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2015年8月《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单位(盖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制负责人:第一测绘院主要编制人: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来源 (1)1.2项目区范围 (1)1.3 项目区行政隶属 (1)1.4 项目任务 (1)1.5 项目完成期限 (2)2 项目区域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自然地理 (2)2.3 产业经济 (2)2.4 交通旅游 (3)3 资料使用 (3)3.1 基本资料 (3)3.2 补充参考资料 (4)4 引用文件 (4)5设计原则 (5)6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6)6.1 开本、尺寸和装帧 (6)6.2 比例尺 (6)6.3 投影 (6)7 图集结构和表示方法 (6)7.1 图集图幅编排 (6)7.2 图集表示内容 (8)7.2.1 第一部分:序图 (8)7.2.2 第二部分:区域图 (10)7.2.3 第三部分:街区详图 (11)7.2.4 第四部分:地名索引 (12)8 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13)8.1 技术路线 (13)8.2 工艺流程 (14)9 编制要求 (14)9.1 版式要求 (14)9.2 图例 (15)9.3 序图、区域图编制要求 (15)9.3.1 界线 (15)9.3.2 居民地 (15)9.3.3 道路 (15)9.3.4 水系 (16)9.3.5 山脉、山峰 (16)9.3.6 注记 (16)9.3.7 其他 (16)9.4 街区详图编制要求 (17)9.5 其他要求 (17)9.6 作业图幅分层结构 (17)10 组织实施和进度安排 (17)10.1 组织实施 (17)10.1.1 软件 (17)10.1.2 硬件 (17)10.1.3 编辑部人员构成 (18)10.2 进度安排 (18)11 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 (18)11.1 质量管理 (18)11.2 质量控制 (19)11.3 安全控制 (19)12 上交和归档成果 (20)12.1 上交和归档成果 (20)12.1.1 数据 (20)12.1.2 纸质产品 (20)12.1.3 技术文档 (20)12.2 成果归档要求 (20)13 附件 (21)附件一:图例 (21)附件二:标准图层 (23)附件三:样图 (25)《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1 项目概述1.1 项目来源《昌吉市城市地图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推广项目。
近年来,昌吉市大力实施“文化名市、生态美市、科教兴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以新疆“美食文化之都、宜居创业之城”为城市形象定位,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城市影响力、公共服务力、综合软实力、干部执行力”,打造新疆跨越式发展的先行区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示范区,努力把昌吉市建设成为现代制造加工业基地、活力创新和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使昌吉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成为全国14个重点开发区之一的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城市和17个城市群之一的乌昌石城市群重点建设城市,并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和双拥模范城市等多项国家级荣誉。
为了全面准确详实地展现昌吉市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昌吉市政府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测绘文化需求,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和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局的大力支持下,经过申报和严格筛选,将昌吉市列为“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第一批试点城市。
1.2项目区范围东经:86°24′— 87°37′北纬:43°06′— 45°20′项目区东西距离约30千米,南北距离约260千米。
1.3 项目区行政隶属本项目区行政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
1.4 项目任务编写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收集用于制作本图集的矢量、栅格、统计和文字等资料。
制作序图、区域图和街区详图。
将所有图幅进行编辑处理、现势更新、整合、整饰。
制作完毕后进行两级检查、一级验收,最后上交中国出版集团。
1.5 项目完成期限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
2 项目区域概况2.1 行政区划昌吉市隶属于昌吉回族自治州,是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首府城市。
昌吉市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
东与乌鲁木齐市、五家渠市相依,南与和静县相连,西与呼图壁县相邻,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福海县相接。
昌吉市下辖8个镇、2个乡、6个街道办事处,83个行政村和50个社区居委会。
市辖乡镇名称分别是硫磺沟镇、榆树沟镇、三工镇、六工镇、二六工镇、大西渠镇、滨湖镇、佃坝镇,庙尔沟乡、阿什里哈萨克民族乡。
昌吉全市总面积8215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60平方千米。
截止2014年9月昌吉市总人口约53万人。
2.2 自然地理昌吉市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水电资源。
矿产有煤、铁、金、硫磺、白矾、芒硝、石灰石、矿气泉等。
全市水储总量19.88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冰川158条,面积60平方千米。
昌吉市地貌类型大体分为山地、平原、沙漠三大部分。
整个地势为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南北高差4000多米。
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均气温7.2℃,年均降水量193.6毫米,年均蒸发量1755.8毫米,年均无霜期164天。
