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印刷中关于套印精度的问题
编辑:OA161湖湘文印联盟
彩色制版是一个色彩的分解过程,而彩色印刷是一个色彩的组合过程,这个色彩的组合过程就叫套印。
彩色印刷最起码的一条质量要求,就是套印准确,即每一单色图文都在相对应的同一位置上依次叠合,最终使批量的印刷品成为忠实于原稿的复制品。
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比较容易造成产品套印误差超标,使大量的产品因此而成为次品或者废品,使企业蒙受很大损失。
因此,广大印刷工作者为此而不懈努力,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为更好地交流学习,在此对印刷套印精度问题作一探讨。
一、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
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比较多,除了制版因素造成的胶片误差之外,针对印刷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分述如下:
1、印版对套印精度的影响
平版印刷版材,现多为薄而轻的铝材。
在印刷的过程中,因它的形状或者体积的改变会影响套印精度。
印版的变形大致由两个方面造成,第一是伸拉变形,第二是烘烤变形。
伸拉变形是指在校版的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在装版与拉版的时候用力不当,人为的造成金属版在滚筒周向上延展(拉长)而造成版面图文变化产生的套印不准。
烘烤变形,是指为提高晒制完的PS版的耐印力而进行烘烤的时候,由于烘烤不当造成印版的直线尺寸发生变化。
大家知道,金属大多有受热膨胀的特性,印版在烤箱内受热达到250摄氏度的时候,版基就会被烤软,影响版面尺寸的稳定。
烤箱内温度不匀或者烘烤过度尤甚,严重的时候会造成废版。
2、滚筒包衬对套印精度的影响能保证印版、橡皮、压印3滚筒的线速度一致,才能够在一定的压力下有效地进行转印。
若印版滚筒包衬过厚,则使滚筒半径相应增大。
在角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半径增大的滚筒表面线速度即会加快。
这样产生的速差不但会造成印版图文的磨损,还会造成版面图文尺寸在前后方向上“压缩”。
滚筒包衬过薄,半径相应减少,则滚筒表面线速度变慢,网点会在转印过程被拉长,即会引起图文面积“放大”,造成套印不准。
在双色机上,这种现象表面特别的明显。
3、纸张对套印精度的影响
在平版印刷中,对套印影响比较大的就是纸张,尤其是胶版纸。
这种因纸张造成的套印不准很难控制。
纸张的构成主要是纤维。
纤维的特性是吸水膨胀,脱水收缩。
在胶印的过程中,第一色印完再套第二色的时候,因纸张的伸缩造成的套印不准非常明显。
纸张结构强度比较高、平滑度比较好、涂层厚、吸水性小的还好一些,对一些结构疏松、施胶轻、吸水性强的纸张就比较严重。
纸张的伸缩变形因纸张自身受周围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影响之外,在印刷的过程中,还受到滚筒的挤压作用。
挤压使纸张从叼口部位向外呈扇面延展,越到拖梢的两边,套印误差越大。
这种现象通常称为“甩角”。
4、机械方面对套印的影响
印刷纸张在机器上自始至终必须得到机械部件的有效控制、在传输与交接的过程中相对位置必须稳定。
只有这样,才能够满足套印精度的要求,否则套印精度将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纸张定位,即机械规矩部件的问题造成套印不准;二是纸张在传递与交接的过程中,因交接不稳,造成纸张相对位置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套印不准。
另外,纸张从滚筒上剥离的时候,受到粘附力与剥离张力作用,若叼纸牙叼力克服不了剥离力的时候,即会发生纸张抽动,出现小小的位移。
这种现像在单机上表现为套印不准,在多色机上表现为重影(虚影)。
二、套印精度的控制方法
针对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办法,以达到套印准确的目的。
1、对印版的烘烤处理,必须做到烤箱内温度要……
校版的时候一定要规范操作,版夹位置居中,印版上正,夹版螺丝紧固。
拉版的时候,顶紧螺丝要松透。
只要用力适度,一般都会避免印版拉版变形。
2、滚筒中心距严格按标准测量,必须做到滚筒轴心线相互水平,包衬计算精确。
上好包衬之后,做好压力测试。
一般采用“打网屏”、“画地图”以及“压杠”等办法,确保“压力平”,以满足印刷精度要求。
3、解决纸张对套印精度的影响,难度比较大,相关因素也很多。
为提高纸张的印刷适性,增强它的稳定性,应该尽量使印刷环境的温湿度保持相对衡定。
同时根据纸张的“滞后效应”,做到纸张的印前处理。
通常用的办法是吊晾,纸张通过吊晾,使本身的含水量和空气湿度相对平衡,可以减少纸张对环境的的敏感性。
对要求精度比较高的印件,还可以采用对纸张先空印一遍水的办法,使纸张充分吸水受压,让纸张形在套印之前。
这样对“甩角”与伸胀效果都比较邹,但是成本比较高。
4、印刷工艺要求,在保证不干版的情况下,使用最小的水。
5、机械引起的套印不准,主要是规矩部件的叼牙。
对前规的要求是:根据纸张厚薄,正确调整高低位置,且前规挡纸点的连线和滚筒轴线相平行;对拉远见的要求是:拉纸可靠。
各分纸、输纸部件要保证纸张直线运行。
各叼纸牙叼力要均匀一致,张闭进间准确,两牙交接纸张的时候,要有足够的共叼时间,确保对纸张的有效控制,另外各滚筒以及牙轴要保证无窜动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