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一章 _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第二十一章 _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


对环比的介绍: 对环比的介绍:
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 月份与2004年7月 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 年 月份与 年 月 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 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 年 7月份与 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环比有环 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月份与 年 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 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 环比即与上期 的数量作比较。 的数量作比较。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 上期数 =(本期数 上期数*100% 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 %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 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 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 % 上期数 期增长多少 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 如:本期销售额为 万 上期销售额为350万 万 环比增长速度=( =(500-350)/350*100%= %=42.86% 环比增长速度=( ) %= % 环比发展速度= %=142.86% 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 %= %
(二)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的分析
知识存量的增长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
第二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二、经济周期的成因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类型 经济周期的含义: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也称经济循环和商业循环, 也称经济循环和商业循环,它是指经济处于生产 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 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3.00 2.39 2.15 2.07 1.76 1.71 1.64 1.36 1.09 1.01 0.88 0.65 0.08
注:实际GDP按1985年美元衡量。可以看出:1、美国的人均收入 是中国的10倍,是印度的30倍;2、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孟加拉 3、在 国的经济没有任何增长,几代人经历 1900年,阿根廷的收入是其南美邻国巴西的3倍左右,但现在的人 均收入基本相同;4、在1870年英国是最富裕的国家,但在按人均 收入的世界各国排序中,地位不断下降,阿根廷也是如此。
2、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g = (GDPi-GDP0)/GDP0 X100%
反映了国民经济在一定时期的增长速度与运行状 数值越大 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态,数值越大,经济增长速度越快。负值表示经济在 滑坡。 滑坡。 eg:某国2005年的GDP 10万亿本国货币 2006年的 2005年的GDP为 万亿本国货币, eg:某国2005年的GDP为10万亿本国货币,2006年的 GDP为10.8万亿,2007年的GDP为12.1万亿,则: GDP为10.8万亿,2007年的GDP为12.1万亿, 万亿 年的GDP 万亿 2007年相对于2005年的 定基)增长率: 年相对于2005年的( 2007年相对于2005年的(定基)增长率: 12.1-10) g= (12.1-10)/10X100%=21% 2006相对于2005年的 环比)增长率: 相对于2005年的( 2006相对于2005年的(环比)增长率: 2007相对于2006年的(环比)增长率: 2007相对于2006年的(环比)增长率: 相对于2006年的
2005年的人均GDP=18.4/13.8=1.41 2005年的人均GDP=18.4/13.8=1.41 年的人均 2006年的人均 年的人均GDP=20.9/13.15=1.59 2006年的人均GDP=20.9/13.15=1.59 2006年的人均GDP增长率为 年的人均GDP增长率为= 1.59-1.41) 2006年的人均GDP增长率为=(1.59-1.41)/1.41=12.8%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丹尼森的七类因素 劳动因素 1、就业人数人口结构及其年龄性别构成 、 2、工人工时数(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工人工时数(全日制与非全日制) 3、就业人员的教育年限 、 资本(包括土地) 资本(包括土地)要素 4、资本存量的增加 、 技术进步 5、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的劳动使用比重减少) 、资源配置效率(低效率的劳动使用比重减少) 6、规模的节约,以市场的扩大来衡量 、规模的节约, 7、知识的进展 、
期初实际 人均GDP (美元) 期末实际 人均GDP (美元)
增长率(每 年,%)
842 436 1330 1224 2244 401 649 2693 1284 499 413 378 349
16144 3417 17070 14288 18258 1748 2667 13589 3302 1200 885 662 375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和周期理论
学习内容: 学习内容: 第一节 经济增长 第二节 经济周期
本章讨论话题:
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长的异同
提示:可从经济增长的原因和表现来分析 通过网络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自己的观点, 下周上课分组汇报。
学习重点提要: 学习重点提要:
经济增长的因素 经济周期类型 乘数——加速数原理 乘数 加速数原理 如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消除经济周期的影响
Eg:某国2000年的GDP 12万亿本国货币 2006年的 2000年的GDP为 万亿本国货币, Eg:某国2000年的GDP为12万亿本国货币,2006年的 GDP为18万亿 万亿( 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 年不变价格计算), GDP为18万亿(以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2006 年相对于2000 2000年的国民产出指数为 年相对于2000年的国民产出指数为 =18/12=1.5倍 G=GDPi/GDP0=18/12=1.5倍 说明从2000年到2006年该国的GDP增长了50% 2000年到2006年该国的GDP增长了 说明从2000年到2006年该国的GDP增长了50%
定义包含的三层含义: (1)提供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提供产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 (2)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先进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或者说是必要条件; (3)制度和意识的调整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 )制度和意识的调整是技术得以发挥作用的充分条件。
世界各国经济增长
中国GDP 的增长 中国
思考: 思考: 为什么GDP GDP不能直接看成是经济增 为什么GDP不能直接看成是经济增 长率? 长率?
