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国产动画片现状及其出路的文献综述

中国国产动画片现状及其出路的文献综述

中国国产动画片现状及其出路的文献综述摘要:近年来,动画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不仅推动着电视和电影业的发展,更带动动画的周边产品的热销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美国和日本几乎瓜分了全球的动画市场,而中国在以创意为核心的动画产业上,一直没能突破低龄化的瓶颈,但《喜羊羊与灰太狼》电视和电影动画的迅速走红,给了国产动画产业很大的开拓和借鉴意义。

本文是就当今国内外对中国国产动画研究及相关传播学理论的文献综述。

关键字:国产动画传播学低龄化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s a new industry, the animation industry does not on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elevision and film industry has driven the selling animation and related peripheral products industries. China in the creative core of the animation industry, the younger age has failed to break through the bottleneck, but the "Pleasant Goat and Big Big Wolf" TV and film animation quickly popularity, to the domestic animation industry, the pioneering and great reference. This article is on today's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on China-made animation and related literature review of communication theory.Key words: Domestic Animation; Communication; Younger age一、前言近年来,动画产业作为新兴的产业,不仅推动着电视和电影业的发展,更带动动画的周边产品的热销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美国和日本几乎瓜分了全球的动画市场,以科技技术称霸的美国擅长大投资高效益,近年来以3D动画抢夺观众的视线,以漫画为基础发展的日本动画,继续以性格化的剧情、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着全球动画迷,并和着形成了电子游戏、漫画为统一的经济整体的AGC(animation、game、comic)。

他们的发展之路各有特点,但其中的多数动画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受众面广,不仅仅局限于儿童。

近来来国内动画片也不乏受到小朋友喜爱的作品,但主要以低龄化动画片为主,幼稚成风,说教成分较多,缺乏新意,很难受到更高年龄层的年轻人的喜爱,也让中国在以创意为核心的动画产业举步维艰。

2005年起《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动画的热映给国产动画带来了新的气象,不但电视系列在全国电视台热播,还于2009年、2010年春节期间上映了两部贺岁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和家长前来观看,接连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记录,合计取得超过两亿人民币的票房,并将喜羊羊系列的衍生品遍布各项产品。

我也以此为据,写了毕业论文《论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对国产动画片立意低龄化的突破》。

本文就是我在撰写该论文时用到的关于中国国产动画片现状及其出路的文献综述。

二、对中国国产动画研究的相关文献1.聂欣如《动画概论》(1)作者简介聂欣如,男,1953年出生。

曾就读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并留学德国科隆媒介艺术学院。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曾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工作十年,任编剧。

代表作品系列动画片《舒克和贝塔》(编剧之一)获第四届童牛奖优秀美术片奖、文化部优秀美术片奖;其他作品有:故事电影《苦藏的恋情》(导演之一)入围法国三大洲电影节,获最佳音乐奖;纪录片《红卫兵之舞》(导演、剪辑)入围第二十届德国杜伊斯堡国际电影节。

上世纪80年代起即从事动画理论研究并发表相关成果,迄今出版有《类型电影》、《动画剪辑》等著作,发表了数十篇有关影视批评、动画创作理论及文艺学的论文,涉及电影、纪录片、动画片、传播学等多个领域。

(2)文献概述与以往同类著作偏重技术层面不同,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讲解动画艺术理论的概论性著作。

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动画基础理论(动画的起源、特点、概念);2.动画艺术同电影、美术、文学、音乐等其他艺术的关系;3.欧美动画(美国主流动画、欧洲主流动画、西方非主流动画);4.亚洲动画(日本动画、中国动画);5.动画艺术短片(哲理艺术短片、伦理艺术短片、抒情艺术短片及艺术短片在形式上的探索);6.动画制作流程(绘画动画制作、偶动画制作及剪纸动画制作)。

作者通过以上诸方面的论述,描绘出动画艺术的轮廓,以及世界动画的概貌,使读者对动画有一个基本而全面的掌握和了解。

本书的特点在于:参考了其他门类艺术概论的结构和写法;从艺术理论的角度将动画艺术与其他门类艺术进行了对比和区分;大量举证相关材料和最新研究成果,详尽描述了动画历史的轮廓,对动画的分类、定性和时代划分均做了正本清源的阐述。

2.约翰.A.兰特《亚太动画》(1)作者简介约翰.A.兰特,美国著名亚洲动漫研究专家,美国费城坦布尔大学(Temple University) 电视、广播和大众传播系的终身教授多年致力于亚洲影视动漫的研究,先后创办了国际漫画杂志和亚洲电影,为亚洲动漫在全球的普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兰德先生在业内是一位受尊敬的专家学者. 是中国动漫界的老朋友。

1976年,兰特博士荣膺教授职称。

2000年,他被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评为罗格斯杰出传媒学者。

2002年1月到2005年初的三年里,他在上海大学任客座教授,同时,任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的审议教授。

