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指导]如何教幼儿学折纸

[指导]如何教幼儿学折纸

[指导]如何教幼儿学折纸浅谈幼儿折纸幼儿折纸活动是美术活动中的一部分,也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艺术活动,通过折纸活动,能锻炼手的触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培养小朋友的注意力;通过纸张的千变万化,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和概括能力;由于折纸的过程是将点、角、线等反复重合折叠,构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也有益于儿童建立几何和数理概念,增强对三维空间的理解和想象。

许多国家开始重视折纸教育对幼儿的影响,纷纷开设了有关折纸的课程,学前教育创始人,德国的杰出的教育大师FriedrichFroebel认为折纸能够非常好的启迪智慧,并把折纸与自己的教育学说结合起来,在他创办的世界第一所幼儿园——勃兰登堡幼儿园中开设折纸课程,这种做法后来被推广到全世界。

今天折纸虽然普遍于世界各地,然而最普及的地方还是日本,日本人把折纸当做自己国粹,中小学开设必修的折纸课程。

但在我国,确忽视了这种教育,并且在折纸过程中由于缺乏一定的经验,遇到了许多问题,例如:1、幼儿没有折纸的兴趣。

2、折纸活动难度大,费了很大的功夫,可最后往往只有几个孩子能掌握,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到最后,孩子和老师都失去了信心。

3、折纸不灵活,过分依赖老师的示范和指导。

因此,在折纸的教育过程中要找到一种合适幼儿学习的方法。

那怎么样才能使幼儿喜欢上折纸,愿意折纸,并且能一步一步的把它折好呢?在多次的观察和积累中,让我感觉到折纸不是一朝一夕能练就的技能,必须从小开始以激发孩子折纸的热情为目的,并根据不同幼儿年龄阶段的特点出发,有针对的采取一些措施。

一.学龄前幼儿折纸活动的心理特征分析:1、他们主要只满足于折纸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折纸一般没有目的。

2、由于手指动作较差,常常还未折出物体,就已将纸弄破。

3、折纸的兴趣持续不长,易被其它事物所转移。

二.传统折纸教学方法及其弊端1.小朋友和老师各拿折纸,老师折一步,孩子跟着折一步,直至完成。

可这样的结果导致孩子下次拿纸的时候没有老师的带领就不知所措的结果。

2.老师先教会孩子认识什么是折线,什么是粘贴线,什么是对边折,什么是对角折,这样的确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以便于孩子掌握折纸的方法,达到自己能独立看图折纸的能力。

可是这样的方法对中班的孩子来说难度过大,对能力强的孩子还行,可对能力较弱孩子结果往往会让孩子对折纸失去了兴趣, 觉得折纸枯燥无味,如果让孩子对一件事失去了兴趣,且不谈折纸的技能能否掌握?还谈什么创造呢?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应他们的方法进行教学1、做一些色彩鲜艳、形状较大的折纸动物作品让孩子玩。

在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纸折的兴趣。

记得有一次下午,主班老师带班的时候,我因为布置环境的需要,试着照书上折一只小兔子,没想到过了一会,竟然有好几个孩子在旁边聚精会神的看我折纸,我没有打断他们,而是不断的拿出各种各样的彩色的折纸折出不同的动物,我没想到小班孩子能这么投入的看了半个多钟头。

并将这些折好的动物给他们欣赏和玩弄。

以后我也发现孩子们经常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动我的彩色折纸,我知道一定是他们对这些色彩鲜艳的折纸产生了兴趣。

2、根据孩子爱模仿的特点,成人可让孩子和自己一起用纸进行简单的折叠,如边对边折、角对角折等,在教孩子折纸时,可采用游戏的口吻。

如把正方形的四角向中心折时,说成是“中心妈妈”亲吻“四个宝宝”。

孩子在亲切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本领。

孩子对折纸有了强烈的好奇心之后,我决定尝试让他们先试试,于是我让孩子们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的折纸,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你想折什么就折什么?”果然,孩子们热火如潮的折了起来,当他们拿着自己的“成果”得意的向同伴们介绍自己折的什么的时候,我很清楚,孩子们的折纸热情已经大大的增加了。

