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为使人生幸福,必须热爱日常琐事。
云的光彩,竹的摇曳,雀群的鸣声,行人的脸孔——需从所有日常琐事中体味无上的甘露。
问题是,为使人生幸福,热爱琐事之人又必须为琐事所苦……为了微妙地享受,我们又必须微妙地受苦。
”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有人说:“水是灵魂的诗篇。
”也有人说:“灵魂不应该是一只注满水的瓶子,而应该是熊熊燃烧的火炉。
”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自定,标题自拟。
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灵魂之所以是“生火的炉子”,而不是“注满水的瓶子”,就在于灵魂作为人类精神的最高圣地,它还需要有“温度”,即能给人以光明和温暖。
而这种“温度”的保持,这种光明和温暖的给予其实就是一种奉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就是在这种无私的奉献中,让灵魂得以升华。
所以,学会奉献,即使是落红一片,也要化成春泥一捧,让鲜花更加娇艳,这样我们灵魂的火炉都会更加温暖光明,这样我们才能点亮自己,温暖他人,让灵魂有一个因“温度”而促成的“高度”。
从人的自身发展角度来看,“注满水的瓶子”就是一潭死水,没有生命的活力;而“生火的炉子”散发着光和热,是希望所在。
前者被动、机械地接受,后者跳动生命的火焰,积极进取。
而现实生活中,一事无成,浑浑噩噩度此生的往往就是那些事事逃避、无所追求、被动生活的人。
而那些积极进取、勇于追求、敢于挑战的人却能做出成就,甚至名垂青史,让后人敬仰。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探讨敢于挑战、奋斗进取等话题。
注满水的瓶子,也并非空虚,一无所有,但与那生火的炉子相比,它缺少了很多变化,缺少了动态生成的过程。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就好比是“鱼”和“渔”的关系,知识的传授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智的开发,灵魂的启迪,是求知动力的激发,是梦想激情的催生,是情感道德的促成。
其实何止教育,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去透过现象,抓到事物的根本,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让源头活水不断涌来,让事物永葆活动与生机。
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探讨启迪心智。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断舍离”是《咬文嚼字》评出的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
“断”就是不买、不收取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舍”就是舍弃对自己没用的东西。
人通过“断”和“舍”达到“离”的状态,即脱离不需要
和没用的物品的包围,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的空间。
很多人有收纳一些自己不需要的物品的习惯,即使用不上的物品也要买来存放着,以备不时之需;收拾自己的物品时,自己不需要的或早已不用的物品也不会轻易舍弃,因为它们还有用,扔掉太可惜。
于是,各种物品占据了大量空间。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析】:
(1)拒绝、舍弃不需要、无用的物品。
①不买不需要的东西,处理掉没用的东西,就能让环境变得宽敞、清爽,也会由此
改善心灵环境,从外在到内在,焕然一新。
②通过实践断舍离,人们将清空环境,清空杂念,享受自由舒适的生活。
③要敢于舍弃不需要、无用的物品。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东西是我们不需要的,甚至
是垃圾和废物,但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处理它们,而是习惯了,麻痹了,环境变得拥挤,生活变得乏味。
所以要敢于舍弃无用的物品。
④舍弃不需要、无用的物品,是浪费的表现,缺少生活的忧患意识等。
(2)脱离无用的物品的包围。
①放弃无用的物质,以真正的需求为中心,而不是成为物质的奴隶。
②不要过度迷恋或依赖物质,对物质的需求不可泛滥,要适可而止。
(3)收纳自己不需要、不用的物品。
①是对物品的价值的珍惜。
②现在不需要的物品,不等于将来不需要,收纳它们,以备不时之需。
③收纳自己不用的物品,环境变得拥挤,影响生活品质。
(4)辩证的角度:
①舍弃无用的东西,保留“需要、适合、舒服”的东西。
②对无用的物品的态度,关键在人,是由人自己的价值观决定的。
③尊重个人对无用的物品的态度和方式。
从含义的角度立意:
(1)舍弃无用的物品,是释放精神负担。
①扔掉看得见的东西,还要扔掉看不见的东西。
从物品的断舍离上升到对耿耿于怀
的过去、那些令你心酸的回忆、纠结不已的伤感等负面记忆的断舍离,解放心灵,找回生活的活力。
②不考虑多余的事,思路就变得清晰,思想就会轻松。
③断舍离能放下那些不需要背负着的思想包袱,让生活轻松愉悦。
(2)收纳、储存无用的东西,是背负思想包袱。
①储存无用的东西以备将来之需,是旧习惯、旧观念在作怪。
②心中装着太多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或精神负担,就无法轻装上阵,影响自己的心情。
(3)辩证的角度:随时清理心中的负面内容,保留积极的内容。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1)只管走过去,不要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会继续开放的。
——泰戈尔
(2)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
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全面理解材料,然后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写一篇议论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
两则材料看似相反,实则各有侧重。
材料一旨在告诉人们不要太看重暂时的结果。
花朵象征人生比较美好的东西,比如成功、荣誉、名利等,对我们学生而言,还有成绩、名次等,泰戈尔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这些东西迷惑,而要争取更多更大的成功或其他人生更有意义的东西。
据此可提炼出如下观点:
①不要满足于眼前的成功(荣誉、成绩等),更要创造明天的辉煌②要抓住人生最重
要的东西,不要因为暂时而放弃永远③把眼光放长远一点④放弃眼前美好的东西也是一种美⑤放弃眼前,成就未来⑥人要不断地追求,争取更大的成功
材料二旨在说明人生的乐趣蕴藏在奋斗的过程中。
生命的真谛在于细细品味岁月,享受人生,只看重结果不看重过程的人,只透支人生不珍惜人生的人,是不可能享受到真正的人生乐趣、创造出生命的辉煌的。
让我们珍惜过程吧。
过程是美丽的!
据此可提炼出如下观点:
①生命的美丽在于奋斗的过程②要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③要把握现实,不要为了遥
远的目标而苦恼④要享受奋斗的过程⑤人生的过程是美丽的
可任意选择一则材料就任意一点展开议论,只要从材料出发,符合材料寓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