2.3 产业经济昌吉市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率先发展的主要城市,已纳入国家22个核心经济区规划,将成为新疆重点发展区域,对外可以输出轻工、机电、建材、食品等产品,对内可以输入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加之俄罗斯加入WTO后,中西亚市场环境进一步宽松,特别是中央站在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昌吉市必将成为向西开放、开拓中西亚市场的黄金枢纽和桥头堡。
2.4 交通旅游昌吉市地处乌鲁木齐市经济圈,交通便利,东距乌鲁木齐30多千米,第二欧亚大陆桥、北疆铁路、乌奎高速公路和312国道横穿全境,有十分优越的地缘优势。
昌吉主要分为南部天山风光、中部农家乐和北部荒漠探险三大旅游区。
以金涝坝、索尔巴斯陶等为代表的南部天山景区是盛夏消暑纳凉的胜地。
以国家AAAA 级杜氏旅游、六工镇两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为代表的中部农家乐是假日休闲的好去处。
以连绵沙漠、广阔戈壁和距城市最近的胡杨林、梭梭林为代表的北部荒漠是探险、狩猎的天堂。
还有游客必到的昌吉小吃一条街。
昌吉在全疆被喻为“名吃之乡、休闲之都”。
3 资料使用3.1 基本资料3.1.1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数据。
作为图集中地图部分(包括序图的地理底图部分、区域图和街区详图)的基本资料;3.1.2 2014年昌吉市统计局发布的《昌吉市统计年鉴》,作为序图中各专题地图的基本资料。
3.1.3 2014年出版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城区影像地图集》昌吉回族自治州行政区划图作为制作序图中昌吉回族自治州政区的基本资料。
3.1.4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DEM数据作为序图昌吉市地势中彩色晕渲图的基本资料;3.1.5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项目区影像数据作为序图昌吉市影像中影像图的基本资料。
3.1.6 2014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植被覆盖统计地图、昌吉市水域统计地图作为序图宜居创业之城的基本资料。
3.1.7 2015年昌吉市规划局提供的效果图、图片、文字等资料作为序图区位优势、美食文化之都的基本资料。
3.2 补充参考资料3.2.1 1∶100万《中国国界线标准样画法》(国家地理信息局2001年编制发布),作为核查中国国界的依据。
3.2.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4年出版),作为核查县级以上居民地名称、等级和驻地的依据。
3.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区划简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2014年编制),作为表示乡镇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和驻地的参考依据。
3.2.4 2014-2015年地理国情普查昌吉市影像数据作为核改街道、街区、地物等变化的补充资料。
3.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普通地图集》作为核改自然地理名称、等级和部分高程的补充资料;3.2.6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2014年编制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城区影像地图集》作为图集中道路名称和地名补充与核查的参考资料。
3.2.7《我国部分山峰核实表》和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省级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部门发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作为核改部分山峰名称、高程或其他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的依据。
3.2.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2011年编制的《昌吉市旅游交通图》作为图集中旅游景点名称和位置的参考资料。
3.2.9 2012年天地图·昌吉市数据,高德地图网站数据作为地名补充的参考资料。
4 引用文件4.1 GB/T18316-2008 《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4.2 GB /T 24356-2009 《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4.3 CH/T1004-2005 《测绘技术设计规定》;4.4 CH/T1001-2005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4.5 GB/T14511—2008 《地图印刷规范》;4.6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国家测绘局2003印发年;4.7 《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补充规定(试行)》,国家测绘局2009年印发;4.8 《基础地理信息公开表示内容的规定(试行)》国家测绘局2010年印发;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4.10 《地图审核管理规定》;4.11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4.12 《量和单位的符号及其中英文名称》;4.13 《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4.14 《中国城市地图集系列》总体设计方案5设计原则以“魅力昌吉、宜居之城”定位城市特点,遵循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实用性、现势性的原则。
既全面详实,又突出特色;既尊重科学,又体现艺术;既继承传统,又大胆创新;既注重功能,又务求实用。
5.1 科学性原则充分利用已有的国家和地方不同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搜集最新行政区划信息,实现编图资料真实可靠;制定科学系统的分幅方法和要素取舍指标,实现内容表达合理准确。
5.2 系统性原则城市地图集系列的编纂是一项系统工程,从图集的内容结构、地图分幅、选取指标、地名的分类分级、符号系统到装帧设计等方面,力求做到统一协调。
5.3 艺术性原则既要继承地图集编制的各种经验,又要突出城市地图集的主题,使其特征鲜明,内容表达层次清晰,装帧设计新颖精美,具有时代感。
5.4 实用性原则在编纂工作中要充分体现本项目成果所要达到的功能和目的,使之成为集法定性、规范性、科学性、知识性、资料性于一身的多功能工具书。
5.5现势性原则行政区划资料截止城市地图集印刷出版前6个月;街道、地名等城市图集中较重要要素资料截止时间为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