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撰稿论文格式、样稿

撰稿论文格式、样稿

附件:撰稿论文格式中文题名(不超过20个汉字,段前2行,小二黑,加粗,居中)作者1,作者2,作者3,(五黑)(1.第一作者单位名称, 省 市 邮编;2.第二作者单位名称, 省 市 邮编; 3……, 五楷) 摘要(五黑):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250字左右。

(五楷)关键词(五黑):关键词1;关键词2;关键词3;……(五楷,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Topic (段前0.5行,四号新罗马居中,加粗,不超过10个词为宜,各实词首字母应大写)Name 1, Name 2(姓名拼音按姓前名后的顺序书写,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段前0.5行,5号新罗马居中)(pany ,市 邮编,国别(5号新罗马居中))Abstract : content. (100个单词以内,段前1行,首行缩进2字符,5号新罗马)Key words: Word;Word (5号新罗马,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正文版式:纸张大小A4,五宋,单倍行距,双栏排版,版心尺寸250mm ×172mm ,页面边距为上下左右各2.0cm 。

栏宽8.25cm ,栏间距0.7cm ,版面宽17.2cm ,版面高25cm 。

标题层次 正文层次标题应简短明确,各层次序号依次为“ 1 ” , “ 1.1 ”,“ 1.1.1 ”等,一律左顶格,后空一格写标题。

第一层标题为四黑,加粗,第二层标题为五黑,加粗,第三层为五宋;若“ 1. 1.1 ” 后还有小层次,则分别另起行 ( 空两格 ) 用“ a. ”,“ b. ”,“ c. ”,… 表示(五黑)。

引言不单列标题。

正斜体:变量名称用斜体单字母表示,需要区分时加下标;下标由文字转化来的说明性字符用正体,由变量转化来的用斜体。

单位、词头用正体,如nm,pF 等。

运算符用正体,如d,exp,lg,max,min 等;几个特殊常量用正体,如e,i,π等。

黑体:矩阵及向量用黑体表示。

图形线条粗细:轮廓线、曲线等图中的主要部分用0.75磅,尺寸线、指引线等辅助部分用0.5磅。

字体:汉字用小五宋体;数字/英文用Time New Roman ,罗马字用Symbol 。

字号:小五号。

如下图所示:图1 图名(小五宋) 表格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头中使用量符号/单位,量符号用斜体,单位用正体,表标题为小五黑。

如下表所示:表1 实验结果x/cmI /mA v /(m ·s -1) h /m p /MPa参考文献(五黑)中文用小五号宋体,西文用新罗马,居左排,作者间用逗号隔开,作者、书名、出版社等内容用英文句号隔开。

参考文献每条内容应包括:作者(译者),文题,期刊名(或书名、或会议名),出版卷、期、页码、年。

书或会议文集应相应列出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会议地点时间。

专利文献需列出专利性质及专利号。

1 专著著录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1]孙家广,杨长青.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2]Skolink M I. Radar handbook[M]. New York: McGraw-Hill, 1990.2 期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刊名[J],年,卷(期):起止页码例:[3]杨得庆,隋允康,刘正兴等.应力和位移约束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0,21(1):17~24 [4]Kucheiko S, Choi J W, Kim H J, et al.Journal Am. Ceram[J]. Soc., 1997, 80(11):2 937~2 940.3[序号]作者.题名.见(英文用In):主编.论文集名.会议地点,会议时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5]张佐光,张晓宏,仲伟虹等.多相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拉伸行为分析.见:张为民编.第九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北京,1996.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10~416[6]Odoni A R. The flow management problem in air traffic control. In: Odoni A R, Szego G,eds. Flow Control of Congested Networks. Berlin, 1987. Berlin: Springer-Verlag,1987.269~2984 学位论文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例:[7]金宏.导航系统的精度及容错性能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1998.[3]Paxson V. Measurements and analysis of end-to-end internet dynamics:[Ph. D. Thesis].Berkeley: Computer Science Divis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97.5 科技报告著录格式[序号]作者.题名.报告题名及编号,出版年例:[8]Kyungmoon Nho. Automatic landing system design using fuzzy logic.AIAA-98-4484, 1998附件:撰稿论文样稿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同缸内燃烧状况相关性分析纪少波1,程勇1,张鹏波1,2,唐娟1(1.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61;2.济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山东济南250306)摘要:测得了195单缸柴油机不同工况时的缸内压力及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对压力升高加速度信号的频谱分析结果表明,对该机型而言,缸盖振动加速度信号2kHz以下频段的成分与缸内燃烧过程密切相关。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状态;振动信号;频谱分析;有限元分析Study on Diesel Engine Combustion Status Estimation Based on Vibration SignalJI Shao-bo1,CHENG Yong1, ZHANG Peng-bo1、2,TANG Juan1(1.School of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061,China;2.Jinan Diesel Engine Co. Ltd.,Jinan 250306 ,China)Abstract: Cylinder pressure signal and vibration signal are measured from 195 diesel engine. Analysis of pressure rise acceleration signal shows that there is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onent of vibration acceleration signal under 2kHz and combustion process.Key Words:Diesel Engine;Combustion Process;Vibrate Signal;Frequency Analysis;Finite Element Analysis引言对柴油机缸内燃烧状况进行监测和控制,有利于提高柴油机的使用水平,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这对于柴油机的节能、减排都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缸内燃烧状况可以通过直接测量缸内压力信号的方法获取,该方法在实验室研究及一些特殊发动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工程实际中,直接测量缸内压力信号受到取压通道加工不便,缸压传感器价格昂贵,且无法满足在线监测要求等方面的限制[1][2][3]。

