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型建筑
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
建筑给排水与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的
紧密,因此我们要保证建筑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目前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
来看,建筑给排水技术存在许多弊端,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
文章主要阐
述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以及建筑给排水新技术和新材料在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新技术;新材料;应用
1建筑给排水的现状
1.1 建筑给水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一些城市出现了供水不足的问题,导致供水不足的原
因不仅仅是供水设备的老化,更是城市供水技术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增压设备是
建筑给水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装置,常用的增压设备有水泵给水设备,音频调
速给水设备等。
屋顶上的调节储水水箱是常用的储水装置,传统的铁板水箱的制
作材料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也会对水质造成污染。
在分区给水的过程中,我
国传统的方式是采用减压水箱和分区水箱进行分区给水,传统的方式会存在着很
多缺点,比如水箱的占地面积非常的大,施工难度较大,施工成本很高,噪音大等。
目前,我国的水资源已经出现了匮乏的现象,导致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是
浪费和污染,因此在我国的施工过程中节水技术是尤为重要。
在建筑施工给水的
过程中,常常采用的节水装置主要有液压式冲洗水箱、屋顶水箱浮球阀等。
1.2建筑排水
采用地漏的方式进行排水是最低级排水,因为地漏很容易造成排水通道堵塞
和地漏水封破坏等。
随着排水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目前地漏排水的主要方式有
深水封地漏、多通道地漏、密闭地漏、侧墙式地漏、防冻地漏等,虽然这些方式
解决了我国传统地漏排水的一些弊端和问题,但是还是不能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
的需要,还需要不断发展和进步。
对于排水系统,我国传统采用的是普通单立管,但是普通单立管不仅通水能力差,而且安装非常的困难,因此很难适应时代发展
的要求。
排污泵的堵塞问题是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非常严重并且非常常见的问题,解决排污泵的堵塞问题一直是一个关键性问题。
2建筑给排水新技术及新材料应用
2.1雨水利用
雨水作为自然界循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能够解决自然界植物的灌溉问题,还能够起到气候调解的作用。
但是我国对于雨水的再利用效率非常低,并没
有将雨水作为补充水资源的方式。
雨水利用课余将雨水进行净化,然后在利用水
资源的再生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人们提供生活用水。
雨水净化处理可以通过多种方
法进行处理,比如生活区域的雨水COD浓度相对比较大,因此在选择雨水处理工艺上也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建筑行业中进行屋面雨水回收,不仅收集方式较为
方便,并且水质也相对较好,所以加强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应用,可以有效
的应用雨水利用方法,从而使建筑工程内部得到大量的自然水资源的补充。
2.2中水回用
中水回收再利用是将生活中一些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然后将其用于城市
道路喷洒、绿化灌溉及厕所冲刷等,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
水技术应用中使用中水回用,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用户用水需求,还能够降低水资
源的浪费,从而达到水资源的保护目的。
并且,中水回用技术能够使原有的生活
污水中的一些有机物得到降低,从而减少了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目前中水处理技
术已经相对完善,主要处理技术有物理化学过滤、膜过滤、微生物吸附法等三种
方法。
其中物理化学过滤技术主要是通过气浮结合进行过滤,从而对中水中的有
害物质进行处理。
而微生物过滤技术则主要是通过应用好氧微生物的自身特性,
从而氧化吸附中水中的有机物,实现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的最终目的。
膜处理方
法是通过借助不同的滤膜进行过滤,从而消除废水中的有害杂质。
随着应用范围
的不断增加,中水处理技术的选择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并针对建筑工程的自身
特点,选择合适的中水回用技术。
2.3新型节水设备的运用
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可以运用一些新型节水设备。
随着我国建筑材料市场以
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当下有很多新型机水管材,如铝塑复合管PE,PP-R以及PVCU 等具备防生锈以及节约水源等特点。
对于用水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
主要会受到阀门的质量,管道的类型以及材料的影响,因此在选用相应的设备时,应当以节水型阀门为基础,同时也应当选取一些具有节水优势的卫生器具。
比如
相应的卫生器具可以选用减压节流的方式,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水资源,
同时也会减少在处理水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通过高质量的卫生器具与配水器相
结合,就可以达到节约水源的效果,这需要从经济适用性与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
考虑。
2.4优化供水驱动方式
建筑给排水系统要优化供水驱动方式。
在当前的给水系统中,一般使用气压
罐供水以及变频调速供水方式。
气压罐供水方式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会随着水量的
变化而使得整个水压随时变化,因此在设计之初就需要针对具体的使用情况来使
得所设计系统水压可以更换供水方式,进而确保整个给排水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
过变频调速供水设备可以更好的确保水压,同时也可以结合建筑的实际用水需求
来调节水泵频率,进而更好的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2.5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由于相应的给排水系统是基于绿色建筑而言的,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充
分利用太阳能资源。
虽然当前太阳能的运用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但是在
实际应用中仍然有很多的限制,因此要能够突破技术上的限制,对传统层面上的
技术进行优化。
利用太阳能来对建筑给排水热水供应系统进行优化,加强对于集
热器的研究,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并且大量节约现有资源。
2.6 埋地式全自动污水处理
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埋地式全自动污水处理,采用这样的污水处理
方式的优点主要是更好的实现了污水的循环利用和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
我国目
前的排水系统主要采用的特制配件单立管,特制配件单立管弥补了普通单立管的
不足,它不仅可以改善排水系统的通气性,而且可以降低安装的难度,从而可以
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的需要,但是特制配件单立管的主要问题就是型号比较单一,因此未来排水系统技术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我国目前在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主
要采用的是大流通排污泵,大流通排污泵不仅可以把污水中的纤维状物质进行撕
裂和切断,而且可以把污水中的固体颗粒进行粉碎,因此能够很好的解决排污泵
的堵塞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工程对我国的社会建设和人们的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建筑给排水技术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采用建筑给排水新技术和新材料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施工技术的不足和问题,而且能够提高整个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因此建筑给排水技术还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莫智峰.分析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运用[J].四川水泥,2017(09):259.
[2]程彦华.我国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
材,2017(08):233.
[3]胡淼,姜宁.浅析绿色建筑给排水新技术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142.
[4]高路.新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7(20):177-178.
[5]任慧,徐振华.绿色建筑给排水节能新技术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
刊,2017(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