兰特博士曾在多国出任国际动画艺术节评委,这些国家有美国、韩国、古巴、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乌克兰、墨西哥、塞尔维亚、意大利。

兰特博士在诸多学术领域里均有颇多建树:在漫画艺术领域,他创办了《国际漫画艺术杂志》并亲任编辑;是《智趣园国际卡通杂志》的总编;并从1994年开始担任在影视行业里,他已任《亚洲影视》编辑。

此外,他还分身有术,主持着亚洲电影学会、世界流行文化协会亚洲组,以及国际传媒与交流研究协会漫画艺术工作组。

其中,后两个机构由他亲自着手创建。

兰特博士也是意大利佛罗伦萨银翼动画工作室的创建人。

(2)文献概述《亚太动画》一书是几位来自不同国家、分属于不同学术研究领域的作者通力合作的结晶。

书中包含如下内容:十五个国家动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八个亚洲动画先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日本动画在国外(美国、英国、法国、其他亚洲国家及拉丁美洲)播映的情况和产生的影响;发展中的亚洲动画;亚洲国家为北美、欧洲和日本进行动画加工等。

通过上述内容的编排,本书的目的在于让读者了解亚太地区电影、电视动画的整体状况。

另外,基于各国动画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阶段不同,以及所提供资料的丰俭程度不同,本书在章节长度和重点设置上也有所区别。

对于庞大的、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日本动画产业,用了四章的篇幅加以阐述;而对于如泰国那样只能提供少量动画资料的国家,仅用简短的一章给予介绍。

对整个亚太地区的动画业做了详细的归纳。

本书观点客观中允,行文生动流丽,资料翔实,图文并茂,不仅适合高校动漫、影视及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适合相关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及一般爱好者阅读。

3.颜慧/索亚斌《中国动画电影史》(1)作者简介颜慧,1974年生,江苏淮安人。

199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历史与理论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现为文化类报纸编辑。

曾在多家报刊发表影视评论类论文数十篇。

索亚斌,现任教于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并兼任电影频道《佳片有约》栏目嘉宾主持人。

曾发表电影学论文数十篇。

(2)文献概述《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是电影理论界献给中国电影100周年的一份厚礼,本书是书系的其中一本。

动画电影,英文为Animation,与常规电影的不同点在于动画电影的拍摄对象本身不是生命体,而是用造型艺术手段制作的假定性形象。

本书就中国动画电影的起步、发展和在各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以及外来动画对国产动画冲击等做了详细的论述,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中国动画电影史。

三、对日美相关动画研究的文献综述1.詹姆斯·B·斯图尔特《迪士尼战争》(1)作者简介詹姆斯·B·斯图尔特既是一位深度报道记者,又是一位小说家:既有记者的技能,又有小说家得独特风格和敏感性。

因对20世纪80年代股市崩溃和内幕交易丑闻的出色报道而荣获普利策奖,被誉为“记者的楷模”。

从获奖作品到对最近商业道德危机的报道,他探讨了权力的运用和滥用,并提出了政府和金融机构高层人员提高道德标准的方法。

詹姆斯是一位多产作家,其着作还包括:《战士的心》、畅销书《视而不见》和《血腥运动》、以及炙手可热的《贼巢》。

在《华尔街日报》担任头版的编辑时,他因报导股市崩盘和内部交易而于1988年获得普利策奖。

他现在经常在《财智月刊》和《纽约客》上面发表文章。

他现居纽约。

(2)文献概述本书讲述了一个令人不忍释卷、充满戏剧冲突的故事,在美国最负盛名的作者和报导者詹姆斯•斯图尔特的笔下,迪士尼这个娱乐王国的内战冲突跃然纸上。

故事围绕艾斯纳和罗伊•迪士尼(沃尔特•迪士尼的侄子)两人展开,随之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数千页从未公开过的信件、备忘录、手稿和其他文件。

斯图尔特为我们深入水面之下,展现了娱乐王国这几年真实的冰山一角:梦工厂老板杰佛瑞•卡曾伯格,曾把埃斯纳视为尊敬的父执辈,到后来却反目成仇;迈克尔•奥维茨(Michael Ovitz)曾经既是“好莱坞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又是艾斯纳的朋友,为什么艾斯纳对他的判断产生巨大偏差,以至于刚任命他为迪士尼总裁又想解雇他?什么因素导致艾斯纳与皮克斯(Pixar)董事长史蒂夫•约伯斯(Steve Jobs)走向决裂,为什么皮克斯突然放弃与迪士尼的合作关系?艾斯纳为何如此不相信罗伊•迪士尼,暗暗派人监视他;而罗伊•迪士尼也投桃报李,上演了一出逼宫好戏,迫使埃斯纳让出董事长之位。

斯图尔特描述了艾斯纳如何失去其董事长的位置,以及为什么他感到必须在2006年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位。

在此以前,从未有一本书能够如此全面地透析公司高层的神秘世界。

围绕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娱乐公司、控制该公司的人物,以及试图颠覆这些人物的势力,《迪士尼战争》讲述了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