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优秀课件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优秀课件


方法
迟发型 48~72h内观察
速发型 15~30min内观察
结果
一、皮肤试验---点刺试验
将试验抗原与对照液分别 滴于试验部位的皮肤上
用针尖透过液滴轻挑一下 以刺破皮肤而不出血为度
1min后拭(吸)去试验抗原液
比皮内试验敏感性稍低,但假阳性较少; 皮试液浓度要比皮内试验高10~100倍。
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优秀 课件
超敏反应:已经致敏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 抗原刺激后,所引起的以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 损伤为主的异常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激发试验
激发试验(provocation test) 是模拟自
然发病条件,用少量超敏原引起一次较轻的超敏 反应发作,达到确定超敏原的一种体内试验。
基础 观察症状 症状好转
饮食
或减轻
1周后
症状未减轻
1周后 吃可疑的 导致 症状
过敏食物
加重
过敏原,重复3次
疑似
排除 食物所致过敏
确定 某食物为过敏原
四、其他方法
将超敏原直接与口腔黏膜接触,当口腔 口腔激发试验 黏膜出现肿胀和充血时,可判断为阳性
反应。
将超敏原滴于一眼,阳性反应为结膜充 结膜激发试验 血、水肿、分泌增加、搔痒,甚至眼睑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口吸入 测基础肺功能
激发物稀释液:
低浓度/小剂量→双倍浓度/剂量递增
1~1分半钟
阳性伴明显气促、喘息 吸入
测定肺功能 直至
支气管 舒张剂
激发物达到最高浓度 阴性反应
阳性标准/ 明显不适/ 临床症状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皮肤试验的特异性高

与受试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相关性较强

确定支气管哮喘的过敏原,尤其皮试结果不肯定时
④ 排除皮试时的假阳性反应和假阴性反应
⑤ 检测新制剂的抗原性、平喘药疗效及观察脱敏效果
缺点是每次仅能用一种抗原,要专门设备和技术,
⑥ 并需对病人进行训练并与之配合
三、食物激发试验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禁忌证 受试者在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甲亢、妊娠、严重咽喉炎、
呼吸道感染或肺炎等情况下一般不适宜作激发试验; 有过敏性休克,严重的血管性水肿及严重的喉头水肿病史者; 一周之内预防接种、职业性过敏因素的接触等。
非特异性激发:是用组胺等刺激物做雾化吸入, 以观察患者对Ⅰ型超敏反应的敏感性,进而分 析病因或判定疗效。
特异性激发:是用抗原如尘螨等做试验,对明确 超敏原有一定价值。
用于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检查。
一、皮肤试验---皮内试验
0.01~0.03ml/针
4mm/针
相同超敏原 不同稀释度
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假阳性出现的常见原因: ①皮试液含有非特异性刺激物; ②患者患有皮肤划痕征; ③操作手法较重; ④注入量较大或浓度过高; ⑤注入少量空气等。
如何避免假性结果的出现: 询问病史 必备抢救药品和设施
阳性对照
阴性对照
皮试液浓度 适应证
皮肤试验的应用
预防药物或疫苗等过敏 防治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结核菌素试验 评估机体细胞免疫功能 预防皮肤接触过敏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手捏式雾化器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射流雾化器 雾化抗原颗粒≤5微米
测定肺功能指标: 用力肺活量(FVC) 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 呼气流速(PEF) 比气道传导率(sGaw)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注意事项 受试者在检查前: 48小时:停!抗组胺药、色甘酸钠及皮质激素类药; 12小时:停!支气管扩张剂; 15分钟:实验室休息,病史、体检排除BPT的禁忌证。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结核菌素试验
是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通过观察局部是否出 现迟发型超敏反应,判断机体有无结核分枝杆菌感 染和对该菌的免疫力。
结核菌素试验
阳性: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或BCG接种成功; 强阳性:可能有活动性结核病; 阴性:机体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但应考虑: ①感染初期; ②老年人; ③重度结核病患者,机体处于免疫反应低下状态; ④患有其他疾病。
红肿。注意假阳性对结果的干扰。
将抗原吸入/滴入受试者鼻腔,出现鼻 鼻黏膜激发试验 黏膜水肿、苍白、鼻痒、流涕、喷嚏为
阳性。
第二节 IgE的检测
一、血清总IgE的检测
√ ELISA双抗体夹心法:操作简便,敏感性很 高,是测定血清IgE最常用的方法。
皮内试验较点刺试验有更好的敏感性
一、皮肤试验---斑贴试验
第一次读:48小时打开斑试器,间隔30min待斑试器 压痕消失后判定结果。
第二次读:第3天或第4天。 如怀疑光过敏,在斑贴试验的基础上给予紫外线照
射,操作过程相似。
结果分析及注意事项
假阴性出现的常见原因: ①皮试液的浓度过低或失效; ②老年患者或过敏性休克或哮喘大发作之后; ③皮试前用过抗组胺药或免疫抑制剂; ④操作不当将皮试液注入皮下或注入量过少等。
结果判断:
支气管反应有三种类型:速发、迟发和双重反应。 每次观察不能小于24小时。 测定指标 FEV1:重复性好,结果稳定; PEF:峰流速仪价格低廉、方便、不受场地限制,
与FEV1有较好的相关性,适合流行病学调查; sGaw:敏感性好,但重复性稍差。
二、支气管激发试验(bronchial provocative test,BPT)
结果判断: 定性判断
变应原的确定常以定性试验判断结果。 ①阳性:气道反应性增高
FEV1、PEF较基础下降≥20%或sGaw下降≥35%, 有时伴有明显自觉症状或肺部闻及哮鸣音。 ②阴性:气道反应性正常 FEV1、PEF或sGaw<上述标准,正常值为阴性。 无论激发试验阳性或阴性,均应排除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因素。 可疑者,间隔2~3周后复检或2个月后再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