物价因素 人口变动 不能反映福利、 不能反映福利、环境污染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根据经济学家洛依的研究: 根据经济学家洛依的研究: 技术进步T 劳动供给L 资本积累K 技术进步T、劳动供给L、资本积累K是增加总产出 的三个重要因素, 的三个重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主要包括资源配置的改善,规 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模经济和知识的进展。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 劳动指劳动力的增加,劳动力的增加又可以指劳动 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 力数量的增加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这两方面对经 济增长都是重要的。 济增长都是重要的。 资本分为物质资本(有形资本)与人力资本( 资本分为物质资本(有形资本)与人力资本(无形 资本)。 资本)。
Eg: 某国2005年的GDP 18.4万亿本国货币 2005年的GDP为 万亿本国货币, Eg: 某国2005年的GDP为18.4万亿本国货币,人口为 13.08亿DP 万亿, 13.08亿,2006年的GDP为20.9万亿,人口为13.15 亿,则
国别 日本 巴西 加拿大 联邦德国 美国 中国 墨西哥 英国 阿根廷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印度 孟加拉国 时期 1890-1990 1900-1987 1870-1990 1870-1990 1870-1990 1900-1987 1900-1987 1870-1990 1900-1987 1900-1987 1900-1987 1900-1987 1900-1987
第一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源泉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一节 经济增长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库兹涅茨(Simo.Kuznets (一)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 Simo.Kuznets 库兹涅茨 Simo.Kuznets)1971年 经济增长下了这样一个定 接受诺贝尔经济奖时曾给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 义: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民提供种类 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这种不断增 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要的制度和思 想意识之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的。
(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2、萧条 、
萧条:是经济周期接近低谷部分。 萧条:是经济周期接近低谷部分。 萧条的特点是劳动力失业率高, 萧条的特点是劳动力失业率高,公众消费水 平下降,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存货积压, 平下降,企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存货积压, 利润低甚至亏损,企业对前景缺乏信心, 利润低甚至亏损,企业对前景缺乏信心,不 愿冒新投资的风险。 愿冒新投资的风险。
问题: 故事发生在1929年的世界性大萧条期间,冬 天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一个小男孩冻得瑟瑟发 抖,他问妈妈:“天这么冷,我们问什么不烧 煤”,妈妈告诉孩子说:“因为你爸爸失业了, 我们没钱买煤。”小男孩继续问妈妈:“爸爸 问 什么会失业?”妈妈无奈地说:“因为煤太多 了。”孩子更不理解了:“煤太多了?那我们 为 什么没有煤烧?”妈妈沉默了。
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f=(报告期人均GDP-基期人均GDP) 基期人均GDP f=(报告期人均GDP-基期人均GDP)/基期人均GDP GDP GDP X100%
剔除了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剔除了人口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反映了在社会经济发展 人们实际享受的经济增长,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指标。 中,人们实际享受的经济增长,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指标。
Y
N E A B C H D
T t1 t2 t3 t4 t5
(二)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繁荣、衰退、萧条、复苏。转折点是波峰和 谷底。波峰是衰退即将开始的高转折点, 谷底。波峰是衰退即将开始的高转折点,谷底 是复苏即将开始的低转折点。 是复苏即将开始的低转折点。 1、衰退 、 衰退:是周期波峰过去,经济开始向下滑坡。 衰退:是周期波峰过去,经济开始向下滑坡。 衰退期间,需求萎缩,从而生产和就业下降。 衰退期间,需求萎缩,从而生产和就业下降。 就业下降导致家庭收入减少, 就业下降导致家庭收入减少,又导致需求进 一步萎缩,利润也随着下降,企业经营困难, 一步萎缩,利润也随着下降,企业经营困难, 投资急剧降至最低水平。 投资急剧降至最低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