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培训讲义
(3)劳动合同的签订
2.劳动合同的形式和内容 形式:书面形式。 内容:
✓ 劳动合同期限;
✓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 劳动报酬; ✓ 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
保险
✓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 此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
③ 怎样识别职介陷阱
④ 招聘陷阱
⑤ 谨防合同陷阱
3 网上求职应注意的问题
① 网上求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② 谨防网上求职受骗 ③ 注意个人信息保密
4 求职陷阱的种类和预防
1、高薪诱饵,违约失信
种类
“业务精英,年薪10万;储备干部,年薪10万;” ----行政助理-业务员;储备干部-推销员、一线工
人;采编-媒体广告业务员; 利用应届毕业生涉世பைடு நூலகம்深、挣钱心切的特点,
❖4.违约约定
❖4.1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 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 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 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 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
【案例】
❖ 小赵是某大学理工科的大学生,毕业后到某通信器材 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岗位是系统部技术员。由于小赵 工作积极,公司很器重他,出资5万让他去国外进行培 训,并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中约定:小赵接 受培训后必须为公司服务5年,提前辞职需要支付5万元 违约金。培训结束后,小赵的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新岗位工作了2年后,发现工作比较清闲,而他认为 这样会让自己产生惰性,对自己技能提高不利。
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3)劳动合同的签订
3.试用期的约定
所谓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约定相互了解、考察的时期。 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 3.1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 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 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 得超过六个月。 3.2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 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
故意放大条件,模糊概念。即使谈成业务, 通常会说这笔业务公司去掉开支成本没有多大 的利润,你跑这笔业务过程中,公司也发挥了 很大的作用等等。 ----不防签订比较详尽的协议或合同。
4 求职陷阱的种类和预防
2、巧立名目,违规收费
种类 “报名费、上岗培训费、工装费等名目索要钱财, 或要汇款、带现金给面试方的”
❖ 于是,经过一番思考小赵以“无事可做,有很大的 危机感”等为由提出辞职。而公司觉得小赵是个不可多 得的人才,极力挽留小赵,但小赵坚持要走,公司见无 法挽留,便提出因小赵服务期未满就提出提前解除劳动 合同,是违约行为,需支付5万元才可以走人。最后,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小赵需赔偿公司3万元培训 费。
4 求职陷阱的种类和预防
种类 3、中介违规操作
“黑职介:唱双簧、利益链条,试用期内辞退” ---- 隐身在各人才市场,冒充人才市场某部门或
以某单位名义招工; 到各人才网站找求职者的电话以人才市 场名义通知前来面试; 代所应聘公司收抵押金,上班后以工作不到 位为由辞退求职者; ---- 中介:50-200元
识别求职陷阱,规避求职风险
1 全面解读招聘广告 2 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中介机构 3 网上求职应注意的问题 4 求职陷阱的种类和预防
1 全面解读招聘广告
——过期或虚构的招聘信息 ——高薪招聘 ——长期招聘、急聘 ——谨防招聘广告陷阱
2 正确认识与合理利用中介机 构
① 职介的法律地位
② 常见的职介陷阱
----但凡正规企业人才招聘活动的经济开支都是 纳入公司的基本运行成本。《劳动法》第9条 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抵押金、抵 押物、保证金、定金及其他费用.
----招聘活动是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其过 程都没有涉及为对方提供有经济效益的服务, 因此不应该涉及费用。
----案例:在应聘时遭到索要费用的情况一般有 两种可能,一是所应聘公司的招聘行为本身 就是不合法的,二是某些中介机构以从求职 者身上营利为目的。因此,应届毕业生一定 要提高警惕性,不要轻易“掏腰包”。
联系: 就业协议书是毕业生派遣的依据,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的前提条件;劳动合同是就业协议内容的落实。
就业协议生效期间
劳动合同生效期间
就业协议生效日
就业协议失效日 劳动合同生效日 (上班,建立劳动关系)
(3)劳动合同的签订
1.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1.1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1.2 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 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 务。 ❖1.3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 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 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2)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1)主体不同:就业协议主体为三方,合同的
主体为两方。 (2)签订的时间不同:就业协议签订在毕业之
前,合同签订在毕业正式上班之后。 (3)目的不同:协议表明达成就业意向,合同
是确立劳动关系。 (4)有效期不同:就业协议有效期至正式报到
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关系
第五讲
职业探索
内容
职业认知
v 劳动合同
v 求职陷阱的种类和权益保护
职业探索
内容
(1) 劳动合同与就业协议的概念
就业协议书是由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一 制定的,为高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 和学校、用人单位三方共同签订仅指学生 在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去工作的一份书面合 同。
劳动合同是指国家劳动行政部门制定的, 为劳动者同企业、事业等用人单位确立劳 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3.3 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 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 动合同期限。 3.4 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 试用期。 3.5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 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 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
(3)劳动合同的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