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色彩的_基础色彩
设计 色彩
本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而准备的,它有别于色彩写生、色彩构 成等课程,是从专业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一个中间环节。是以前色 彩写生课程教学基础上的巩固提高,同时也是为后续其他科目学习所 做的铺垫和过渡课程。它能够使学生了解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 与联系,并能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最终为应用色彩 规律设计、整合自然色彩奠定基础。
设计色彩与绘画写生色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绘画写生色彩是以光照作用 下产生的色彩变化为主、对表现物体瞬间引起变化的色彩进行敏锐的捕捉, 真实地再现自然物象,绘画者的科学认识与观察是表现写生色彩的正确方式。
设计色彩则以绘画写生色彩为基础,根据设计专业的特点和要求,
运用色彩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表现物体之空间,它更注重和强调物象 的形式美感以及色彩的对比协调关系,培养设计者表现色彩的能力。绘画色 彩是感性的、客观的、空间的、真实的,而设计色彩则是理性的、主观的、 平面的。这就要求进行色彩学习时,要有侧重地做写生练习。设计色彩将视
现代设计是自成体系的艺术与科学的结合,理性思维与形象思维的 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实用与审美的结合。这些结合使艺术设 计中的艺术因素转变了原来的性质,属于科学、技术和功能相结合 的技术美学范畴。设计中的艺术问题不是简单的装饰与美化,更不 是以“艺术”的手段施加于对象便可以成为完美的设计。设计色彩 的本质在于功能与审美的结合,最终服务于人类物质与精神的需要。 因此,设计色彩从纯粹绘画形式中分离出来,成为具有特定含义和
1.3 色彩要素
客观世界的色彩前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度三 个方面的性质,又称色彩的三要素,而且当色彩间发生作用时,除以上三种基本 条件外,各种色彩彼此间形成色调,并显现出自己的特性,因此,色相、明度、 纯度、色调及色性等五项构成了色彩的要素。 色相: 色彩的相貌,是区别色彩种类的名称。 明度: 色彩的明暗程度,即色彩的深浅差别。明度差别即指同色的深浅变化,又 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的明度差别。 纯度:纯度是人对色彩感觉的一种特征,即各种色彩的浓度,又称彩度、饱和度、 鲜艳度、含灰度等。一定亮度的颜色距离同样亮度的灰色越远,就越饱和:反之, 则越不饱和,色彩的饱和度决定于光的纯度。本色彩中,红、橙、黄、绿、青、 蓝、紫等基本色相纯度最高,黑、白、灰等纯度等于零。一个色相加白色后所得 的明色与加黑色后得到的暗色,都称为“清色”。 色调: 画面中总是由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各种色彩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形 成画面色彩总的趋向,称为色调。 色性: 指色彩的冷暖倾向。
于学懂了设计色彩,这是一个误区。
1.2 色彩的分类
色彩一般分为无彩色和有彩色两大类。无彩 色是指白、灰、黑等不带颜色的色彩,即反射白 光的色彩。从物理学角度看,它们不包括在可见 光谱之中,故不能称之为色彩。但是,从视觉生 理学、心理学上说、它们具有完整的色彩性,应 该包括在色彩体系之中。无彩色系里没有色相与 纯度之说.也就是说其色相、纯度都等于零,而 只有明度上的变化。作为无彩色系中的黑与白, 由于只有明度差别、故又称之为极色。
动。
过去我国的设计教育是从属于大美术观念的,
这种观念妨碍了科学的、先进的、可操作性的设计 学体系的建立,也阻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规律的拓 展性发展。我国的设计色彩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时间 较短,主要在七、八十年代,起步较晚,从西方引 入的各时期色彩理论和色彩构成理论为主,色彩构 成理论是战前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色彩的教 学改革课程之一,色彩构成理论是基于荷兰“风格 派”运动,俄国至上主义、构成主义运动的成果之 上发展起来的色彩理论,在当时,色彩的分析与研 究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色彩观念,目的是指导和 启发新的设计思维,并应用于设计实践之中。色彩 构成是启发与试验教与学的形式,但色彩构成并不 等于设计色彩,很多学生以为,学了色彩构成就等
归纳
有彩色是指包括在可见光谱中 的全部色彩,它以红、橙、黄、 绿、青、蓝、紫为其基本色。 基本色之间不同量的混合、基 本色与无彩色系之间不同量的 混合所产生的千千万万种色彩 都属于有彩色系列。有彩色系 中的任何—种色彩都具有三大 属性即色相、明度、纯度。换 句话说.一块颜色只要具有以 上三种属性都属于有彩色系。
1.1 绘画色彩与设计色彩的比较
设计色彩 是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及建筑设计等各类设计专业必开的一门重点基础 课程。它秉承了传统绘画性色彩的艺术精华,将 造型基础训练有机地同专业设计联系起来,并成 为相对独立的基础课。如果说传统绘画性色彩是 为“纯艺术”(FINE. Art)服务的,那么,设计 色彩就是为“实用美术”(FUNCTIONAL ART) 服务的。
指向性很强的一种设计基础训练方式。
设计色彩应用极为广泛,包括工业产品造型、平 面设计、环境艺术以及服装设计、染织设计、书 籍装帧、商业广告、包装装演、装饰工艺、电脑
动画、摄影、雕塑和建筑等领域。 设计色彩作为设计艺术基础造型的一种训练手段 和方式,必然有自身的特点。在其发展和完善的 进程中,不断地受到西方传统美学观的影响和我 国传统美学观念的渗透。在表现形式上,设计色 彩不以真实地再现自然为目的,而是从研究自然 形态入手,获取客体的本质特征,然后超越客体 的外在表现形式,达到主动性的认识与创造。
觉中观察到的色彩经过有目的地筛选、梳理、提炼、变化体现出来。
设计色彩不同与传统的绘画色彩基础,由于它是 以培养设计师为目的的,在研究色彩的过程中着 重突出研究色彩的结构和性质,强化训练设计者 的色彩构思与色彩视觉想象性思维、创意性思维 为目的。同时,由于设计色彩并非完全是色彩理 论下的科学产物,而是与设计者的个人主观表现 客观事物有很大关系,是感性意识与理性意识的 高度融合,主观意识十分强烈的情感表现性,具 有探索、研究、实验、创意等特点的设计思维活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通过色彩研究和色彩实践活动,系统地 学习和研究色彩的归纳、整合规律,提高学生对于 色彩的概括、提炼能力以及形色的塑造能力,它引 导学生用观念、视觉思维理性地创造色彩空间、色 彩意象,训练学生对组织色彩能力的把握,为开发
学生的设计思维与创造能 力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