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中国美术史课程类型:必修学时:24 1.考核目标
通过课堂作业和出勤提问,考核学生对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结课论文重点考核学生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规律及审美要素与美学思想的理解,了解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和感受能力;并能进行综合的理性分析能力。
2.评分标准
序号作业名称评价内容
分值
比例
1 课堂出勤提问
与基础知识作
业
分值比例30% 1、了解中国美术的种类与及其特点。
5
2、理解每个历史时期的美术发展基本概况10
3、掌握中国古代重要的美术名家名作与艺术流派,及其艺术特点和
影响。
10 4、融会贯通,纵横联系,体会中国的艺术精神。
5
2 结课论文
分值比例70% 1、遵循论文基本要求和写作格式,排版整齐,插图准确,全文篇幅
恰当,字数3000字左右。
10
2、注意主题明确、结构合理、语言流畅。
10
3、内容不得抄袭他人已发表的学术论文,需引用时,应注明出处;10
4、能够联系课堂讲授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有所拓展和独立思考。
20
5、论证观点要充分,无明显失误或错误知识点。
10
6、立意新颖,能够运用不同的研究角度或发现有价值的新论点。
10
附:论文基本要求和例题
基本格式与要求:每位学生论文选题应有所区别,每个班级不得选较多的类似或相同题目;1.论文应做封面,可从本校网址下载。
2.具备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图)等。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按以下顺序:序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章名)、出版社(或期刊名)、出版或发表时间。
3.字体字号可按毕业论文或其它相关要求,也可暂不严格要求,但一定要统一美观。
论文正文打印页码,下面居中。
打印纸张规格:A4 210×297毫米。
论文参考题例,也可自拟类似题目
一、美术发展类——总论、概论与断代论
●论古代简笔人物画的发展
●汉代画像石的图像研究
●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
●论宫廷绘画(院体画)的发展过程
●五代山水的发展及其特点研究
●论北宋山水的时代特点
●关于明代绘画流派的嬗变研究
●唐代仕女画的时代风格
●原始彩陶的类型与装饰风格
●先秦青铜器的装饰纹样
二、作品分析类
●从敦煌壁画《某某》浅析(时期)佛教美术特点
●《步辇图》的人物造型与构图研究
●论永乐宫壁画中的色彩运用
●浅析《祭侄稿》中的情感与用笔
●《五牛图》浅析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富春山居图》的笔墨与形象研究
●《洛神赋图卷》——论中国古代绘画的叙事性
●从《千里江山图》浅释我国青绿山水的特点三、名家流派类
●浅析八大山人的花鸟画特点
●论陈老莲人物画的造型特征
●吴派绘画的发展及其影响
●论海派花鸟画的雅俗共赏特性
●徐渭的大写意花鸟画
●顾恺之的人物画
●唐代仕女画家(某某)的风格研究
●宋徽宗的绘画艺术
●明四家的艺术风格
●颜真卿的书法艺术
四、比较联系类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实与写意
●明末清初绘画的正统派与野逸派
●浅析古代工笔花鸟画的写意成分
●南宋山水与浙派山水的关系研究
●宋代院体与文人花鸟画的比较
●古代风俗画中的雅与俗
五、美学思想类
●论水墨花鸟画的审美
●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传神论”
●传统文人画的美学思想
●传统山水画的透视观
●论赵孟頫的“古意”——宋元画风的潺变
●浅析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观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
●浅析谢赫六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