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探究一带着地图去定向越野

综合探究一带着地图去定向越野

T1、2、3、5、7、13(1)(2) 知者加速 T6、8
小结
地形图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原理 判读 应用
(2)设色原则:
黄色区域的海拔一般在 5_0_0_米以上
绿色区域的海拔一般在 _5_00__以下
褐色越深,海拔越__高__
绿色越深,海拔越__低__
用剖面图表示DE间的地势起伏状况, 五种地形类型,在绘地制形P1图8余上下的的基地本形特剖征面如图下: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300
闭合曲线, 内高外低。
300 500 700
700 500 300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等高线凸向低处, 中间高于两侧
山谷
700 500 300
等高线向高处 凸出,中间低
于两侧
700 500 300
300 500
两组表示山峰 的等高线之间
的区域
多条等高线重 叠在一起处
分层设色地形图
P17
(1)根据等高线的原理,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 涂上不同的颜色
▲ ● 最低 200m
答案
● 最高 1100m
● A点 1150m B点600m C点600m
A、B相对高度550m A、C相对高度550m
▲ ●乙 小
●甲 大
▲BA线容易些
BA线比AC线
之间的等高线
稀疏,坡度缓
三、释疑 等高线地形图
与等高线相关的几个概念
(1)海拔: 以 海平面 为起点,地面某个地 点高出海平面的 垂直 距离 。
山地 等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
高线密集.
盆地 闭合等高线的数值从四周向中心降低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
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高原 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
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四、课堂检测
1、课时特训P3 T1、2、3、5
要求: 把答案按照顺序写在通用本上,独立思考 完成后亮绿牌,互阅通用本 2、作业本P12 、13
等高线 密集 ,
坡度 陡
cb a
等高线 稀疏 。
坡度 缓
当堂练习
从B、C两地登山到山顶A,哪一侧比 较省力气?为什么?
陡坡 C
175米
A
150米 100米
50米
B 缓坡
从B地到山顶比较省力气,因为:A为山 顶, BA间的等高线比CA间等高线稀疏, 坡度较平缓。
常见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700 500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一、自学提示 5分钟
要求:阅读教材16-17页,标出关键词。 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和等高线(划线)
2、思考:如何根据等高线区分陡坡、缓坡, 如何根据等高线选择登山路线。
3、根据图1-32,填写P17第一组填空,写在书上
二、互 帮
起立,5分钟 1、讨论 ,有疑问的同学,向已知者提问。 2、核对P17页第一组填空题 3、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亮红牌
(2)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 如果把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这条线就称为等高线
等高线—— 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100
100
100
A
200
100
100
B
200
200 200 100
100 100
陡坡
等高线判读
山顶
500m
缓坡
400m 300m
20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