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用建筑施工场地平面控制

民用建筑施工场地平面控制

民用建筑施工场地平面控制
民用建筑施工场地平面控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全站仪导线。

1.建筑基线的测设
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一条或几条轴线。

它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

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施工场地地形等因素来确定。

常用的布设形式有“一”字形、“L”形、“十”字形和“T”形。

适用于面积不大,建筑物较少且形状简单的建筑场地。

(1)布设要求:
①根据建筑物平面布置选择基线形式。

②基线尽量位于场地中心,并与主要建筑物轴线平行。

③基点不少于三个。

④基线点互相通视,并易于保存。

(2)基线测设(放样)方法:
①充分利用已有控制点测设基线
②充分利用建筑红线测设基线
③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测设基线
(3)基线测设步骤:
①计算放样参数,坐标反算角度、边长;
②利用极坐标法测设建筑物的三主点;
③重复测量,检核角度、距离是否正确;
④计算检核数据并做进一步改正测设
⑤再检测角度、距离,直到角度误差符合规范要求,距离相对误
差不大于1/1万
2.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建筑方格网的布设应根据总平面图上各种已建和待建的建筑物、道路及各种管线的布置情况,结合现场的地形条件来确定。

方格网的形式有正方形、矩形两种。

当场地面积较大时,常分两级布设,首级可采用“十”字形、“口”字形、或“田”字形,然后再加密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适用于按矩形布置的建筑群或大型建筑场地。

建筑方格网的轴线与建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因此,可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测设较为方便,且精度较高。

但由于建筑方格网必须按总平面图的设计来布置,测设工作量成倍增加,其点位缺乏灵活性,易被破坏,所以在全站仪逐步普及的条件下,正逐步被导线或三角网所取代。

确定方格网的主轴线后,再布设方格网。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方法是先测设建筑物的主轴线点(按基线测设方法),检测合格后再测设其他网点。

主轴线测设精度:角度误差≤10″,距离相对误差≤1/1.5万。

3.全站仪导线的测设
利用全站仪作为主要测量工具,建筑平面控制点布设为导线形式,通过测角、测距来确定控制网坐标的方法。

根据建筑物的环境特点,布设成为各种形式如等边直伸式、闭合形式、符合形式、支导线形式。

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多数工程项目中都可以用到,如道路、管线工程、工民用建筑工程。

特别是当钢尺无法量距时或距离较长时。

全站仪导线显得尤为方便快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