1 信号的测取1.1试验台架研究中以195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试验台架,台架中包括195柴油机、测功机及其测控系统,在缸盖上加工取压通道,安装CY-YD-205型缸压传感器,在柴油机缸盖表面布置CA-YD-103型振动加速度传感器。

各传感器信号分别经过YE5850型及YE5852A型电荷放大器放大,输入数据采集系统,试验台架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试验台架布置图1.2 试验方案为了研究柴油机表面振动信号与缸内燃烧状况之间的关系,研究中通过改变转矩、转速及供油时刻等运行参数,获得缸内不同的燃烧状况,并同时测量表面振动信号及缸内压力信号。

试验中所用的工况参数如表1所示。

表1试验矩阵表转矩tqT(N m⋅)10,20,40转速n(r/min)1200,1400,1600供油提前角(CA︒BTDC)16,20,242 信号的频谱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缸内压力信号对应的压力升高加速度信号,并对其进行频谱分析,图2(a)显示了1600r/min,10N⋅m工况时的缸内压力信号及压力升高加速度信号,图2(b)显示了压力升高加速度信号频谱分析的结果。

综合各工况下频谱分析结果可知,对该机型而言,压力升高加速度信号的频谱能量主要分布在2kHz以下的频段内。

3 信号的相关性分析内燃机运行过程中,燃烧压力冲击缸盖,使缸盖产生弹性变形。

燃烧压力通过缸盖和机体之间的联接螺栓,对机体产生拉力作用;与此同时,燃烧压力冲击活塞,并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传递到主轴承上,对机体产生作用力;对于安装有平衡机构的内燃机,平衡机构也会对机体产生作用力,在这些作用力的综合作用下,机体和联接螺栓都会产生弹性变形。

由此可知,内燃机运行过程中,缸盖、机体及联接螺栓组成了一个弹性系统,在此,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分析模型对燃烧激励的响应信号进行分析。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建立了195柴油机的实体模型,模型主要包括缸盖、机体等部分,对于其他部分,如水箱、缸盖罩,由于其质量及刚度远小于缸盖和机体,对整个系统的动态响应影响小,在建模时未考虑。

缸盖、机体等部件结构复杂,为了简化网格划分及数值计算的工作量,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建模时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处理,对倒角和过渡弧等次要结构,进行了简化处理。

在确定螺栓预紧力时,假定气缸盖与机体均匀接触,即预紧力均匀分布在螺栓垫片和气缸盖的接触面上。

拧紧力矩T使螺栓和缸头之间产生预紧力F0之间的关系按下式确定[6]:0.2T F d=⋅⋅(1)其中,d为螺栓的公称直径。

3.2 模型的验证计算了各工况下缸盖的振动位移、速度及加速度,并与实测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对比,图5显示了1200r/min,10N⋅m工况时的对比结果。

由图可见,计算的结果与实测结果在幅值上和相位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分析认为这些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模型中约束及载荷边界条件同实际情况间的差异所致;此外,实测结果中可能包含有其它激励源的信息,而计算时则只考虑了燃烧激励的作用,这也有可能是造成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