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防治措施摘要: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前言:
混凝土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就是裂缝,而且裂缝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有深层的、表层的、横向的、斜向的、纵向的、贯穿的等,表面的微裂缝有的呈放射状、有的呈平行状、有的呈网状,深层或者贯穿的裂缝有的内宽外窄、有的外宽内窄。
根据缝深、缝宽、缝长和裂缝的成因,可以把裂缝分成不同的类型,对大体积混凝土,i类即龟裂或者细微裂缝,一般缝宽a≤0.2mm,缝深h≤30cm;ii 类系表面(浅层)裂缝,一般缝宽0.2mm≤a500cm。
1水利工程中混凝土产生裂缝原因
在水利工程中产生裂缝原因有以下几种:
(1)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时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使混凝土的形变超过极限引起裂缝。
(2)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会很大,甚至会贯穿整个构件。
(3)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
(4)当有约束时,混凝土热涨冷缩所产生的体积涨缩,因为受约束力的限制,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
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
由于太阳暴晒产生裂缝也是工程中最常见的现象。
(5)混凝土加水拌和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骨料中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析出的胶状碱———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涨,体积增大三倍,从而使混凝土涨裂产生裂缝。
(6)在炎热的大风天气,混凝土表面蒸发过快,造成混凝土内部水化热过高,在混凝土浇筑数小时后仍处于塑性状态,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
(7)构件超载产生的裂缝,例如:构件在超出设计的均布荷载或集中荷载作用下产生内力弯矩,出现垂直于构件纵轴的裂缝,构件在较大剪力作用下,产生斜裂缝,并向上、下延伸。
(8)当结构的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陷,就有可能会产生裂缝,随着沉陷的进一步发展,裂缝会进一步扩大。
(9)当钢筋混凝土处于不利环境中,例如:侵蚀性水,由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有限,特别是当混凝土密实性不良,环境中的氯离子等和溶于水中的氧会使混凝土中的钢筋生锈,生成氧化铁,氧化铁的体积比原来金属的体积大的多,铁锈体积膨胀,对周围混凝土挤压,使混凝土胀裂。
2裂缝预防措施
(1)塑性收缩裂缝预防措施
①配制混凝土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小孔隙率和砂率;同时,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
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②浇筑混凝土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避免吸收混凝土中的水分。
③混凝土浇筑后,对裸露表面应及时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吹袭和烈日曝晒。
④在气温高、湿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施工,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早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面积混凝土宜浇完一段,养护一段。
在炎热季节,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
⑤在混凝土表面喷一度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袋,使水分不易蒸发。
(2)沉降收缩裂缝预防措施
①加强混凝土配制和施工操作控制,不使水灰比、砂率过大;振捣要充实,但不过振。
②对于截面相差过大的混凝土构筑物,可先浇筑较深部位,静停1-2小时,待沉降稳定后,再与上部截面混凝土同时浇筑,避免沉降过大导致裂缝。
③适当增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3)凝缩裂缝预防措施
①混凝土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少程度。
②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如表面粗糙,可撒稠水泥浆再压光。
(4)冻胀裂缝预防措施
结构、构件在冬期施工,配制混凝土应采用普通水泥,低水灰比,并掺加适量早强抗冻剂,以提高早期强度。
对混凝土进行蓄热保温或加热养护,直至达到40%设计强度。
3处理方法
(1)开槽法修补裂缝
采用环氧树脂:10,聚硫橡胶:3,水泥:12.5,砂:28。
首先用人工将晒干筛后的砂、水泥按比例配好搅拌均匀后,将环氧树脂聚硫橡胶也按配比拌匀。
然后掺入已拌好的砂、水泥当中,再用人工继续搅拌。
最后用少量的丙酮将已拌好的砂浆稀释到适中稠度(约0.4斤丙酮就可以了)。
及时将已拌好的改性环氧树脂砂浆用橡胶桶装到已凿好洗净吹干后的砼凿槽内进行嵌入。
从砂浆开始拌和到嵌入砼缝内,一组砂浆的整个施工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完成。
嵌入后的砂浆养护即砂浆嵌入缝槽内处理好后两小时以内及时用
毛毡、麻袋将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砂浆进行覆盖,待完全初凝后,开始用水养护。
(2)低压注浆法修补裂缝
低压注浆法适用于宽度为0.2mm~0.3mm的混凝土裂缝修补。
修补工序裂缝清理—试漏—配制注浆液—压力注浆—二次注浆—清
理表面。
当裂缝数量较多时,先要在裂缝位置上贴医用白胶布,再用窄毛刷沾浆沿裂缝来回涂刷封缝,使裂缝封闭,大约10分钟后,揭去胶布条,露出小缝,粘贴注浆嘴用键包严。
固化后周边可能有裂口,必须反复用浆补上,以避免注浆漏浆。
注浆操作一般在粘嘴
的第二天进行,若气温高的话,半天就可注浆。
操作时先用补缝器吸取注浆液,插入注浆嘴,用手推动补缝器活塞,使浆液通过注浆嘴压入裂缝,当相邻的嘴中流出浆液时,就可拔出补缝器,堵上铝铆钉。
一般由上往下注浆,水平缝一般从一端到另一端逐个注浆。
为了保证浆液充满,在注浆后约半小时可以对每个注浆嘴再次补浆。
(3)表面覆盖法修补裂缝
这是一种在微细裂缝(一般宽度小于0.2mm)的表面上涂膜,以达到修补混凝土微细裂缝的目的。
分涂覆裂缝部分及全部涂覆两种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修补工作无法深入到裂缝内部,对延伸裂缝难以追踪其变化。
表面覆盖法所用材料视修补目的及建筑物所处环境不同而异,通常采用弹性涂膜防水材料,聚合物水泥膏、聚合物薄膜(粘贴)等。
施工时,首先用钢丝刷子将混凝土表面打毛,清除表面附着物,用水冲洗干净后充分干燥,然后用树脂充填混凝土表面的气孔,再用修补材料涂覆表面。
除以上三种常用混凝土裂缝修补法外,还有结构加固法、混凝土置换法、电化学防护法、仿生自愈合法等修补方法,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
4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管理工作
混凝土浇筑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点内容,其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运输设备、振捣设备、模板、入仓手段等。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具体做到:
(1)控制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必须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和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要求,在实践中,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
还要在施工设备、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
(2)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原材料的质量及其波动,对混凝土质量及施工工艺有很大影响。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
(3)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点是对浇筑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主要控制点如下:第一、砂浆铺筑满足规范要求。
要求厚度均匀铺筑,无漏铺;平仓分层是否满足振捣设备能力要求。
第二、混凝土振捣密实均匀。
振捣有序,无漏振现象。
第三、混凝土温度控制。
选用符合设计控制指标的水泥,充分利用后期强度,采取预冷混凝土方式降低机口温度、入仓温度,确保浇筑温度。
结束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马海涛.浅谈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处理,科技信息.2011.
[2]徐勤勤,句广东.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主要工作及成效[j].人民长江,2010.
[3]鞠丽艳,张雄.混凝土裂缝防治的两种新方法.施工技术,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