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一心理论文范文

大一心理论文范文

大一心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引言
心理健康教育是当代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构成单元,可从多个维度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1],使其养成出众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
学的作用重点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生成更加积极的力量,将培养
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视为最重要的教学使命。

积极心理学为心理健康
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意义,在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心理的同时,也
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应对困境与挫折的能力,最终为推动学生的健康
成长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第二,推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心理状态都存在正负两个方向[2]。

一般意义上,既往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其
要点,就在于妥善处理好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疏导问题症状,而并未把教育的重点安置在学生积极品质的锻炼上来。

有鉴于此,
高校唯有主动出击,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方可健全学生的心理健
康系统,以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实现教育目标。

第三,建设健全优质的教育环境。

可以肯定,一个优质的教育环境,能够推动许多事情的良性展开,并最终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

同样,积极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也有着本质的推动
意义与现实作用。

随着外在教育环境中推动积极体验的形成,每一
个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会随之不断增强,将环境的外在作用安置在
学生的内在心理,也可以使学生的积极人格也两种作用下得到很好
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第一,树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的。

学生之间在心理素质层面上是相同,但又有显著的差异性。

因此,基于每一个学生心理
素质基本一致,也给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给予了更大的发展
空间,并且在教育环境作用之下,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也
不尽相同,学生与学生间的客观差异可以说普遍存在。

而积极心理
学的引导,正是倡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差异性为出
发点,并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个大学生可以在原本的条
件下获得更大的发展和健全。

因此,高校不仅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以期帮助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升,还有必要最大
限度上利用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开展一些咨询活动还有其他的心理
健康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保证每一个学生的整
体发展、个性发展。

第三,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方面,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教师必须要充分体现其专业技能,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得
到有效地解决,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做到这一点也就一
定要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以及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努力加强自身的
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

积极地学习与掌握当下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
新路径。

另一方面,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积极心理学,自积极心
理学的理论过渡到积极心理学的实践。

惟其如此,教师在开展自身
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就不在只是单纯的关注学生的消极层面,通过
积极的教学治疗手段,更好的树立学生积极的心理健康养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过去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主要是以“解决问题”当成教育的唯一目标,而单方面的“解决问题”,显然充满了很强
的功利性,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更
有必要向积极的方面进行个性,借鉴积极心理学的引导下使得关注
信息更为立体化。

也只有真正的消除学生的一些消极心理,才可以
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孝凤.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4,12(04):151-154.
[2]覃梅芳.基于积极心理学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4,12(04):220-221.
大一心理论文范文二:消费心理学课程改革分析
关键词:消费心理学;课程改革;高职
一、引言
消费心理学与营销人员心理学课程是高职高专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设置让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掌握消费者基本的消费心理和行为规律,提高对消费行为的引导和预测能力,以更有效地开展市场营销活动。

该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必备的消费者心理分析能力和以消费者的心理规律和需要为出发点的思维习惯,提升学生情商素养,同时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其他技能的培养提供心理学支持。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
三、课程内容改革
四、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
五、教学评价的改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