么a 和b ( ) A .共面B .平行C .异面D .平行或异面3.空间中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不确定4.已知∠ABC =120°,异面直线MN 、PQ 其中MN ∥AB ,PQ ∥BC ,则异面直线MN 与PQ 所成的角为( ) A .60°B .120°C .60°或120°D .30°5.在空间四边形ABCD 中,如图所示,AB AE =AD AH ,CB CF =CD CG,则EH 与FG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 -A′B′C′D′中,E 、F 、E′、F′分别是AB 、BC 、A′B′、B′C′的中点,求证:EE′∥FF′.(三)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梳理1.空间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三种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②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③直线与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平面相交或平行的情况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2)符号表示:直线l在平面α内,记为 l⊂α;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M,记为_l∩α=M_;直线l与平面α平行,记为l∥α .(3)图示:直线l在平面α内,如图a所示;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M,如图b所示;直线l与平面α平行,如图c所示.2.两个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位置关系:有且只有两种①两个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②两个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2)符号表示:两个平面α,β平行,记为α∥β;两个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l,记为α∩β=l.(3)图示:两个平面α,β平行,如图a所示;两个平面α,β相交于直线l,如图b所示.例题精讲【题型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1】下列五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①如果a、b是两条直线,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一个平面;②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平面α 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平行;③如果直线a、b满足a∥α,b∥α,那么a∥b;④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那么b∥α;⑤如果a与平面α上的无数条直线平行,那么直线a必平行于平面α.A.0 B.1 C.2 D.3【方法技巧】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断:(1)空间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分类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类判断问题,常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决.另外,借助模型(如正方体、长方体等)也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2)要证明直线在平面内,只要证明直线上两点在平面α内,要证明直线与平面相交,只需说明直线与平面只有一个公共点,要证明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必须说明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例题精讲【题型二、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例2】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α内有两条直线a,b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α∥βB.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平行于平面β,那么α∥βC.若直线a与平面α和平面β都平行,那么α∥βD.平面α内所有的直线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α∥β【方法技巧】判断两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可把自然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搞清图形间的相对位置是确定的还是可变的,借助于空间想象能力,确定平面间的位置关系.例题精讲【题型三、用反证法证明线面关系】【例3】已知:直线a∥b,a∩平面α=P.求证:直线b与平面α相交.【方法技巧】到目前为止,我们认识了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但是我们只知道定义,没有充足的公理、定理可用,所以在证明有些结论时可以利用反证法.应用反证法证题时,要全面考虑反面的各种情况,逐一推出矛盾进行排除,具体步骤为:(1)假设结论不成立;(2)归谬;(3)否定假设,肯定结论.巩固训练1.圆柱的两个底面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B.平行 C.平行或异面 D.相交或异面2.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直线b⊂α,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 B.平行 C.异面D.平行或异面3.如果直线a∥平面α,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 )A.唯一一条直线不相交 B.仅两条相交直线不相交C.仅与一组平行直线不相交 D.任意一条直线都不相交4.下列四个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①两条直线都和同一个平面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②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③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④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无数条直线没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A.4 B.3 C.2 D.15.如图所示,A′B与长方体ABCD-A′B′C′D′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有什么位置关系?6.如图所示,平面ABC与三棱柱ABC-A1B1C1的其它面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如图所示,下列符号表示错误的是()A.l∈αB.P∉lC.l⊂αD.P∈α2.异面直线是指()A.空间中两条不相交的直线B.分别位于两个不同平面内的两条直线C.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D.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3.a,b为异面直线,且a⊂α,b⊂β,若α∩β=l,则直线l必定()A.与a,b都相交B.与a,b都不相交C.至少与a,b之一相交D.至多与a,b之一相交4.空间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AC、BD中点,若CD=2AB,EF⊥AB,则EF与CD所成的角为() A.30°B.45°C.60°D.90°5.三棱台ABC-A′B′C′的一条侧棱AA′所在直线与平面BCC′B′之间的关系是() A.相交B.平行C.直线在平面内D.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6.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则()A.a∥βB.a在面β上C.a与β相交D.a∥β或a⊂β7.已知如图,试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下列点、直线和平面的关系:(1)点C与平面β:________. (2)点A与平面α:________. (3)直线AB与平面α:________.(4)直线CD与平面α:________. (5)平面α与平面β:________.8.如图所示,A,B,C,D为不共面的四点,E,F,G,H分别在线段AB,BC,CD,DA上.(1)如果EH∩FG=P,那么点P在直线________上.(2)如果EF∩GH=Q,那么点Q在直线________上.9.如图所示,AB是圆O的直径,点C是弧AB的中点,D、E分别是VB、VC的中点,求异面直线DE与AB 所成的角.10.如右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A1B1和BB1的中点,试判断(1)AM所在的直线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2)CN所在的直线与平面ABCD的位置关系?(3)AM所在的直线与平面CDD1C1的位置关系?(4)CN所在的直线与平面CDD1C1的位置关系?【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AB∥CD,AB∩α=B,CD∩α=D,AC∩α=E.求证:B,E,D三点共线.2.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90°,BC=2,DA⊥AC,DA⊥AB,若DA=1,且E为DA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3.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棱BB1的中点,画出由A1,C1,P三点所确定的平面α与长方体表面的交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