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飞行器和卫星构件宜选密度小的轻金属合金-镁、铝合金为 基体,与高强、高模石墨纤维、硼纤维组成石墨/镁、石墨/铝、硼 /铝等复合材料; ② 高性能发动机要求:高比强、比模量,优良的耐高温性能在 高温氧化性气氛中工作。
而选用钛合金、镍基合金及金属间化合物,如碳化硅 / 钛、镥、 钨丝/镍基起合金复合材料,可用于喷气发动机叶片、转轴等重要 零件。
基本原理是: 液态金屑基体通过特殊的喷嘴,在隋性气体气流的作用下雾化成细小的液态金属沉,
喷向衬底.将颗粒加入到雾化的金属流中,与金属液滴混合在一起并沉积在衬底上,
凝固形成金属基复合材料。
共喷沉积法的特点:
①适用面广。可用于铝、铜、镍、钻等有色金同基体,也可用于铁、 金属间化合物基体,可加入SiC、Al2O3、、石墨等多种颗粒产品可以 是圆棒、圆锭、板带、管材等。 ②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与粉末冶金法相比,不必先制成金属粉末, 然后再与颗粒混合、压型、烧结等工序,而是快速一次复合成坯料, 雾化速率可达25-100Kg/min,沉淀凝固迅速。 ③冷却速度大。所得复合材料基体金属的组织与快速凝固相近,晶粒 细、无宏观偏析、组织均匀。 ④颗粒分布均匀。在严格控制工艺参数的条件下颗粒在基体中的分布 均匀。 ⑤复合材料中的气孔卒较大。气孔率在2%-5%之间,但经挤压处理后可 消除气孔.获得致密材科。
液态法
液态法是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
真空压力浸渍法; 共喷沉积;
挤压铸造;
真空吸铸; 搅拌铸造等方法
共喷沉积法
共喷沉积法是制造各种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有效 方法,1960年由Siager发明,随后由Ospray金属有限公 司发展成工业生产规模的制造技术,可用来制造铝、铜、 镍、铁、金属间化合物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特点
其特点在力学方面为横向及剪切强度较高,韧性及疲
劳等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同时还具有导热、导电、耐 磨、热膨胀系数小、阻尼性好、不吸湿、不老化和无 污染等优点。
一、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分类 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金属为基体的复合材料,按增强体分 类: 1)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2)非连续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包括颗粒、短纤维、晶 须) 3)自生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 4)层板金属基复合材料
混合
热压
成品零件
复合材料坯 料
挤压、轧制等
颗粒(晶须) 合金粉未
混合
冷压
烧结
成品零件
颗粒(晶须) 合金粉未
混合
封装除氧
挤 压
热等静压法
热等静压的工作原理:在高压容器内装置加热器,将金属基体(粉末或箔)与增强材 料(纤维、品须、颗粒)按一定比例混合或排布后,或用预制片叠层后放入金属包套 中,抽气密封后装入热等静压装置中加热、加压,复合成金0-200MPa。
按基体分有: 铝基、镁基、锌基、铜基、钛基、铅基、镍基、耐热金属 基、金属间化合物基等,一般以铝、镁、钛基复合材料发 展较为成熟。 按用途分: 结构型 功能型
三、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材料 基体的作用: 1)固结增强体; 2)传递和承受各种载荷(力、热、电)的作用;
基体的含量: 1)在连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基体占50%~70%; 2)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占80~90%。 3)而晶须、短切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基体含量在70%以 上,一般为80~90%。
热等静压的工艺关键: 温度:温度低于热压温度,以防止严重界面反应 压力:压力是根据基休金属在高温下变形的难易程
度而定.易变形的金属压力选择低一些,难变形的
金属则选择较高的压力。
保温保压时间:主要根据工件的大小确定。
热等静压适用于多种复合材料的管、筒、柱及形状复杂零 件的制造。特别适用于钛、金属间化合物、超合金基复合 材料,产品的组织均匀致密,无缩孔、气孔等缺陷,形状、 尺寸精确,性能均匀。热等静压法的主要缺点是设备投资 大、工艺周期长、成本高。
表面处理方法:
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 溶胶、凝胶法 电镀、化学镀
2)加入适当合金元素,优化合金成份
有效改善金属基体之间的浸润性; 有效在防止界面反应;
例如:加入钛、锆、铌、铈等元素,可有效改善纤维与铝液的浸润性,
3)优化工艺方法及工艺参数
金属基复合材料制造方法的分类
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 1)固态法;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难点及解决方法
难点:
1)高温下的界面反应、氧化反应等;
2)金属与增强体之间浸润性差,甚至不浸润;
3 )将增强体按设计要求的含量、分布、方向均匀 地分布;
解决办法: 1)增强体表面处理
作用是: 有效防止的界面反应,相互扩散,溶解等; 有效改善基体与增强体的润湿性; 优化界面结构和性能