可是单单的让他们自由的折纸,不久他们也许就厌倦了。

当孩子已经不满足于自己那不象的“成果”时,于是我教他们“变戏法”,将正方形变成三角形(对角折),将三角形上画出鼻子,眼睛,胡须,马上又变成小花猫,小兔了。

然后我们又拿着自己的小花猫玩〈小猫抓老鼠〉的游戏。

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这样的折纸活动才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生理特点。

3、学龄前幼儿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

因此,成人不要太长时间的进行折纸游戏。

防止孩子不感兴趣的方法是经常变换折纸的方式方法,可以让孩子折好头两步,后面几步由成人折好,将折好的玩具给孩子玩,可增强孩子对纸工的兴趣。

4、2-3岁的孩子手指动作能力较差,还不能协调地动作。

因此,成人要手把手地教孩子,不能轻易下结论:“太笨”、“太傻”,这都会打消孩子折纸的积极性。

应该让表扬鼓励为主,多肯定孩子的成绩,使孩子的愉快的心情中进行折纸游戏。

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美好的世界,而我们老师就是引导他们去到这个美丽世界的人,愿我们所有幼教工作者一起努力,以孩子为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细致的观察、总结、探索,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让他们找到心中那片美好的世界,并创造出更美好的的天空。

折纸是幼儿美术教育中手工活动形式之一。

幼儿通过动手,折叠出不同形态的物体形象,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它变化多样,饶有风趣,倍受幼儿喜爱。

“玩纸”,也是孩子的一种天性,常看见孩子手拿手帕折出各种看不懂的形状。

每当要发给孩子们各种需要联系的纸条或是宣传单时,孩子们总会兴致勃勃地学者老师的样将一大张纸慢慢地折成一小块。

这时的孩子会有一种成功感和自豪感。

随着孩子们对“纸”的兴趣的日益浓厚,我决定结合特色活动,教孩子学习折纸,一来锻炼手的技能,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小手的本领大,二来继续培养幼儿对折纸的兴趣,丰富活动的内容。

如何指导幼儿折纸一、选择趣味性的题材选择折纸题材,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

力求选择能够激发幼儿兴趣,促使幼儿展开联想的题材,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中参加活动。

常见的动物类题材有:“小兔子”、“小熊”、“鲤鱼”、“乌龟”、“孔雀”、“蝴蝶”、“小猴子”等,植物类题材有:“玉米” 、“落叶”、“郁金香”、“牵牛花”等,工艺类题材有:“海盗面具”、“花瓶”、“花钟”等,人物类题材有:“圣诞老人”、“小天使”等,其他题材有:“彩虹桥”、“五彩星星”等。

这些题材既是幼儿生活实践中常能碰到的,又因它们造型奇特生动活泼,适合幼儿的“味口”,很受他们欢迎。

二、激发活动兴趣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具,语言及其他活动形式对幼儿兴趣的诱发,调动作用,始终把幼儿的注意力控制在活动本身,以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增强活动的效果,最常用的活动方法如“猜谜语”、“念儿歌”、“讲故事”、“听音乐”,或出示实物、图片等,以吸引幼儿。

