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数学.3 角的度量第2课时 角的度量

四年级上册数学.3 角的度量第2课时 角的度量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2课时角的度量▶教学内容教科书P40~41相关内容及例1,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P44“练习七”第2、3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的过程,体会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必要性,建立度数为1°的角的表象。

认识量角器,归纳出用量角器量角的一般步骤,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并在量角的过程中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类推及归纳概括等能力。

3.进一步体会数学的简洁严谨以及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不同方向的角,并正确读出度数。

▶教学准备课件、量角器、三角尺。

▶教学过程一、借助问题,统一认知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角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它们谁大谁小呢?【学情预设】学生在二年级时对角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

2.再次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课件出示另外两个角的图片。

师:这两个角哪个大一些呢?大的角比小的角大多少呢?【学情预设】学生会觉得比较起来有困难。

也有学生会想到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比一比,量一量。

3.课件呈现。

课件出示借助三角尺进行测量两个角的过程。

【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上台用三角尺上的角来量一量,比一比,注意提醒学生在操作时注意“点点重合,边边重合”。

【学情预设】学生能感受到∠3比∠4小一点,但是具体小多少还是不知道。

4.揭示课题。

师:看来,我们要比出这两个角哪个大,大多少,需要用统一的工具来进行测量。

怎么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角的度量。

(板书课题:角的度量)【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组不同的角的大小引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引发了学生的思考:我们该选择怎样的测量工具?如何测量?使学生感受统一度量标准的必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习角的计量单位。

师: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角的单位。

课件出示角的单位的概念。

2.认识量角器。

师: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一种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的工具——量角器。

先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量角器上有什么?小组交流发现。

师:谁来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课件配合演示)【学情预设】学生会发现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将半圆平均分成了180份,有一个中心,两圈刻度,分别从0°到180°,每两个数字之间相差10,有0°刻度线,等等。

师小结:量角器上这些长长短短的小线是刻度线,它们聚集的这一点叫中心;刻度线中还有这样一条线,它穿过中心,两端都指着0,我们把它叫0°刻度线。

习惯上,我们把里面这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内圈刻度;外面一圈0到180的数,叫做外圈刻度。

让学生分别指一指。

师: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1份的大小就是1°的角。

仔细观察,1°角的顶点在什么位置?量角器上有多少个1°的角?让学生分别从0°到180°读出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设计意图】通过“看一看”“指一指”“读一读”等多种活动,调动起各种感官参与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为用量角器量角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数学表达能力。

3.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提示】这里引导学生要特别关注“0°刻度线”和“1°角”的位置,为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件出示教科书P41例1。

怎样用量角器量出上页∠1的度数?学生独立尝试量角,小组交流量角方法。

【学情预设】这里重点引导学生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正确摆放量角器,二是读数是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

针对问题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量角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点点重合)。

第二步: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线边重合)。

第三步: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读准刻度)。

教师选取关键点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量角步骤的归纳与提炼,注重培养学生在实践、辨析中学习新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高1.课件展示教科书P41“做一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全班进行交流。

2.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第2题。

学生量出角的度数后,全班进行交流。

师:你们是怎样量角的?师:这两个角的边的长短并不一样,但度数一样,这说明了什么?【学情预设】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和开口大小有关。

3.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P41“做一做”第3题。

先独立量出每个角的度数,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时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这3道习题主要是为了习得操作技能,除了知道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反复练习,熟练测量角的方法。

第1题依据起始边认读角的度数,这是读度数技能的培养。

第2题除了度量角的度数之外,还旨在引导学生深化认识“角的大小与两边开口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这一知识点,强化对角的特征的理解。

第3题则主要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角的测量技巧,让学生自主关注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课件展示教科书P44“练习七”第2、3题。

