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学一、名词解释品种:人类长期以来根据特定的经济需要,将野生植物驯化成栽培作物,并经长期的培育和不断的选择而形成的或利用现代育种技术所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群体良种: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
纯系品种:是指生产上利用的遗传基础相同、基因型纯合的植物群体,由杂交组合及突变中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杂交种品种:是指在严格筛选强优势组合和控制授粉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物群体。
群体品种:异花授粉植物的自由授粉品种、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合成群体、多系品种无性系品种:由一个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有性繁殖: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而形成种子(孢子体)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玉米品种分类:玉米的生育期受有效积温影响较大,按玉米品种全生育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将其划分为极早熟(1800—2000℃)、早熟(2000—2200℃)、中熟(2200—2400℃)、晚熟(2400—2600℃)和极晚熟(2600—2800℃)五种类型。
单交种:用两个自交系杂交生产的杂交种双交种:用两个单交种杂交配制的杂交种三交种:选用一个自交系与一个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顶交种:选用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而成的杂交种葫芦科蔬菜为雌雄同株异花的异花授粉作物二、论述:1、简述品种审定的申报程序省级:申请者提出申请(签名盖章)申请者所在单位审查、核实(加盖公章)主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单位推荐(签章)报送品种审定委员会向国家级申报的品种须有育种者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品种最适宜种植的省级品种审定委员会签署意见2、简述品种区域试验的任务①进一步客观地鉴定参试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主要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品质等性状鉴定,并分析其增产效果和增产效益,以确定其利用价值②确定各地区最适宜推广的主要优良当家品种和搭配品种③为优良品种划分最适宜的推广区域,做到因地制宜种植良种,恰当地和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④生产试验是在近大田生产条件下,对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进一步验证,同时总结配套栽培技术。
新品种通过区域试验,好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增加生产者对良种的感性认识,以便进一步推广。
⑤每一个生产周期结束后3个月内,向品种审定委员会推荐符合审定条件的新品种。
3、简述植物新品种保护与品种审定的区别①品种审定的新品种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新引进的品种,具品种权的新品种既可以是新育成的品种,也可以是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所形成的品种。
②品种审定的品种是对比对照品种有优良的经济性状的新培育的品种和引进品种。
品种保护是对国家保护名录之内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具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授予品种权,品种来源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际的。
通过审定的新品种,一定可以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但是通过品种保护审查程序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有的可以通过品种审定推广应用,但是有的因其经济形状的缘故不能在生产中推广,但是可以作为育种科研的繁殖材料。
③我国品种保护的受理、审查和授权集中在国家一级进行,由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构负责。
而品种审定采用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由品种审定委员会负责。
二者批准授权依据不同的法规条例。
新品种保护证书是授予育种家一种财产独占权,品种审定证书是该品种进入市场的推广许可证。
4、简述栽培品种的DUS 三性植物品种一般有三个基本需求或属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简称DUS 三性。
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1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生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
5、简述植物的有性繁殖方式及其遗传特点有性繁殖是植物繁衍后代的基本方式,是指经雌雄配子的融合即受精过程二形成种子繁衍后代的繁殖类型。
自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基因型和表型的一致性;遗传行为的相对稳定性;自交不退化或退化缓慢异花授粉植物的遗传特点:个体内的杂合性和个体间基因型与表型的不一致性;植株个体后代性状的多样性;异花授粉植物易近交退化常异花授粉植物遗传特点:主要性状多处于同质纯合状态;近交后代退化现象不显著自:水稻;大、小麦;豆类----雌雄同花异:雌雄同株---玉米、桑、瓜类雌雄异株---大麻、银杏、菠菜常:棉花,高粱,甘蓝型、芥菜型油菜6、种子生产的主要生态条件包括哪些方面种子生产中的生态条件主要是指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生物群落等。
生态条件对种子生产的影响:1. 影响种子生产的气候条件,主要有无霜期、日照、温度、年降雨量和雨季分布等。
2. 土壤的理化性质、pH 、含盐量等,都会对制种植物产生影响。