汽车发动机要求:耐热、耐摩、导热、一定高温强度 等,要求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则选用铝合金作为基 体与陶瓷颗粒、短纤维组成复合材料,如碳化硅 / 铝 复合材料,氧化铝/铝复合材料可制作发动机活塞、 缸套等零件。

电子工业集成电路――高导热、低热膨胀系数金属基 复合材料作为散热元件和基板。用具有高导热率的银、 铜铝等金属基体与高导热、低热膨胀性的超高模石墨 纤维、金刚石纤维、碳化硅纤维复合成具有低热膨胀 系数和高热导率、高比强、比模量等性能的金属基复 合材料。

选择基体的原则
金属与合金的种类繁多,作为复合材料的基体有,铝及其合 金、镁合金、钛合金、镍合金、铜合金、铅、钛铝、镍铝、金 属间化合物等,基体材料的正确对能否充分组合和发挥金属增 强体的性能特点获得预期优异综合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十分重 要。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使用要求
① 航天、航空技术――比强度、比模量高,尺寸稳定性好。
影响扩散粘结过程的主要参数是温度、压力和一定温度及压力下 维持的时间,其中温度最为重要,气氛对产品质量也有影响。
热压温度:
温度控制在基体合金的固相线和液相线之间。 热压压力: 选用压力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但过高容易损伤纤维,一 般控制在10MPa以下。压力的选择与温度有关,温度高、 压力可适当降低。
热压时间: 时间在10-20min即可。 热压气氛: 热压可以在大气中进行
热压法是目前制造直径较大的硼纤维和碳化硅纤维增强铝 基、钛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其产品作为航天飞机主仓 框架承力柱、发动机叶片、火倚部件等i得到应用。热压法 也是制造钨丝-超合金、钨丝-铜等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之 一。
颗粒(晶须) 合金粉未
2)液态成型法;
3)自生成法; 4)其它方法还有:复合涂(镀)法;
固态法
1、粉未冶金法
2、热压法(也称扩散粘结法) 3、热等静压法 4、热轧法 5、热挤压和热拉法
6、爆炸焊接法
热压法
热压法和热等静压法亦称扩散粘结法,是加压焊接的一种,因此 有时也称扩散焊接法。它是在较长时间的高温及不大的塑性变形 作用下依靠接触部位原子间的相互扩散进行的。扩散粘结过程可 分为三个阶段: ①粘结表面之间的最初接触,由于加热和加压使表面发生变形、 移动、表面膜(通常是氧化膜)破坏; ②随着时间的进行发生界面扩散和体扩散,使接触面密着粘结; ③由于热扩散结合界面最终消失,结过程完成。
五、结构复合材料的基体
1)航天、航空、汽车、先进武器:
选用铝及铝合金,镁及镁合金作为基体材料。
2)发动机、燃气轮机: 要求:①工作温度在650~1200℃左右,②良好的抗氧化、抗蠕变、 耐疲劳;③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 使用温度:
铝、镁450℃左右,
钛合金:650℃, 镍、钴基:1200℃
用于450℃以下的轻质金属基体――铝镁合金;
功能用金属基材料用途
电子封装材料;
耐摩材料;
集电和电触头材料;
金属基复合材料芯电力电缆
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航天应用
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方法
制备金属基复合材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体的分散问题; 2)制造过程对制品性能的影响;
3)制造过程中应避免各种不利反应;;
4)简单易行,适于批量生产,尽可能直接制成接近最终形状和 尺寸的零件。
用于450~ 700℃的复合材料:钛金属可用于高性能发动机叶片和转动轴等部件;
用于1000℃以上的高温复合材料:主要是镍基、铁基复合材料和金属间化合物,主要用 于航空发动机叶片。
六、功能用金导热性能; 3)低热膨胀;
4)高电导率;
5)高抗电弧烧蚀性; 6)高摩擦系数和耐摩性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