如在教孩子们折小杯子将正方形折成三角形时,我说:“两个角是好朋友,两个朋友碰碰头。

”很快,孩子们都会了;在折杯底时,我又说:“一个角朋友要到另一边去玩玩。

”很快,孩子们都理解了;在折杯沿时,我又说:“打开小嘴唇,张开大嘴巴,装满小杯子,咕噜咕噜喝个饱。

”在儿歌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一同折着,玩着。

“我成功了~”“我折好了~”当孩子们看着一张张的彩纸在自己的手中变成一只只小杯子时,别提有多兴奋了。

让幼儿爱折,教师首先要爱折,并善于钻研。

可以用教师和幼儿的折纸作品布置活动室,制作节目道具及胸饰,头饰等。

如:用许多的“裤子”可以插成“庆丰收”节目里的麦穗;用“纸杯”“花瓶”,“茶壶”,等可以作为“娃娃过家家”中的道具;用“狐狸”“老虎头”、“孔雀”、“新疆帽”等可以作为游戏或儿童剧的头饰等,这样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增强了他们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另外,为发挥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对折纸活动的兴趣,我让幼儿用白纸把作品折好,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用彩笔,涂上漂亮的具有个性化的色彩。

这样就避免了彩纸的色彩单调,和死板性,使每个作品都变的鲜活,富有灵气,例如纸工:蝴蝶。

幼儿们各显神通装饰的色彩,有素雅的,有华丽的,有深沉的,有明亮的,装饰的图案更是五彩纷呈。

我把这些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墙上,就像一群漂亮的花蝴蝶飞进了活动室。

幼儿们情不自禁的喊道:“我们的活动室真漂亮”。

三、运用多种方法演示讲解教幼儿折纸教师必须做好演示和讲解。

通常教师的范例纸以比幼儿的纸大3——4倍为宜,并且力求色彩鲜艳,富于美感。

示范时,教师先把作品一次性完整示范一次,然后分步骤逐项示范。

对于折制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要适当增加示范的次数,并指明折纸的部位,折痕的长短、中心点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既保证圆满完成每次折纸作品,又要注意锻炼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做事的认真程度。

在进行范例示范的过程中要逐步渗透折纸理论知识的传授,如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三角形折的概念,折痕线、剪开线、示意线的表示方法等,教幼儿了解简单的折纸概念,掌握常用的折纸技能,让幼儿在实践中有意无意地丰富理论储备,强化训练效果,为他们以后的折纸活动奠定基础。

因为折纸的这种基本特征,特别是在教幼儿折纸的时候,与其教给其折叠,不如让他从开始的第一折起学好。

平时在教孩子折纸时,多半是我们每折叠一下,孩子照猫画虎地折一下。

采取这种方式,或许能让孩子很快掌握折叠方法,但这样就不会让他体会到自己发明折叠方法的乐趣了。

因此,应先把已折叠好的成品拿到孩子面前,让他按着顺序一折一折地打开,从中找出是到底是按着什么顺序才折成的。

然后,让他一点点去摸索,大人要多鼓励,让孩子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千万不可笑话孩子的“四不象”~四、注重个别指导幼儿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一些差异。

对于折纸活动中能力稍落后的幼儿,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个别指导,也可以让折得好的幼儿给他们当老师,对他们始终给予信任,宽容之心,关心,爱护他们,及时发现并表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使每位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得共同发展。

当然,对于小部分接受较慢的孩子,我则请边上的朋友去教,以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每位幼儿都获得成功。

“有了成功的体验,才能帮助孩子积累更强的自信心。

”这是教育的非常重要的原则。

五、鼓励幼儿大胆创新鼓励幼儿不模仿别人,也不重复折自己过去折过的东西。

幼儿就会利用眼前的东西进行联想和创造。

如:幼儿用一张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了三角形,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卷了一个纸棒,粘在三角形的下面成了一把伞;用正方形的纸折的滑梯;用正方形的纸折的簸箕等。

当幼儿自己创造出新的作品时,教师要把他的作品拿给大家看,并给予表扬和支持。

六、展示幼儿作品每次作品完成后,教师要把幼儿的作品展示在活动室四周,每位幼儿一个空间。

幼儿作品中有优秀的,也有差一些的,教师让每位幼儿都把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之间相互评价,做的好的幼儿会“更上一层楼”,做的不太好的,教师要多做鼓励,帮助他以后做的更好。

这样不仅保护了幼儿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且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我教幼儿学折纸从小班到大班,我每次上折纸课都会觉得很累。

相关主题