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土建工程
2、纵断面线形的设计任务: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条件、道 路等级和设计行车速度的要求,确定道路的坡度和纵向圆弧半径。
3、路线纵坡(i):道路两点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道路 纵坡,用“i”表示。
17
二、道路的纵断面(续)
4、路线纵坡的主要技术指标:imax、最大坡长、合成 纵坡、平均纵坡以及最小纵坡。
路基滑塌
圆弧滑移破坏
21
2、路基的基本要求(续)
(2)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在外 荷载的作用下应具有抵抗破坏和变形的 能力;
第五章 交通土建工程
本章主要内容 道路工程 飞机场工程 铁路工程 隧道工程
1
§5.1 道路工程
道路与道路工程的简单定义: 1 道路:一切能供通行的地上建筑物; 2 道路工程:为道路建设而实施的规划、
设计、施工、养护以及管理;
2
§5.1.1概述
一、道路简史
马路
1、道路称谓:周朝—导路、秦朝—驰(驿)道、(唐、宋) 元朝—大道、清朝—官道、大道和马路、至20世纪初,汽车 出现后才改马路为公路。
2、施工机械:道路施工中将大量地采用新型的机械设备,以提 高施工速度和工程质量。
3、材料更新:改进型沥青和高分子化合物复合材料,将替代传 统的建筑材料,以改善道路的运行条件和使用寿命。
4、环境保护:道路建设逐渐向道路工程与沿线绿化工程同步完 成的方向转化(渝合高速、长万高速)。
注:环境保护工程现在已经规定为三同时,即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投入使用。
12
二、道路的组成
道路主要由道路线形和道路结构两部分组成。 1、道路线形的组成 (1)线形的定义:道路中心线在空间的形状; (2)组成:空间位置、形状和尺寸; 2、结构的组成:路基、路面、排水系统、桥涵结构、
隧道工程、防护工程、特殊工程(软基处理、滑坡治 理、半山桥等)以及沿线设施等。
13
导路
驿道
官道
公路
3
§5.1.1概述
一、道路简史
2、我国道路的发展
(1)1902年上海出现第一辆汽车;至1913年中国修建第一 条公路(长沙~湘潭)。
(2)1949~1957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阶段,道路修建出
现了活跃的景象。
老爷车
4
2、我国道路的发展(续1)
(3)20世纪6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的石油工业以后,黑 色路面的问世,标志着中国的道路等级上了一个新台阶。
§4-3 道路线形工程
一、道路的路面
4、加宽:在道路弯道内侧从基础开始至路面均比直线段的宽度大。 5、视距:驾驶员在驾驶中能看见的最远距离,最小行车视距是发现障碍
物到完成安全措施所需要的时间里汽车行驶的距离。
16
二、道路的纵断面
1、纵断面线形:道路线形在竖直面的投影,是由直线和凹凸型 曲线组成,曲线通常采用圆弧线。
3、横断面的组成与形式(高速公路、汽车专用道路、城市道路)
19
§4-4 路基及路面工程
一、路基工程
1、路基的作用: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与路面共同承担 汽车荷载和其它活荷载,稳定的路基是路面质量的根 本保证。
20
§4-4 路基及路面工程
一、路基工程
路基沉陷
2、路基的基本要求
(1)路基应具有整体稳定性,不能发生沉陷、滑塌、 崩塌以及圆弧滑移破坏;
5、纵坡与运输的关系:影响道路运输安全、运行成本 和环境污染。
6、确定竖曲线半径的影响因素:行车视距、离心力限 制与道路等级等。
18
三、道路横断面
1、横断面设计:根据道路等级,结合地形地质(工程、水文)情况,以 结构强度强度、稳定和经济指标等为依据,确定截面形式、尺寸。
2、道路建筑物界限:即道路上的行驶净空,在此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有碍 交通的物体存在。
6
2、我国道路的发展(续2)
(6)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高潮出现在1998年9月以后, 当时由于受洪水的影响,为了增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 的发展,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我国高速 公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到目前为止高速公路通 车里程已超过4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
7
二、道路的种类
1、公路:国道、省道、县乡道路。 2、城市道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快速
干道、城市一级道路。
107国道
106省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
改造前后的县乡道路
一级道路
快速干道
8
二、道路的种类
3、专用道路:汽车专用道路、自行车专用道路、厂矿专 用道路、林区专用道路以及国防道路等。
9
三、道路工程的发展趋势
1、勘测设计:将遥感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道 路的勘测,并将测量结果直接联入计算机,再借助CAD完善设计 任务。
10
§5.1.2 道路的特点与组成
一、道路的特点及功用
1、特点 (1)基本属性:道路工程具有公益性、商品性、灵活性、超前
性和储备性; (2)基本特点 a 道路是线形不动产、受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大; b 道路工程的建设周期与使用周期均铰长; c 道路是一种垄断商品,不能自由买卖,其分开,生产消费同空
§5-1.3 道路线形工程
一、道路的路面
1、平面线形:道路工程的平面线形是直线、圆曲线、缓和曲 线(回旋线)以及它们的组合。
2、常用平面线形组合
14
§4-3 道路线形工程
一、道路的路面
3、超高: 在道路弯道 处,设置外 高内低的单 向横坡,其 坡度大小应 由弯道半径 和设计车速 确定。
15
间; e 道路必须以整个系统的形式才能发挥作用;一段独立道路的某
个部分很难单独发挥作用。
11
一、道路的特点及功用(续)
2、功用 (1)主要承担中、短途运输,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路建 设的完善,公路运输也越来越多地承担长途运输任务; (2)补充和衔接其它运输方式; (3)联系城市各部分,形成城市骨架,确定城市布局; (4)划分城市街坊、表现城市建设风格。
(4)1978~1990年间主要是改造泥结石道路为油路
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以及提高道路标准,将二级以下的道
路改造成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道路。
液态沥青
固态沥青
5
2、我国道路的发展(续1)
(5)1990~至今,中国大陆主要是建设了大量的高速路 或高等级公路,结束了中国无高速路的历史、或者中国 有高速路在台湾的尴尬局面。从此解决了制约经济发展 的瓶颈--道路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