【设计意图】第2、3题通过测量三角尺、队旗、五角星等物品中角的度数,旨在巩固量角操作技能的同时,也了解生活中常见物品中的角,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师: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师生共同小结角的度量方法以及量角时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教学提示】读量角器上的度数到底是读内圈刻度还是外圈刻度,要观察角的一条边对着哪边的0°刻度线,再看另一条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度。

角的度量量角的方法:①点点重合,②线边重合,③读准刻度。

▶教学反思这节课数学概念比较多,如中心、0°刻度线、内圈刻度、外圈刻度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的概念。

量角的方法操作程序复杂,尤其是对动手经验不足的四年级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

度量不同方位的角时,到底是读内圈刻度还是读外圈刻度对学生来说更加困难,所以教师在梳理量角步骤的过程中,提炼出了12个字的量角方法:点点重合,线边重合,读准刻度。

学生明确了相应的方法步骤,再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就能熟练掌握量角的技能。

▶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P24第1、3、5题。

1.仔细想,认真填。

3.看量角器上的刻度,填出每个角的度数。

5.量一量,填一填,你有什么发现?参考答案1.(1)量角器度°(2)1度1°3.60°85°5.(1)60°60°60°∠1=∠2=∠3(2)50°130°50°130°∠1+∠2=180°∠3+∠4=180°∠1+∠2+∠3+∠4=360°(合理即可)期中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知识技能 (73分)一、我会填。

(第7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9分)1.千万位左边相邻的一位是()位,右边相邻的一位是()位。

2.(福建漳州)一个数由8个亿、9个千万、3个万组成,这个数是(),读作,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是()。

3.213× 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大填()。

4.20公顷=()平方米 500公顷=()平方千米46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5.小明步行的速度是每分钟65米,可以写作(),20分钟可步行()米。

6.560000=()万 15978≈()万2849786500≈()亿7.把60400,60040,60004,6400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一块正方形棉花地的周长是1200米,这块棉花地的面积是()公顷。

9.两个因数的积为820,其中一个因数乘5,另一个因数不变,积为()。

10.(广东中山)将一张圆形纸对折3次可以得到一个()角,这个角的度数是()°。

11.(贵州黔东南州)右图中有条线段,条射线,条直线。

∠1=°,∠2=°。

12.一个七位数,由3个5和4个0组成,如果只读一个0,这个数可能是()。

13.一个数保留到万位约是37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我会判。

(对的画“√”,错的画“×”)(5分)1.不论是亿级、万级还是个级,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

()2.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5分米长的射线。

()3.460×25的积的末尾只有1个0。

()4.用一个5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0°的角,这个角是50°。

()5.万级的计数单位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和千万位。

()三、我会选。

(5分)1.(贵州遵义)下面四个数中,一个0也不读的数是()。

A.20000300B.10050000C.60001000D.60050102.一块长方形绿地,面积是560平方米,宽为8米,现在长不变,宽增加到24米,扩大后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平方米。

A.1680B.1120C.112D.12403.49 9650000≈49亿,里最大填()。

A.0B.4C.5D.94.(湖北武汉武昌区)用一副三角尺不能拼出的角是()。

A.15°B.40°C.105°D.150°5.成成骑车的速度是225米/分,菲菲8分钟骑了1760米。

比较他们骑车的速度,()。

A.成成快B.菲菲快C.一样快D.无法判断四、我会算。

(共28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303×30=280×20=320×30=170×20=130×7=240×50=180×3=280×3=2.先算出每组中第一题的积,再写出其余两题的得数。

(6分)(1)18×2=18×20=36×20=(2)25×28=25×56=50×28=3.列竖式计算。

(带☆的要验算)(14分)208×35= 360×25= ☆645×34=506×12= 140×72= ☆195×31=五、我会画。

(共6分)1.以点A为端点画一条射线,在射线上截取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并以这条射线为角的一条边,画一个直角。

(3分)2.分别画出50°、90°、165°的角。

(3分)生活应用 (27分)六、解决问题。

(共27分)1.某游乐园的门票价格规定如下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