3. 生物群落对制种植物的影响主要是传粉昆虫的种类、数量等,会影响虫媒花植物的制种产量和质量。
7、简述小麦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小麦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技术第1年 第3年 第3年 第4年 第5-7年 第8年单株选择 株行比较 分系比较混系繁殖 原种繁殖 生产应用三年三圃制经过选株(穗)、选行和选系3次选择,最后混系繁殖,即株(穗)行圃、株(穗)系圃、原种圃的三年三圃制繁育原种。
1、单株(穗)选择单株(穗)选择是原种生产的基础,可以在同品种的原种圃、决选的株(穗)系圃、种子繁殖田或专门设置的稀条播种植的选择圃里进行单株(穗)选择。
2、株(穗)行圃经室内考种入选的单株(穗)的种子在同一条件下按单株(穗)分行种植种成株(穗)行圃。
3、株(穗)系圃经室内考种当选的株(穗)行种子,按株(穗)行分别种植,建立株(穗)系圃。
当选株(穗)系分区核产,产量不应低于邻近对照。
对田间入选的株(穗)系材料和对照,分别脱粒、称重,取样进行考种,考察粒型、粒色、籽粒饱满度和粒质4个项目,须从严掌握,并增加千粒重和容重的测定,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决定取舍。
4、原种圃将上年当选株(穗)系的种子混合稀播于原种圃,进行扩大繁殖。
分别在抽穗期和成熟期进行纯度鉴定,严格去除杂株、弱株,并携出田外,收获的种子即为原种。
8、简述小麦四级种子生产程序四级种子生产程序1、育种家种子品种通过审定时,由育种者直接生产和掌握的原始种子,世代最低,具有该品种的典型性,遗传性稳定,纯度100%。
其种子生产由育种者负责,通过育种家种子圃,采用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去杂、混合收获规程。
2、原原种由育种家种子繁殖而来,或由育种者的保种圃繁殖而来,纯度100%,比育种家种子第一个世代,质量和纯度与育种家种子相同。
其生产由育种者负责,在育种单位或特约原种场进行。
3、原种由原原种繁殖的第一代种子,遗传性状与原原种相同,质量和纯度仅次于原原种。
原种的种植由原种场负责,在原种圃精量稀播,四周设保护区和走道。
4、良种由原种繁殖的第一代种子,遗传性状与原种相同,种子质量和纯度仅次于原种。
9、简述杂交水稻三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三系是细胞质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总称。
杂交水稻三系的相互关系:不育系与保持系杂交获得不育系种子,保持系自交仍是保持系。
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获得杂交种种子,恢复系自交仍是恢复系。
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每年需要繁殖不育系。
利用不育系和恢复系配置杂交种,才能应用于生产。
10、简述玉米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物类型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取决于基因型,同时因光照、温度、栽培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品种叶片数多,生育期长,反之越短。
一般中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总叶片数分别为23-24,19-22,17-18.日照较长,温度低,肥水充足时,生育期较长,反之,则较短。
根据玉米器官的出现顺序,可把生育期划分为苗期,蕙期和花粒期。
玉米栽培品种:硬粒型、马齿型、粉质型、爆裂型、甜质型、糯质型、甜粉型、中间型,有稃型11、简述玉米杂交种亲本种子的繁殖与提纯技术繁殖技术:(一)由育种家种子直接繁殖(二)“二圃制”生产自交系原种提纯技术:1.穗行鉴定提纯法——对混杂较轻(杂株率在10%以下)的自交系效果较好。
2.穗行测交提纯法——对生产上使用多年、混杂较重(杂株率在10%以上)的亲本自交系进行提纯的有效方法。
3.穗行半分提纯法——适用于混杂较轻的自交系提纯,因为只作一次典型性鉴定,而且不经过配合力测定,效果不够理想,而且种子繁殖数量有限。
12、简述提高玉米杂交种产量和质量的措施(1)安全隔离(2)规格播种(3)去杂去劣(第一次在苗期,第二次在拔节期,第三次在抽雄散粉前)(4)花期调控①花期预测的方法:a、叶片检查法 b、幼穗检查法②花期调节的方法:a、苗期:如果由于墒情不好等原因,迟播亲本出苗较晚,出现父母本生长快慢不一致时,可采用“促慢控快”法,对生长慢的亲本采取早间苗、早施肥、早松土等措施,促其生长;对生长较快的亲本则采取晚间苗、晚施肥、晚松土的控制措施。
b、拔节孕穗期:对发育慢的亲本,一方面偏施肥浇水,同时可喷20mg/L的“九二0”和1%的尿素混合液,每667m2喷100-200kg;或者每667m2喷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100kg,可提前花期2-3d。
每667m2喷40mg/L的萘乙酸水溶液100kg,可使雌穗花丝提前抽出,而对雄穗抽雄散粉影响不大。
C、抽雄开花期:如父本已抽雄,则在母本雌穗刚露出时,提前对母本去雄,或带顶叶去雄,母本吐丝可提前1-2d;如父本已散粉,母本雌穗苞叶过长,在花丝已抽出1-2cm时,可剪短苞叶(以不伤雌穗顶端为宜),使花丝早露;如母本花丝过长、过早,则可将花丝剪短至3cm左右,以便接受花粉。
(5)母本去雄(6)重视父本作用(7)人工授粉13、简述油菜3种类型与芸苔属植物几个种的亲缘关系白菜型油菜为基本种(染色体数2n=20,染色体组为AA),其余两种类型均为复合体,由两种不同类型的油菜经杂交、自交和自然选择后进化而来。
芥菜型油菜系由白菜型原始种和黑芥(B,2n=8)自然杂交后异源多倍化而来(AABB,2n=36):甘蓝型油菜系由白菜型原始种与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的的野生甘蓝(CC,2n=18)自然杂交后异源多倍化而来(AACC,2n=38)。
三种类型油菜与芸苔属植物几个钟的亲缘关系,可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14、简述油菜三系混杂退化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原因:1、机械混杂 2、生物学混杂 3、自然变异及亲本自身的分离防止措施:1、苗床去劣 2、苗期去杂去劣3、初花期摘除主花序4、利用蜜蜂传粉15、棉花杂交制种技术中去杂去劣的要点是什么开花前:根据父、母本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典型性,进行一次或多次的去杂去劣工作,以确保亲本的遗传纯度。
以后随时发现拔除。
开花期间:每天下午在母本行进行人工去雄。
当花冠露出苞叶时即可去雄。
去雄时拇指和食指捏住花蕾,撕下花冠和雄蕊管,注意不要损伤柱头和子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